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汉明>第一百七十六章 拥立

政治权力不让咱掺合,那咱在家里闲着没事做,就使劲地生孩子呗。

于是,这近三百年的大明朝,生出了一百多万的皇族。

从古至今,绝无仅有啊。

人多力量大,那是好事,可这对于百姓而言,那就是一件惨事。

每多一个皇族,百姓就要多一份供养,加上皇族的封地,百姓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

天下最好的土地越来越集中到皇族手中。

许多王府占有的土地动辄万顷(百万亩),如景王、潞王在湖广等地的土地多达四、五万顷,福王有二万多顷,桂王、惠王、瑞王各有三万多顷,吉王在长沙一地就有七、八千顷,更有甚者,河南土地,居然超过一半归各王府所有。

可想而知,河南、陕甘、湖广的百姓对皇族是何等的仇恨?

而皇族向朝廷索取的俸禄,更是匪夷所思,山西晋王府明初时,年俸仅一万石,可到了嘉靖年间,已经到达八十七万石。

河南周王府,年俸到达六十九万石……。

到后期,朝廷每年的岁入竟付不了各地王府的俸禄,比如山西年岁入一百五十二万石,可每年要付给山西王爷们的俸禄竟要三百十二万石。河南岁入八十四万石,需要给王爷们的单杀一百九十二万石……。

以中华之地大物博,竟然举全国之力,也无法养活一家一姓。

可谓荒唐到了极点。

这还仅仅是皇族遭受河南、陕甘、湖广等地百姓怨恨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皇族还与民争利、欺压盘剥百姓。

他们利用超然的身份,视国法于无物,不用说普通低层百姓了,就连当地官府也是遭受欺压。

嘉靖三十七年,宁化王府宗仪(也就是个小小管家),竟敢动手殴伤堂堂布政使这样的朝廷大员(史有记载,求索禄粮未遂,围布政司门,殴伤左布政使刘望之)。

皇族因为享受特权,有罪时可罚而不刑,于是王府就成了藏污纳垢之地,许多王府成了黑势力的保护伞,甚至自身就是最大的黑势力。

嘉靖五年,庆成府辅国将军藏匿大盗案发。

隆庆二年,方山王府镇国中尉朱新垣与群盗暗通,劫掠商户。

襄垣王府辅国中尉、昌化王府辅国中尉私出禁城为盗,公然杀人劫财……。

至于强抢民女之类的,那就太小儿科了。

河南禹州的徽王朱载伦,遇见有美女过河,强抢过来宣淫,无奈女子年龄太小,好事不成,于是大怒,将女子投入虎笼。

朱企礼在武岗州……呃,几乎有姿色的都曾染过指。

万事盛极而衰,当张献忠、李自成等揭竿而起时,清算也就到了。

大小义军所过之处,曾经显赫、华丽的王府灰飞烟灭。

山西皇族首当其冲,平阳西河王一族三百余人全灭。

汾阳几乎成了罗刹国。

太原晋王一族,被李自成杀了四百多人,几乎族灭。

仅山西一地,朱姓皇族被杀者就有一万多人。

也就是说,在清军入关之前,在义军所过之处的大明皇族,已经被清洗一空。

可以想象,那些地方的民众对皇族的憎恨程度。

但江南不一样,江南读书人多。

人只要一读书,就会懂礼,懂了礼就会服管,也就成了顺民。

加上江南一带与那些皇族施虐的地方相比,确实相对稳定些,百姓的生活也好过些。

所以,在面对外族入寇时,要比那些地方来得更忠诚些。

不象那些地方,在面对清军到来时,竟满城欢呼,责怪清军来得晚了。

朱媺娖的拒绝,直接令朝廷决议无法执行。

吴争与张煌言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这不是谋反,可以直接将上位者从宝座上掀翻。

这是拥立,当事者不同意,你总不能强按牛头饮水吧?

更何况,她是公主,理在她那边。

吴争只能暂时将此事放下,吴庄老父要去看望,山寨中还有军务需要他赶去处理,于是将绍兴府一摊子事交于张煌言暂管。

……。

吴争和张煌言离开之后。

郑叔忍不住对朱媺娖劝谏道:“殿下为何不答应临安伯,如今临安伯手中掌握的军队已经近十万人,且杭州、嘉兴两府也在他掌握之中,我朝势力远超鲁王监国之时。就算殿下不愿意以纤弱之身担此重负,也不妨先应下来,毕竟殿下是皇室嫡公主,到了日后,觅得皇室良才,再将社稷托付也不迟啊?”

郑叔的话可谓是老成谋国,站在朱姓皇族的立场,此话无可厚非。

这个节骨点上,朱媺娖不应,那就会引起内乱。

吴争和众臣已经公开决议拥立朱媺娖,那么就无法与朱以海再苟且。

二者就算不势成水火,也断无回旋的余地。

朱媺娖此时不应,绍兴府与杭州府之间就会反目,甚至吴争一不作二不休,吞并了绍兴府,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一来,朱家就真的失去了在绍兴府立足之地。

而如果朱媺娖答应下来,不管吴争在日后是否扮演曹阿瞒,这名份还在朱家手里。

朱媺娖听完郑叔的话,轻轻一叹,“本宫只是一介女流,不通政务、军务,就算名义监国,也不过如同傀儡,难以承担起如此重担。本宫心里清楚,吴争今日前来劝进,心意还是为了这大明江山社稷,至于日后会怎样,想之无用。”

郑叔道:“那奴婢不知道殿下为何还要拒绝?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六章 拥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