88看书>军事历史>隋风烈>第三十回 高氏家族弃唐壁 卢公部署攻济南
。”心绪始终不佳的唐壁也不想再去多想与自己战事无关的事情便结束了府议。

后堂屋中,自己好友封德仪的遗孤家属还在等着自己过去安抚呢!

高可仁心有不甘,一个人慢慢的拖在最后,还在低头思考着。

回到高府,迎面便碰上了正欲出门寻他的高府官家。见高可仁出现在门口,忙上前拉住便往正厅拽着,口中还道:“相公总算回来了,大爷正在前厅等相公呐!”

“何事如此慌乱?”高可仁心中一惊,自然感觉有些不妙,忙问道。

“请相公老爷去厅房问大老爷吧!”

着话,二人便进入了前厅。果然,高家族长正在焦急的低头来回走动思虑着,口中念念有词。

“族兄,何事慌张?”高可仁急忙上前对族兄见礼道。

“唉!乱了套了,全乱了。可仁贤弟,你知道吗?泽州晋军从温县渡过了黄河正在猛攻洛口城,也许现在洛口城已经落入晋军之手了。”

“啊!弟刚在府衙议事,为何没听唐府君起此事?消息可靠吗?”高可仁第一反应便是自己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果然那些离开黎阳城的大船去了济源的温县渡泽州晋军过河了。

“唉!贤弟啊!消息千真万确!是我族中一子弟去洛口城时,与半路亲眼见到温县渡口登船渡河而来的晋军,其前锋正是前往洛口城方向,这个弟子刚传回的消息。为兄认为这不在是杨广单纯只对济南府用兵了,而是至少发兵两路南侵中原。攻濮阳一路已经得手,若是洛口城再失,进入中原大门便敞开了。贤弟且想,如今中原诸王都置重兵与潼关,欲威逼京城,中原诸州尽皆空虚啊!”高家族长也是见多识广之人,知道洛口城的重要性,早已得出这样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结果,的高可仁也是后背出汗不已。

“族兄,且在此稍等,容某再去见府君大人。”罢,高可仁便要回身出去,却被族兄一把拉住袖口。

“贤弟呀!那洛口城又非唐府君之地,你去和他无益啊!莫如先为我高家思虑一计,眼见诸王反叛便要败了。”

“族兄的是。如此看来诸王背反凶多吉少了。王世充大军远在潼关,洛口一失,晋军必然围攻洛阳城。若是在分兵南下攻取中原诸州,则诸州必失。待到那时,我齐郡便成无援孤军了。”经族兄提醒,高可仁猛然醒悟,顿觉大事不妙。

“这也是为兄急着找你商议之故也!若是到了那时,我高家一门去往何地?”

“族兄,晋军势大,这济南府当尽早离开。可将家族分作两路安顿。一路南下入南陈,一路北上去晋阳。这两处现在尚无兵灾,也都稳定。再陈后主或是唐公李渊都极为善待世家,我家族分作两只去投更为妥当。”高可仁想了一想道。

“贤弟真要放弃这唐壁了吗?为兄这几年可给唐壁的好处不少啊!这就弃之而去吗?要不在留下一支在济南府?”

“族兄,以弟看,这唐壁蹦跶不了几时了。现冀州晋军由宇文化及率领攻伐齐郡之兵达到35万之多,那濮阳城太守封德仪老奸巨猾之辈尚不能守住濮阳城,郓城守将乃是草包唐进,这唐进在守东安时,听得琅琊兵至便弃城而逃了。不但未受唐府君责罚反而被委以重任驻守郓城。仅此一点,足可看出唐壁非为明君。齐郡落入杨广之手迟早而已,若那时我族还在济南,则必被宇文化及灭族矣!”

“贤弟,到琅琊,为兄这里有一道消息,那杜伏威部尽皆易帜换装投了晋王杨广了,只是不知真假?”

“啊!这---”高可仁猛地听了这个消息,一时惊得有些晕眩。

“族兄,以弟猜测多半为真。这济南府一刻都不能待了,望族兄早作打算。族兄可往南陈建康投陈后主,弟率一支前往晋阳投李渊,需如此方能保住我高门血脉。弟要去见唐府君了。”罢,不再理会还在痴愣着的族兄急跑出门外。

先不唐壁从高可仁口中得到的这两个重磅消息被惊得险些晕倒。就卢照邻部的南下大军。

当得到宇文化及部渡河围攻濮阳的消息时,卢照邻便按照和主公杨二的约定,率领驻扎在东海郡高密城的10万晋军赶到了胶州湾,登上了此处水师大将鲁明月大型海船,一路沿着海岸线南下在琅琊郡日照县和山阳城两处登陆。卢照邻带着薛万彻和左成、伍保这路为主力在日照登陆后立刻汇合了琅琊郡辅公石的江淮军。往西一路疾进直奔东安和新泰两城,生擒了新泰守将又迫使东安守将唐进于猝不及防间弃城逃回了济南府。

轻松拿下唐壁在琅琊这最后两个据点后,便打出了“晋”字大旗,公开了身份,并让原江淮军悉数易帜换装。江淮杜伏威大军便摇身一变成了晋王杨广的江淮军了,新编江淮晋军12万,加上卢照邻南下晋军主力,两处合计兵马为20万。

来护儿领2万晋军在山阳城登陆,重点防范南陈北上来攻,以使卢照邻、薛万彻部无后顾之忧。

这,卢照邻在东安城帅府聚将商议袭取济南城一事,原江淮军大将辅公石、辅公佑、尹杰、邢旷和自己本部几员大将全都到齐。出席军前会议的还有专程赶赴而来的山东军情处千户李太智。

“各位将军、千户,本帅这里得到李千户带来的主公口谕,现在需要调整下部署。原准备向西攻击鲁郡任城的辅公石部暂且不动,主公料定任城单雄信部不敢对我平邑用兵。留下1万人马驻守平邑城即可,辅公


状态提示:第三十回 高氏家族弃唐壁 卢公部署攻济南--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