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秦时之我要做军阀>第592章吹嘘对手

雁门,姜军营。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一只信鸽飞落,亲卫上前抓住信鸽交给梅三娘,再由梅三娘转交焱妃。

拉开门帘,焱妃走进姜的营帐。

姜正在看书,听到声音抬头问道“绯烟,有什么事吗?”

焱妃坐在案几一侧,先为姜倒了一杯茶,而后将白帛交给姜,缓缓道“墨鸦有消息传来。”

白帛上面的字迹很小,字数也不多,只有‘换将令已出城’短短五个字。

换将令并没有出乎姜的预料,临阵换将几乎是赵国的传统了。

上一次临阵换将还是长平之战时,赵国被秦国坑杀了四十万降卒。

秦国虽然被痛骂,白起也背负了‘人屠’的污名,可秦国国力强大,东方六国也就只能骂上几句。

而这一次临阵换将,却是葬送了整个赵国。

当然,姜心里也清楚,以赵国如今的局面,即便不换将也撑不了多长时间。

粮草不足是赵国最大的弱点。

哪怕李牧的军事能力不在王翦之下,但后勤补给跟不上,又不能速胜王翦,那么最终战败的依然还会是李牧。

而赵王母子换将的命令,只不过是加速了这个时间,减少了秦国的损失罢了。

姜之前不确定的就只有一件事,赵王在更换李牧的同时,会不会把自己也一同换了。

因为但凡了解姜的人就都应该知道,姜和李牧是不一样的。

娼后若是稍微了解姜,她就绝对不敢给姜下达这样的命令。

尤其是在秦国大军压境的关键时期。

可换将的命令还是来了,那就只能说明娼后自视甚高,多年的太后生涯,已经让她目空一切了。

这种性格是可以培养出的。

当别人对你唯命是从,当所有人的生死都在你一言之下时,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目空一切的性格。

姜将白帛交给焱妃,淡笑道“你也看看吧!”

焱妃看了一眼,缓缓道“恭喜侯爷。”

姜起身伸了个懒腰,轻笑道“总算可以离开雁门了。”

和蒙骜在雁门僵持了三个月,姜也有些烦躁了,每天就能呆在军营这么大点的地方,和咸鱼也没什么区别了。

“算算时间,赵王的使者大概还有四五日就能抵达前线了吧!”

焱妃轻笑道“说起来,这还是侯爷第一次和对手僵持这么久,侯爷猜猜看,天下人会怎么评价蒙骜呢?”

除非双方兵力相差过大,否则三个月真的不算久了。

在冷兵器时代,那种真正旷日持久的战争,可能要打几年,甚至十几年。

不过对于姜来说,三个月的时间的确有点久了。

轻笑一声,姜淡淡道“不管天下人怎么评价,估计蒙骜都不喜欢听吧!”

“不过你说的也对……确实太久了!”

兵力的差距,以及雁门易守难攻这两点,虽然可以解释姜的不作为,但也难免会有人以此来攻击姜。

舆论本身并不在于合不合理,更在于天下人最想听到什么。

舆论的传播在于,只有大家都觉得这个‘消息’很有趣,说出去会显得自己很有见识,他们才会传播舆论,讨论舆论。

尤其像是‘姜与蒙骜僵持三个月,是否是姜不作为’这种论点十足的命题,更是会吸引大量自以为是的学子议论。

一旦有人开始议论,就会吸引更多的人议论。

姜前世在网上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焱妃问道“那侯爷准备怎么办呢?还像是上次一样吗?”

上次姜与秦国的舆论战,姜以‘嬴政的情史’打了一场漂亮的仗。

但这种事可一不可再。

第一次,嬴政或许会一笑而过,甚至会觉得很有趣。但若是有第二次,嬴政就会觉得烦躁了。

尤其是在姜马上就要降秦的关键时刻。

不过‘不作为’的观点,确实会影响到姜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毕竟,就在这一刻,姜必须是忠于赵国的臣子。

姜沉思片刻。

若是有人利用这一点来抹黑姜的名声,也的确会给姜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不过流言就如同洪水,堵不如疏。

当然,遏制流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源头开始治理。

只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遏制了流言的源头,那么自然就不会再有流言传播。

“既然天下人要夸奖蒙骜,那我们就推波助澜,让这把火烧的更旺一些。”

王翦败于姜与李牧之手时,他说过一句话姜与李牧联手互不补助,已经天下无敌了。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在赞扬姜和李牧的实力,但实际上却是抵消自己战败之后的影响。

我面对的是天下无敌的人,失败自然情有可原。

但只要姜与李牧分开,王翦就有足够的把握取胜。

通过贬低对手来抬高自己,那是下下策,甚至还会显得自己很狂妄,是小人心性。

而抬高对手,看上去是在宣扬对手,但这又何尝不是宣扬自己呢?

王翦吹嘘姜和李牧联手天下无敌,如果他这一次攻灭了赵国,那他王翦岂不就是天下第一名将了?

别管王翦是怎么胜的,他是这一战的主将,是他亲手覆灭了赵国。

所以姜打算替蒙骜吹嘘一波,将蒙骜吹嘘成实力还在王翦之上的名将。

一旦世人认为蒙骜的军事才能还在王翦之上,自然就会认为姜与蒙骜僵持三月也在情理之中了。

姜忽然想到了原著。


状态提示:第592章吹嘘对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