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待众人都适应了自己骤然提升的功力之后,赵承琰又赐下了后面四颗丹药给他们,所有丹药都由李海川管理,根据每个人的进度不同分配丹药。
他们在此修炼暂且不提,此时还是正月里,晋阳城还依然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赵承琰之前在同和楼所作的三首诗早已经在京城传的妇孺皆知,不少人都会凑热闹去同和楼观看这三首旷世佳作。
而王东兴也会做生意,将三首诗挂在酒楼的第三层,想要观赏都要进来才行,就这样每天他的同和楼都是人满为患。赵承琰这几天倒也清闲,每天都进宫给父皇和母后请安,而后和几个哥哥约了几次到郊区的围猎,很快正月十五就到了,这一天永康帝会带领后宫所有嫔妃,皇子,公主,亲王等皇亲,以及京中的诸位文武大臣到甘泉宫祭祀天神。
在甘泉宫正殿有一个很大的供桌,桌上供奉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各神位,神位前会摆放丰盛的贡品,皇帝从昭享门外东南侧具服台更换祭服后,便从左门进入拜位。此时燔柴炉,迎帝神,乐奏“始平之章“。皇帝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而后会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等等繁复的步骤,最后才会结束。整套程序下来,历尽将近两个时辰,弄的赵承琰昏昏欲睡。
而晚间在晋阳东门会有盛大的歌舞表演,据说人数将达到上万人,同时灯会也会在此期间进入高潮。赵承琰非常想去看看,这么热闹的情形在他成年之后还没见过。
入夜,天色渐暗,东门内的长街上花灯被人陆续点亮,同时沿街边摆开的各种舞台也纷纷开幕,不少异域风情的歌舞吸引了大批的观看人群。赵承琰在长安宫和永康帝以及王皇后吃过晚饭,看看时间差不多就辞别了皇帝和皇后。一路溜溜达达的带着紫衣绿荷上了东长街。
他出行虽然没打着仪仗,但是周围的护卫确不少,一个个黑衣劲装,腰悬利刃,面色肃穆的汉子在他四周游走,将他隐隐的围在中间,对此赵承琰并不在意,这是护卫们的工作,只要不影响他赏灯玩耍,他们愿意跟就跟着。
只见整个东长街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而人群此时也已经将整个街道塞的满满当当,走路都要侧身而行。
赵承琰兴致勃勃的一路观赏,还不时的停下来看看街边贩卖的小吃,这个时候的小吃卖的最多的就是元宵,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虽然都是元宵但是制作方法,口味的不同,让元宵的风味也大不一样,就像紫衣现在的小嘴里已经塞满了各式口味的元宵,对于喜食甜食的女孩子来说,元宵简直是无上的美味。就连一向稳重的绿荷也都在手里拿了不少。
赵承琰虽然喜欢,但是每样都只是尝了尝,他只是喜欢这种热闹的气氛,对于锦上添花的元宵也只是浅尝即止。就在几人随着拥挤的人流慢慢前行的时候,走在靠前的紫衣突然叫了起来:“哇,少爷,快看前面。”赵承琰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前面是别具特色的花灯,比如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在紫衣的大呼小叫中,众人缓缓来到集舞的地方,只见接到两边搭建起的一人高的舞台,一个挨着一个,上面此时正有不少舞者在表演。有的表演中原传统民族舞,有的则是西域,北疆,南疆等等异域风情的舞蹈,这些异域风情让台下的观众看的大呼过瘾,不时的爆发出阵阵的叫好声。
赵承琰也觉得新奇,他虽然去过一次北疆,但是根本没时间去欣赏这些东西,此时细细品味下确也有不同于中原的风情。尤其是西域胡姬的表演,她们穿的西域服装着装大胆,不但赤着双足,而且不少地方都露着白皙的皮肤,配合着充满诱惑性的舞姿,让台下的男人们看的口干舌燥。
赵承琰还没接触过西域人,对于他们也颇感兴趣,便驻足在此欣赏。这些胡人与中原的长相颇有差异,按赵承琰的说法就是他们更像是白种人,而中原都是黄种人。
这些胡人男的都身着长袍,如果穿的是丝绸长袍,则这个人应该是有钱人,如果是棉麻制作的则有可能是仆人或随从,如果是皮毛所制就有可能是身份更低的人。而女性一般都会戴面纱,只露出两个大大的眼睛,身上的衣服也是漂亮至极。
而台上表演的女舞者则衣服少的可怜,这个时节气温很低,如果不是她们一直在卖力的跳舞赵承琰还真为她们担心。此时台上已经表演完一曲,女舞者们都下去休息了,一个大胡子的中年胡人走上台来,手里拿着一个托盘。
只见此人站定身形,清了清嗓子一开口就是字正腔圆的中原话:“诸位父老乡亲,我叫丘林,我们是从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