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大人便让淮南王去了南方?”

“呵呵呵……”听完,左相一阵轻笑,凝眉看我:“筱柔……”这个时候,他叫我的名字,倒是颇让人吃惊。

我微微愣怔。

他的语气随之暗沉:“藩王离京,一是圣谕遣出,二是上折自请,若无这两项,我纵使有天大的权势,却也是奈何不得。”顿了顿,他合眼轻叹:“淮南王,他确是自请出京!分封的藩王,理应守着封地,如无特别召见,不得回京。淮南王的自请,按理,殿下是不该驳,也驳不得的!”

“殿下,若是想替淮南王送行,眼下赶去,怕是还来得及!”他又说。

我却被这最后一句,立即定在了身形:“什么?”一切来得如此突然,这边刚上了折子,二哥那边已是急着便要离开。他便算准了我留他不住,一定会同意么?还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缘由,让他片刻都不得稍留?

缓过神来,再看高座之下,已不见左相。整个大殿,空荡荡再无一人。

急忙唤过殿外内侍备马,匆匆吩咐了素弦安置好澈儿,只身一人驰马赶往京中王府。

王府门前,正撞着整装待发的众人。

前面坐于马上的那一个,素素衣白袍,猎猎翻飞,正是我的二哥。

他跨身下马的同时伸手给我,伸到一半又犹豫了,像是打算收回去。我却已经坦然地握住了,他嘴角一弯,微一用力把我拉过去。那似微风和煦的粲然笑脸那么美好,让人觉得如同身在梦中。

这样一个人,好像你无论何时伸出手去,触到的都只会是那一片的温润明朗。

“二哥,为什么这么急着走?”稍稍站稳,我凝眉望向他。

他微微一笑,适才的微风和煦顿时变得暖风习习,春花绽放也不及此刻的光彩动人。

我突然红了脸。

“二哥有很重要的事情,不只是南方的洪涝,”他依然微笑,目光清透似皎皎皓月:“等到一切弄清楚了,便很快回来!”

“二哥刚刚说,要弄清楚什么?”

“一件,对二哥来说,极为重要的事。筱柔放心,二哥一定会尽快回来!”他看着我,抬手抚上我的脸庞,郑重地低声说。

他的话语,笃定而自信,让人不得不随之动容,再不得有丝毫怀疑。

“那你一定要快去快回!”我不管藩王不得进京的组制,只是,二哥说有重要的事才要离京,我便信他,很快便会转回。

我的二哥,便是有这样的本事,他说的,都一一做到,且又快又好!所以,自小到大,但凡是他承诺的,我都信!

只是,这一次,我们谁都没有想到,他说的“很快”,于我们,会那样遥不可及!

大约半月之后,便接到自淮南的平安折子。同时,递上的,还有突厥关于和亲一事的问责。

袁采薇于和亲途中火海,这件事,已于当日下了封口令。我对外声称,永安公主于和亲途中病殁。

然而,还是有各种流言,甚嚣尘上。

因为,自袁采薇那日,还有一个人也是就此没了踪影――陈子放。当时,端砚曾告诉我,子放已经回京通禀,然而,回京之后,我多次追问端砚,他却是一脸的嗤笑:“他那么大一个大活人,自是来去自如,你的驸马,又不曾着我看着,他说了回京,我还能骗你不曾?”

还刻意模仿了当日我劝他的语调,“他既然自己走失了,就证明对你,已经放下了,你又何必耿耿于怀自讨苦吃?”

一番话,说得人哭笑不得。

我只好一面着人沿着从北境到京城的线路细细寻找,一面亲去陈府向陈太傅赔罪。无论如何,子放的失踪总是因了公事。

陈太傅倒是开明得很,并不曾怪罪于我,甚至还劝我,不用在这件事上顾念太多,说子放行事向来自有道理。

而,派出去的一众人马,也是很快回复,称不曾发现丝毫陈统领的行踪。

整件事似乎陷入了僵局。

流言渐渐遮不住,说什么的都有。

说的最多的便是,永安公主与陈驸马原本就是一对,先帝乱点了鸳鸯谱,让上阳公主横插了一杠。这次和亲,永安公主自知再难与旧"qg ren"相聚,于是双双殉情了。

果然,人们的想象总是善意的。而,最感兴趣的,自然也是离不开爱情。

殉情么?

那个女子,那样决绝地纵身跃入火海的那一刻,不曾有丝毫犹豫,倒是当得起这样凄迷瑰丽荡气回肠的两个字。

只是。

不是自小青梅竹马的陈驸马。

却是,难付深情的端砚公子。

传言,比之真相,往往蒙上了数层纱,多出了几道弯。

自然,深究不得。

依着官方记录,向突厥做了回复之后,朝中不得不再次为和亲人选辗转纠结。

翻看宗室近支,不是年龄不够,便是已行婚嫁。于朝臣女眷中,许了重赏,希望有人自荐,却是无人愿意背井离乡,前往那苦寒之地。

一连又是数日,甚是煎熬。

偏偏,最能解忧的那个人不在身旁,就连一直准时的书信也于前日莫名地断了。

遣了人去淮南,却依然久久得不到回音。

直到几天之后,我接到宣城太守八百里加急的奏折。

原来,自决堤之后,南方百姓死伤无数,人人自顾不暇,来不及妥善安置死殁者。当时时值盛夏,蚊蝇横行,很快,便有疫病传出。

由一而十,由十而百。


状态提示:第51章 道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