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盛唐太师>第三零二章果然是一块肥肉
,苏毗国有三万余户,莫约十四五万人。

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苏毗人只剩下不到五万人,剩下十多万人哪里去了?

自然是死了,死在吐蕃人的算计中,或者刀枪之下。充当怨气的苏毗人,一旦加入反抗,那么势必将是不死不休。

好在娘·芒布杰尚囊只是命他监视,而非消灭,只要不接触,怎么都可以监视。

再一次分兵之后,为了害怕娘·芒布杰尚囊返回,蔡邦急忙率领本部一千五百余骑朝着苏毗峡前进。

其实,双方都非常开心。

在娘·芒布杰尚囊眼中,唐军这一万余具铠甲,两万余匹战马,都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

苏毗峡这条长达三十余里的山谷,是一条非常良好的伏击地点。陡峭的山崖峭壁,比函谷关还有险峻,一旦敌人进来,就别想跑出去。

让薛叔玉非常不理解的是,这么好的地形,为什么不好好利用?

在苏毗峡山谷之后,就是大约四五万亩的草原,如果全部开垦起来,至少可以养活七八千人。很自然,薛叔玉把这里当作后方基地。

苏毗峡是唯一一条进攻这里的通道,要不然就必然绕到那曲,从昆仑山隘口通过,这么以来,吐蕃军队必须绕行一千四百多里。

如果吐蕃真这么绕行,杨天保或者陇右都督府会笑掉大牙。

其实,薛叔玉并不知道,他如今选择的这个基本,在后世非常有名,吐蕃叫做石城堡,吐蕃依靠这个地方,扼守着舒翰进攻石城堡,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城堡,唐军死伤数万人。

事实上后世,对于这场战争,质疑也非常严重。

整个石堡之战,应该也就10天左右,甚至不足10天。以石堡城那么小的防御面积(仅一条小径攻城),进攻方是如何展开数万的攻城力量并战损数万的?懂军事的都知道,哪怕是冷兵器时代,打仗也不是人聚在一块一窝蜂拥上去,且一条小路,再怎么挤恐怕也容纳不了上千人攻城(恐怕一次攻击力量至多也就能投入100人)。易守难攻的原因。要在短短10天左右时间里战损数万根本不可能。

质疑2:古代战争军队大规模伤亡主要发生在被击溃后。也就是被追杀以及被俘虏后坑杀导致的。但是哥舒翰攻占石堡城这次作战,唐军是进攻方,虽然是攻坚战,但整个战役过程中没有在撤退过程中被守军追杀的情况,更没有整个建制被追杀歼灭那种。而且巨量的伤亡对剩余人员的持续作战及善后是会造成极大的压力的。古代军队只要不陷入死地,那么整个战役中参战军队总体伤亡超过4分之1而不会产生撤退甚至崩溃这都是奇迹了。而6.3万任何军队,还是进攻方,并且掌握战场主动权,可以随时撤退。不用说死亡数万人,只要死亡2万人,士兵就基本不可能再组织进攻了。所以这死亡数万人的说法并不可信。

质疑3:石堡城吐蕃军的数量。有说法说记载吐蕃只用数百人守石堡城。但是,史料有不同记载。例如,《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五、《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八都记载吐蕃对石堡城是举国守之,吐蕃动用的几乎全国的力量守石堡城。(而根据藏文古书《五部遗教》的记载,当时吐蕃的四如已经有军士46万二千四百人,此外吐蕃的苏毗十个东岱、通颊十一个东岱、象雄十东岱、兰羌、吐谷浑等还能为吐蕃提供大量物资与军人。)那么守石堡城的吐蕃军是绝不可能只有数百人的,而是必然远多于此数。

事实上,函谷关如何拒山东六国百万大军?

这个苏毗峡几乎是函谷关的翻版,就像现在薛叔玉为了诱惑敌人,并没有在谷口就设立城堡,而是刻意给吐蕃人进攻这条山谷的可能,让出十数里,只要吐蕃人进来,薛叔玉就可以让人从山脊运动小部分精锐部队,将早已撬动的山石推下去,那么无数吐蕃来了多少钱人,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只是非常可惜,计划是好的,可是赶不上变化。

在得知唐军有一支部队出动了,娘·芒布杰尚囊率领孙波茹精锐部队去围歼唐军了,而蔡邦麾下只有一千五百余人,面对三千精锐大军,他心中没有底。

来到苏毗峡谷之前,蔡邦既没有派人进攻,反而立即在山谷口挖壕沟,建筑营寨,看样子准备长期坚守。

这反而让薛叔玉感觉一筹莫展。

……

不过另一边经过三天的急行军,娘·芒布杰尚囊终于率领部队抵达尉迟川,也就是(倒趟河)

在倒趟河对岸,双方军队彼此发现对方。

唐军立即沿河岸后退,就在布防。

娘·芒布杰尚囊骑在马背上,望着河对岸的唐军军队。他的眼中闪烁贪婪的精光,果然不出所料,唐军骑兵居然装备了全部的铁甲。

最让人满意的是,这些战马,也不像吐蕃的大部分战马瘦骨嶙峋,反而个个长得膘肥体壮,白色的战旗,白色的钢盔,白色的铠甲甲,一望如雪,如果在冰天雪地中,恐怕这支军队走到跟前,都不容易发现。

一万余四千人的队伍里,倒有八千多是身披铁甲的,真是太奢侈了。他估摸了一下,那铁甲怎么着也有八千五百多套。

发财了,这回真的发财了!

一名东岱惊喜的叫:“这支唐军哪里冒出来的?好阔啊!”

他伸出手指数着:“一套、两套、三套……”

很快就数不过来了,没办法,文化水平


状态提示:第三零二章果然是一块肥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