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汉明>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

钱肃典并未按事先预定的方案在盐官登陆。

而是至海宁上岸。

原因是钱肃典认为,如果从盐官转北抄鞑子后路,可能会遭遇鞑子的主力。

六万大军前锋被灭,怎么着都会有所警惕。

如果骑兵营正好遭遇敌军主力,那死得太不值得了。

所以,钱肃典临时决定,为了保险起见,宁可多绕百里,由海宁上岸,经桐乡沿官道包抄。

事实证明,钱肃典的判断是正确的。

鞑子大军在获悉前锋被灭之后,就分出了一支偏师留驻嘉兴府。

也就是说,如果钱肃典部的踪迹被鞑子侦知,就会遭到前后夹击。

但钱肃典依旧过于保守,他的上岸地点如果走往东百里,选在海盐上岸,那就可以彻底脱出嘉兴府鞑子那支偏师的威胁。

桐乡在嘉兴到杭州之间,也就是说,钱肃典的谨慎并没有让所部脱离被两头夹击的险境。

而这个时候,钱肃典和嘉兴府鞑子都互不知情。

局势变得很迷茫,但天平在向鞑子倾斜。

当钱肃乐率部从海宁往北,至桐乡附近一个叫平桥头的地方时,前出的斥候突然回报,前方有战斗,交战双方人数达到三四千人。

钱肃乐听闻,立即赶往察看。

其实这个时候,不用猜就明白一方肯定是鞑子,但另一方是谁就难猜了。

杭州至嘉兴一路,之前全被清军占领,李自成余部已经撤往江西、湖广一带,此时正与隆武朝合作,在江西境内与鞑子大战。

而明军在这几乎已经绝迹,不是南撤就是投清。

那么这支部队会是谁呢?

当钱肃典看到战场时,惊愕了。

这哪叫一支军队?

其中没有一人穿军服的,手中的武器更是千奇百怪。

柴刀、菜刀、木棍、锄头、耙等等,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存在的。

三牛录大概九百左右的鞑子步兵,生生将这支三千人左右队伍追着打。

这简直就是咄咄怪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支队伍是明人。

钱肃典迟疑了,救不救?

此地离嘉兴府仅七八十里,离杭州府百余里,万一惊动了鞑子,那就会令包抄偷击战演变成野战。

这样自己麾下六百号人,处境就会极度危险。

但钱肃典果真是钱家的种,他的品性与钱老头有一拼。

没有犹豫多久,钱肃典便果断下令,营救这支明人队伍。

在他看来,他的骑兵营出城,吴争并未抱有太大的期望,所以,不管己部成败,对杭州城攻防战并无太大的影响。

既然如此,能救下三千人,就是胜利,至于会演变成啥样,就走一步,看一步了。

于是,骑兵营骤然向战场发起了冲锋。

鏖战中的鞑子甚至以为来的是自己人,因为这样规模的骑兵,杭州以北,已经不会有明军了。

他们甚至根本连回头都懒得回,一个劲地追赶着明人队伍。

非常可笑,跑在最前面的三千明人,撒开脚丫逃,近千鞑子拼命地追。

后面是急驰的骑兵营。

一直到鞑子后军跑得慢的士兵,惨叫着倒在骑兵刀下的时候,鞑子才意识到后面居然不是自己人。

但这时,已经晚了。

他们甚至连回身反抗都做不到,生生被骑兵营将士当了一次免费的靶子,练习马背上挥刀。

这里,奔逃的那支明人队伍察觉了异状,开始转身。

两厢夹击之下,胜利已经注定。

钱肃典下令,迅速打扫战场,撤离此地。

那支明人队伍的所有人都在欢呼,庆幸着胜利,仿佛这场胜利是他们打的一样。

可当发觉骑兵营打算离开时,所有人不约而同地静默下来。

一个最多不会超过十五六岁、身着重孝的少年向钱肃典急步而来。

“在下江左少年夏完淳,敢问这位大人,是哪位将军麾下,欲往何处,可否带上我等一起?”

钱肃典摇摇头道:“本官绍兴府鲁王麾下百户,有重要军务在身,不能携带你们。”

不想那少年夏完淳道:“这位大人,我等皆是忠于大明之士,家父讳上允下彝,曾为福建长乐县令,家师陈讳子龙,为隆武朝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

钱肃典闻听大惊,“你说的可是卧子先生?”

“正是。”

钱肃典震惊,这陈子龙可不是一般人物,弘光朝灭亡,鲁王初临绍兴府监国时,就慕名欲征其为兵部尚书,可陈子龙不应,接受了隆武朝的册封,为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

但没有前往福建就任,而是留在了松江,监临、参谋太湖义师吴易所部,招揽当地义士反清。

“如今卧子先生何在?”

“家师……如今已经心灰意冷,赋闲在家。”

钱肃典愕然,“卧子先生为何如此?”

夏完淳脸色一黯,答道:“家师见吴易鲁莽轻敌,帐下幕客皆轻薄之士,诸将惟事剽掠而已,师众不整、军纪日弛,遂与之断绝了关系。之后,家父投湖殉国,家师万念俱灰之下,便闭门不问世事了。”

钱肃典愣了半晌道:“那你这些人……?”

夏完淳道:“这些都是松江府及周边义士,许多人早先追随先父和家师,如今先父不在,家师又心灰意冷,这些人……就奉我为主,坚持反清复明大业。”

钱肃典为难起来,“夏完淳,不是本官不愿意相助,只是本官确实有紧急要务。想必你应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