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秦汉之建国路>第436章 齿桑浮兮淮泗满(七)

第436章齿桑浮兮淮泗满(七)

刘交自是不甘心老实待在王府不出的,翌日他便又前往长江沿岸各县建立码头视察去了。刘辟非只得嘱咐刘交身边多带些忠城的卫士。

桂枝则按照刘辟非的要求,开始在灾民中散布消息,宣传巴蜀与汉中的富饶。

通常情况是:一群流民围坐在一起,听着说书人侃侃而谈:“兄弟,我知道,你没去过那里,大家都认为那里是蛇虫鼠蚁汇聚之地。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你们知道寡妇清是谁吗?”

众人摇头。

说书人道:“这巴蜀与汉中有挖不完的朱砂矿,铜矿。寡妇清一家便是开采这些矿产,成为了秦朝时的全国首富。便是连祖龙(秦始皇)也亲自接待了她,还为其筑造了怀清台。”

“大将军说了,凡是前往巴蜀、汉中的人,允许大家自由开采矿产。朱砂矿大家可能不敢兴趣,那铜矿呢?那可是用来铸造钱币的原料啊!”

一名受灾的农民说道:“酸书生,你说这么多,都对那些富家大户有好处,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自己难道能够冶炼铜矿吗?”

说书人也不生气道:“这位大爷说的对,但说的也不全对。难道富家大户,若是没有人手,能够进行冶炼吗?不还得雇佣大家伙来帮助他们吗?前往巴蜀的楚国大户,他们需要人手时,是雇佣咱们这些老乡好呢?还是雇佣当地人呢?恐怕是更信赖我们这些人吧。”

说书人:“我相信,这些富商大户应该都在招募人手了,大家可要早早报名。不想当矿工的人也请注意了,凡是前往汉中与巴蜀的,都有官府赐田百亩,由官府贷给种子,免除前三年的赋税。而且,不需要你们自己长途跋涉,大将军已经将船只开到各河流码头,你们只要走很短的路,抵达附近的码头,便能够被妥善安排,前往巴蜀与汉中了。”

众百姓听闻,也觉得与其在这里每日接受救济,饱一顿饿一顿,看不到明天,何不跟着官府的安排走,而且能够免除三年的赋税,也的确是个诱惑。

在蛛网进行宣传的时候,刘辟非则勒令楚国境内的屈、景、项等稍有些势力的地主豪强,都必须择日动身前往巴蜀。为安抚他们,官府会按照他们上报的土地亩数的一点五倍,在蜀郡划拨土地补偿给他们。

刘辟非将这些大家族像是砍树枝一样,砍碎了一地。变成一株株等待插种的树苗。拿景氏来举例,景氏一族被析为三十支,他们将分别迁徙到南政、成都、房陵、江州、临邛各地。这些大姓的迁徙地点是官府决定的。而且大姓被勒令走的,都是上层,下层的族人则被强留在了楚国。

这无疑让楚国的豪强地主十分不满,为此,刘辟非允许这些被析成数十家的大姓,可以招募当地的流民离开。这些上层的豪强地主本身不会种田的,他们既然动身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巴蜀,看家护院的人总是需要的吧?种地的人总是需要的吧?服侍的人总是需要的吧。

就这样,在政府不软不硬却态度坚决的政令推动下,整个楚国开始了人口大迁徙的工作。刘辟非知道,这些豪强大族恨透了自己,巴蜀与汉中的百姓也会不安。但是身为生活在这片华夏文明圈上的人,就不能只顾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更要为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负责。

有的郡国受灾了,就必须牺牲另外一个郡的些许利益。因为每个郡国都有它的特色,有它擅长的,也有它不擅长的。在国家的凝聚力形成之前,刘辟非必须利用政令的形势,将各郡的命运绑定在一起。这就是帝国存在的意义。

……

韩嘉看着楚王府的匾额,一时间犹豫不前。李穆怀里抱着公子如意,身上的甲胄表面都是被用乱棒击打的痕迹。在一月前,逃难到齐国的流民听说韩嘉乃是韩灵的哥哥,被有心人煽动,冲击了王府。

流民人数众多,李穆只得率领卫士保护韩嘉与公子如意撤退。但敌人是有组织的攻击,一路走来,刘辟非派给李穆的数千卫士,为了替韩嘉与公子如意争取撤退的时间,不得不留下,恐怕已经全部被流民杀死。

李穆道:“相国,还是先进去吧,齐国流民叛乱的事情必须及早通知大将军。”

韩嘉抿着嘴唇,点了点头,跨进了楚王府。

刘辟非得知齐国叛乱,尽管他已经想到了可能爆发的种种情况,但对于齐国的失守,还是心烦意乱到了极点。

齐地必须尽早收复,否则将威胁燕国以及楚国的安全,来自南方的船只也难以得到补给。

刘辟非把俞格叫来,告诉他齐国叛乱的事情。

“齐人流民叛乱,必须尽早解决,若有必要,可以屠城立威。”

刘辟非发现俞格的身子颤抖了一下,但流民叛乱若不给予解决,那么良家子的性命就无法得到保证,百姓也就无法放心耕种。流民既然采取来武力行动,官府也只能从用暴力的方式对待。

但看俞格的态度,却并不请愿做这样的事情。也罢,处理这样的事情,还是需要一位杀伐果断的人。

刘辟非让俞格去把刘濞请来,把齐地流民起义叛乱的事情说了。刘濞听了,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道:“大将军给我两千兵,我为大将军夺回临淄。”

刘辟非见刘濞大言不惭,笑道:“你知道叛军有多少人?”

刘濞道:“叛乱虽然气势汹汹,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也。待临淄城的粮食食尽,彼军必然弃城而


状态提示:第436章 齿桑浮兮淮泗满(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