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气温热多雨,即便是晴暖日子,天空仍有不少灰淡的云朵,像蕴积了雨水,风吹不走,行动缓慢,那沉郁感觉与依晴的心情极相符合。
宝儿满百日,国公府大摆宴席办了隆重而热闹的百日喜宴,当天傍晚,郑老太太和郑夫人就把宝儿连同奶娘以及宝儿惯用的所有东西一起带走了,依晴送完宾客回到玉辉院,看着空落落的婴儿房,一时禁忍不住,哭了个稀里哗啦,肝肠寸断。
郑景琰听了禀报急忙赶回来,只是紧紧抱住她任她哭闹,却没有半句话说,他知道他此时说什么都是错,妻子和祖母、母亲,两边他都得罪不起,要维护家庭的和平安宁,他只能保持沉默。
依晴平静下来后,唯有接受现实,不然怎么办?已经在这个家落地生根,要与家人过一辈子的生活,就不能太过任性和自我,丈夫给予她足够多的纵容和宠爱,只在孩子这件事坚持不肯偏向她,却是为了孝道,为了家庭的和睦安稳,做为妻子若不体谅一二,难道真的要不管不顾非要吵出裂痕,弄得一个家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的才肯罢休?
不能改变,就只好顺应,凡事都有个过程,若肯花费些力气在过程中善加引导并稳妥掌控,相信事态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依晴没办法与郑老太太、郑夫人抗衡,拿不到儿子的抚养权,她只得另想办法,打算从此后腿脚勤快些,每天只要有时间就往安和堂和清心院跑,绝不让宝儿忘掉亲娘,和亲娘的感情疏远掉!
谁知她的计划还没实施,那边老太太就派了春暖来传话:宝儿才刚去到清和院,有点不适应,做父母的就不要过来了,免得让孩子看见撒娇哭闹,半个月之后,再过来吧!
依晴圆睁双眼瞪看着春暖,那表情想是要吃人,春暖吓得腿软,低下头不敢做声。
郑景琰只好又和稀泥,打发春暖回去,一边哄着依晴,好说歹说,让依晴把他精瘦的身子掐得体无完肤,最后夫妻俩一致决定做小辈的再退让一步,只不过不是半个月,只能三天,三天后就去看儿子!
三天内不能见孩子,偷偷去到近边听听声音也不行,郑老太太说他们若不放心,孩子也会闹,硬是院门边都不准靠近,依晴怨恼气闷,只得又回来找郑景琰的麻烦。
郑景琰便提议依晴回一趟娘家,看看夏一鸣也是好的。
依晴白了他一眼,觉得这家伙肯定脑抽了,想出这么个主意来。
不过闲着也是闲着,别的事情眼下又提不起精神去做,四处走一走散散心,似乎还可以。
于是第二天郑景琰出门之时,就把依晴顺道送回夏府,他自己还要到别处去办什么事,说好晚上回夏府吃晚饭,然后夫妻一起回家。
依晴先去正院见母亲庞如雪,刚好三婶娘林氏也在,妯娌俩站在廊下等依晴过去,一边看着已经会走路的夏一鸣和三房的两个小姐姐在院子里追逐嘻乐,两位母亲都面带慈和的笑容,庞如雪双眼却微微有些发红,眼睫毛还沾着些水渍。
依晴心生疑虑,当着婶娘的面不好就问出来,笑着给母亲和婶娘请了安好,庞如雪问她为何不带宝儿回来?依晴故作轻松地说宝儿从此后由他祖母带着,自己只除了打理家事,不用为他操心。
这件事庞如雪倒是听亲家母郑夫人说起过,她自己从小就是在祖父、祖母跟前长大,因而并不觉得那有什么奇怪的,只说:“也好,亲家母最爱小娃娃,瞧她平日对一鸣也是疼爱得很,有她替你养宝儿,你可以轻松些,好生将养身子,过个一年半载的,再怀上……”
林氏也道:“大嫂说得对,晴儿身体养得好,正当年轻力壮,抓紧多生几个嫡子嫡女,这样日后就算有侧室,生的庶子庶女也算不得什么了!”
依晴无语,自己今天回娘家是散心来的,可不是找塞心的感觉可忍,当下懒得答她们的话,只看着院中几个孩童发笑,喊了声夏一鸣,那不倒翁似的小娃娃回头瞧了一眼,又再瞧一眼,发现是认得的人,立刻张着两只手,大头朝前,以一种重心不稳的姿势很快跑了过来。
一岁四个月的夏一鸣还不会说话,与大人交流只用点头、摇头,依晴抱了抱他,又和两个跟着跑过来的两个小堂妹拉拉手,鸡同鸭语乱说了一通彼此都不太明白的话,再让花雨把为小孩们准备的礼盒拿来分发给他们。
林氏把吱喳乱叫的孩子们收拢到一边去,庞如雪对依晴说:“天儿还早,先进屋喝口茶,吃几个热点心,之后再去见你祖父和祖母,到时你父亲、三叔父也回来了,一家子才好用午饭!”
依晴见林氏还在旁边,母女俩也说不出什么来,便笑着说:“娘,我不饿,先去看看老人家吧,再去找乐晴说说话!”
庞如雪便由着她,并说在自己家里,随便她爱走哪条路,有花雨等人跟着就行了,不必再派婆子或丫头带路什么的。
依晴当然知道这是母亲的宠容,不派婆子丫头带路,过后也不会问她到底有没有去给夏老太爷和夏老太太请安,女儿们不喜老太爷,极度厌恶老太太,能避开就绝不会主动凑上去,这一点,做母亲的心知肚明。在孝道和女儿的随性自由之间,庞如雪总会听任女儿,宁愿让女儿过得随意,只要她们高兴。
这就是依晴当初不肯后退,硬顶着母亲往前,极力要守住嫡妻嫡女地位的原因,一个稍有点名望地位的家庭,当家主母如果不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