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时,郑夫人来到了,方郑氏又带着宝婵和文慧再赔不是,郑夫人也和老太太一样劝教两句,便揭过不提。
春暖将宝婵捧进来的食盒拿给老太太,方郑氏笑着说久没吃着金福酒楼的点心,今天既是出了门,便专程跑去买几个来给老太太尝个新鲜,老太太说声好,教春暖拿去装碟,然后端出来,几个人围着饮茶吃点心,金福酒楼的点心确实可口好吃,连挑食的王文慧都吃了两个,老太太却没有什么食欲,拿着个点心在手里掰了一点放嘴里嚼嚼,觉着跟自家府里厨子们做的也差不多,最后把那点心递给后头站着的小丫头,叹着气道:
“唉,这肚子里涨鼓鼓的,午饭还没消呢……吃不下,你们吃吧!”
用过点心,宝婵便向外祖母和舅母告辞,说今儿家里传信来,让她回去。
郑老太太点头道:“你是有丈夫孩儿的人,用心相夫教子才是正理,即便想在你母亲面前尽孝,也要适可而止,留在娘家太久让人说闲话,也会怨怪我们不会教女。不用担心你母亲……还有宝章呢,宝章一旬能回来陪你母亲两日,你自放心去吧,不必担忧!”
说着,让荷香去安和堂小仓库里翻找一下,正好有前些日子金府送来的一份蜀地土仪,还有两盒宫里出来的糖饼,加上一斤燕窝两筒好茶,打包收拾好,让宝婵带回去婆家去。
方郑氏送宝婵出二门坐车,方宝婵不甘道:“娘您瞧,我在侯府里住了这么些天,临要回去,舅母竟是一毛不拔,什么也不给!”
“非得要舅母拿来才算是给,外祖母给不是给?”
“那不同,外祖母的是体己,公里该给一份嘛!你看昨儿兰缇是怎样是个架势?便是减下来那大半,也还有半车子好东西呢,我这也太少了吧?还是从侯府回去的呢,就俩包袱!”
“行了,加上常乐院里我给你收拾的那个,仨包袱,足够多了!你也不想想,人家才娶进门的新媳妇儿,不管你琰表哥喜欢不喜欢,外祖母和你舅母新鲜劲儿还没过呢,就给你们咒她不会生养,谁能高兴得起来啊?你舅母不是个厉害的,不然她不骂你就好了,还给你备礼,就别想了!”
方宝婵在二门上了马车,方郑氏又叮嘱她几句,直望着她的马车走得不见了影子,这才转回来。
依晴来到安和堂,果然见郑景琰已经坐在厅堂里和老太太、太太说话。
郑景琰回到侯府一般先回玉辉院换衣裳,然后才和依晴一道往安和堂去,今天他走到二门上听说老太太下晌不太舒服,便赶紧往安和堂来,又让人去玉辉院告诉依晴知道。
依晴进来向老太太、太太行礼,分别喊了祖母、母亲,再微笑着看向郑景琰,说道:“你回来了!”
郑景琰看也不看她,只是点了点头算做回答。
老太太不满道:“这是做什么?琰儿你没嘴巴的么?答应一声怎么啦?晴儿,夫君就是夫君,这你啊你的,说谁呢?”
依晴只得重新喊:“夫君!”
郑景琰则是“嗯”了一声。
老太太无奈,郑夫人哭笑不得:“真是俩孩子!”
依晴见郑景琰和老太太相对坐在罗汉榻上,中间隔着四方小红木矮几,老太太双掌摊开平放在矮几上,郑景琰正在将一根根银针收放进手边一只软皮包里,看样子,他刚刚才给老太太施完针。
依晴忙问道:“祖母,您怎么啦?为什么要用针?”
郑夫人代答:“祖母有点积食,晌午过后一直涨气难受着,琰儿回来了,给扎几针,一会就能好。”
“哦,是这样啊,扎针很痛的吧?怎不告诉我呢?”
老太太笑道:“告诉你能有什么用?白多一个担心的人,难不成你会治?不过是积点食罢了,不妨事的!”
依晴挤到老太太身边坐下,笑着说:“祖母,您可不要小瞧我哦,说不定我来了,还真能替您消食呢,您就不用难受到现在了!”
老太太听她小嘴儿甜蜜蜜说了几句,已是十分的舒心受用,再让她这么撒着娇又挤又拱的,就像自家小孙女般贴心暖意,不由得对着郑夫人哈哈大笑:“你看看,成日里只管取笑金老太太的孙子专讲大话,如今咱们家也出了个会说大话的人,这可如何是好?要让她知道了,岂不是反过来取笑我?”
郑夫人温柔笑道:“母亲,说不定她真会呢……琰儿教的啊!”
郑景琰慢吞吞整理好银针包,抬起头来,见依晴的身影被老太太挡住大半,暗自松了口气,却又有一点遗憾,既想看见她的笑靥又怕难堪,这种矛盾真是令人不知所措。
老太太问依晴:“可是真的会?若把你叫了来,你要怎么折腾我老婆子?”
依晴说:“哎呀祖母,您是祖宗耶,我怎敢乱折腾,我可最怕打雷了!”
边上春暖、荷香等丫头掩嘴吃吃笑个不停,老太太笑得岔气:“坏丫头!那你要怎么做?”
“我给您煮一锅茶水,热热地泡上脚,然后给您手上脚上这里这里按揉小半会,再跟您东家长西家短聊会天,嗯,估计就能好!岂不比扎针强多了?”
依晴说完探出头去看郑景琰,笑道:“师傅,是不是这样?”
郑景琰正看着她的侧影,冷不防被她这么看过来,一时闪避不及,四目相对,他的脸倏然红了,忙掩饰地斥道:
“瞎喊什么呢,谁要做你师傅?这不乱了辈份么?”
一屋子人都笑倒,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