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承德围棋故事>第九十四章、疙瘩丢冠(4)

本来在过去,请客喝酒一般都是孙铁红把持,少数时候,柴录丰偶尔争取;通常是轮不到其他人的。

除非谁有特殊理由,那另当别论。

不过,疙瘩下彩棋是赢家啊,即便比赛连输两局,但拿冠军希望依旧最大而且依然极大的他,丝毫不知疲倦,晚上继续张罗大家喝酒。

他为什么是赢家呢?这必须从他的棋风说起。

先说几个人的总输赢情况。孙铁红输得最多,九十年代几年间,一共大约输了两万元左右。

但他绝不是只输不赢,下彩棋他总是赢另一个大老板(私下),一共亏几千元,对他来说,毛毛雨罢了。

老史输得第二多,一共总有一万多;但他真是只输不赢。

算总账就是如此,偶尔赢回来一点点,只不过是起到了让他无限被套牢的作用。

柴录丰、陈小军、阿潘仨人,大致上是有盈余吧?也可以算是小赢家。

每人都赢个千八百元的样子。其余的,都是疙瘩一个人赢去了,足有不下三万元。

当然了,吃吃喝喝他经常花钱;大手大脚的,来的容易去的也快。

别的不说,人家都知道他有钱,最起码那些下象棋的,就总是找他下彩棋;那个他经常输。

总体算账,他也剩不下多少,假如最后能留住一万元就很了不起了。

再说棋风,另外五个人,孙铁红、老史、柴录丰、阿潘,数数倒有四个人是属于攻击型一大类的;余下只有陈小军是“正派”均衡路数。

疙瘩是六个人中,唯一一个彻头彻尾的防守型棋风。

前面提过,抛开巨大棋力差距不谈,疙瘩的棋很有些像日本超一流棋手赵治勋。

那么,赵治勋的棋风该怎么定性呢?

一般大家认为他是极度喜好实地的棋风,甚至有些贪婪。很多棋走得过分,显得境界不高。

但是他的治孤能力极强,对手一旦抓不住他的过分之处,就会被他得手。

总之,赵治勋的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棋,与高扬理想主义大旗的武宫正树相比,他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

赵治勋自己是怎么说的呢?

“说赵治勋的棋是取地的棋是不负责任的法。”、“取地、制造厚势、扩张模样都谈不上好坏,它们只是行棋过程中的一种手法。”

职业棋手对围棋的理解是不会像业余棋手这样表面化的。

对赵治勋来说,他之所以很多时候选择取地,是因为自己对扩张模样没有信心。取地是他觉得比较适合自己的一种战法,仅此而已。

取地也罢,取势也罢,对于一名职业棋手,这都是“基本功”,每一种都可以运用自如。

其实赵治勋也曾经走过大模样作战的棋的,在他年轻的时候,三连星是他经常走的开局。

但是在与坂田荣男的日本棋院选手权争夺战中,他遭到了二连胜三连败的大逆转,这让他对自己“扩张模样”的棋产生了怀疑,渐渐不再走三连星了。

不过在成为顶级棋士之后,赵治勋仍然会不时走几次“三连星”、“高中国流”的大模样布局,而且是在大胜负的关键时刻。

当然,他不会像武宫正树那样毫无顾忌地去扩张模样,而是根据局面,及时转化为捞取实地的棋。

这大概也正符合他的围棋理论吧——取地、取势并不是矛盾的两面。

赵治勋最让人难忘的是他恐怖的计算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顽强——在任何细小的地方都要反复计算,让人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而且这样长考的结果经常会适得其反——因为思考过度而走出不合适的招法,导致局面一落千丈。

借机灌点水。再说回正题。

疙瘩的棋当然是另一回事,他正是掘地鼹鼠,不管不顾一味取地,大局什么的别跟他提,提也没用。

我就这样,你爱咋咋地。

可就这么一个疙瘩,当初曾经令一流棋手们都觉得很难对付。

当时人们都很在乎大局,很喜欢攻击。

疙瘩那棋,高手们都以为,缠绕攻击这一招不就正中要害吗?他总有防不胜防的时候。

话虽这么说,实际情况却绝不简单。疙瘩治孤能力相当不错,不然为什么说他有点像赵治勋呢?

好笑的是,他自己绝不同意这样的比方。他总是以小林光一为楷模。

说英雄谁是英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围棋是属于六大超一流的,更确切地说,她正是属于赵治勋和小林光一。

赵治勋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雄霸日本棋坛,不过由于赛事繁忙,加上韩裔棋士的身份,与中国棋手交流很少。

而小林光一1983年访华七战七胜时还只是“很受期待的棋士”,尚不拥有大棋战的头衔,但随后他在中日擂台赛和日本国内棋战上的全面爆发,在围棋史册中塑造了一个铁血王朝。

在六大超一流中,小林光一的才华被认为是靠后的一位,不过他以超人的勤奋弥补了这一弱点,取得了可以与天才的赵治勋相媲美的成绩。

小林光一15岁入段,低段时期便大肆掠夺日本的新锐棋战桂冠。

1977年,已经升为八段的光一在第二期天元战上3比1击败前辈杉内雅男,获得了他的第一个大头衔。

但此后数年,他虽然胜率惊人,却一直没有重大突破。

直到1984年,小林在十段战上二连败三连胜逆转加藤正夫,含泪登基,正式揭开了“小林


状态提示:第九十四章、疙瘩丢冠(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