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汉明>第二百零八章 兵临松江城下

三月初九,兴国公王之仁麾下定海水师出港向北。

初十,饶州府清军攻破广信府,广信府三千明军尽没,无一人投降。

由此,这一路清军与多铎、方国安残部首尾呼应,连成一片。

绍兴府后院被抄,已在清军两面包围之中。

这个局面,没有因为吴争的到来而改变,历史上,绍兴府也是被这么攻破的。

当时监国的朱以海,也是这么转进海上,组织起流浪政府,继续抗清的。

钱肃乐由此偕诸弟及独子,辗转至福清、文石间,继续联络各地义军抗清,直至两年后,兵败卒于琅江。

可现在,因吴争的到来,许多事有了变化。

绍兴府监国的不再是一意想要摆脱危墙之下的朱以海。

虽然绍兴府两面被围,但也有了杭州府一个吐气喘息之地。

而且明军也已经起兵北向,攻打松江、苏州两府。

这就是当前绍兴府的形势,危与机同在。

只要光复应天府,那么就可以依仗天险,至少与清廷隔江相抗,为已经病入膏肓的南明,缓出一口吊命的气息。

可多铎并没有给吴争宽裕的时间,在会师由西而至的清军之后,他迅速挥师台州,并另派一支偏师,攻打温州。

这是痛打落水狗的气势和打法,此时的多铎,已经完全不在乎明人的抵抗了。

……。

吴争并不认为他的战略有错。

在他看来,既然已经是死马,不妨当活马医呗,结果无非是死路一条,救不了天下明人,至少能救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因为了还有平岗山寨。

吴争认为,就算北伐失败,自己也有足够的时间率部返回上虞,以手中的兵力至少在平岗山,可以组织起一支强大的抗清力量,然后慢慢向周边渗透,以图复兴。

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吴争内心对这场仓促的北伐,没有负担。

尽心尽力打就是了。

这恐怕是吴争第一次独自筹划、指挥一场数万人的战役。

失误是明显的,但思路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吴争在下令两路向北突进的时候,没有忘记令鲁之屿部,向宁国府异动。

这不是佯攻,而是虚虚实实之计。

鲁之屿的兵力有一万之众,虽说是降兵,但经过吴争不惜血本的砸钱,现在的士气那也是嗷嗷的。

加上吴争连战连捷的神话,这些士兵现在都是吴争的拥趸。

吴争给鲁之屿的命令是,如果清军不理会,那就占领宁国府,同时北上沿江进逼应天府。

如果清廷调徽州府、安庆府清军北上增援,那么就与他们不计代价、死磕到底。

因为徽州府、安庆府清军并不多,两府驻兵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千人。

原本驻扎的清军,都因多铎所部的抽调,降到了最低的人数。

这也说明,清军的兵力并不是无穷无尽的。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吴争其实是分三路北伐,但真正的主攻方向,却是苏州府。

而那,是钱肃典、夏完淳的主场。

……。

吴争率大军兵临松江城下时,松江城墙上已经布满了守军。

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吴争当然不会立马发起进攻,虽然看不上吴胜兆这反复无度的三姓家奴。

但这种局势下,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无疑是对局势有利的。

双方的约见,就在当日午后。

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掩人耳目了,明军大军围城,苏州府自身难保,还需要担心走漏风声吗?

所以,双方见面的地点就在松江城外五里处,在双方大军的眼皮子底下。

可谓是真正的万人注目啊。

“敢问可是临安伯当面?”

吴争被这么一句文质彬彬的话,惊得一愣。

仔细打量了面前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一眼,吴争回道:“没错,正是吴某人。”

吴胜兆也是一愣。

这是一次语言和角色的错位。

当然,吴争是故意的。

但显然吴胜兆不会明白,他只是觉得有些突兀,不明白为何突然尴尬起来。

但他还是凭着本能,大喝道:“临安伯,吴某可是与绍兴府和福建都有联络反正之事的,你今日突然率军来犯,是何意?”

吴争随意掸掸身上大红官服,道:“本官今日前来,就为欢迎吴都督反正的。”

吴胜兆怒道:“有你这么欢迎人的吗?”

“本官也是没有办法啊,如今明军北伐,正进攻苏州,你说留着松江府在左侧,这让人很不安哪。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个道理吴都督应该能懂吧?”

吴胜兆强捺怒意,问道:“既然如此,绍兴府准备给吴某什么官爵?”

吴争道:“松江总兵。”

“完了?”吴胜兆等了半晌,见吴争没有再开口的意思,于是问道。

“嗯。”

“就一个总兵?连个爵位都没有?”

吴争点头,再次确认,“嗯。”

吴胜兆有种抓狂般地激动,他抖嗦着问道:“你知不知道清廷给我什么官?”

“苏松都督。”

“对啊,那为什么绍兴府只给了个松江总兵,这是几品官,多大的实权?”

这还真说不准,大明这总兵啊,时大时小、或轻或重,这就象后世的司令,一个保安团就能叫司令,一个军区,也叫司令。

所以,吴胜兆虽原为大明武官,也不清楚绍兴府给出的这总兵价值几何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八章 兵临松江城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