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重生超级帝国>第一百六十章:震惊世界的战役

黄色的烟雾随着威风飘散在整片预定区域内,因为担心沙林毒气弹的毒物飘向预定区域以外的地域,d组在开炮的时候,往往会在地图上先将整个预定区域标出来,画一个大大的源泉或者是方块,然后在从圆圈的内侧开始向里面几公里左右的范围画一个内圆,而这个内圆以内的区域就是他们要轰炸的区域,处于内圆以外的区域原则上他们是不会去轰炸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因为天气等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过大规模的伤害。因为锦西城内有数十万百姓的缘故,因而担心一些中毒的关东军士兵被感染之后逃回城内,所以在那一片区域内,有二十门105毫米榴弹炮和155毫米重炮在那里进行覆盖性的轰炸。

d组的射击频率并不算太高,为了保证绝对的安全,每门炮每分钟最多只能射击两发炮弹,每开完一炮之后,主副炮手便会对火炮进行一次小检查,毕竟他们玩的可不是那种普通的炮弹,炸膛了最多也就是死他们这几个人。

十五分钟过后,九十九军炮兵旅已经向对面倾吐了大约几千枚的重型炮弹,而只有五门火炮的d组也向对面发射了上百枚沙林毒气,而这近百枚的沙林毒气,也足以消灭对面的所有关东军士兵。

d组总指挥忽然举起了手中的黑色旗子和白色的旗子,双手交叉使旗子交叉在一起,示意着五门炮开始对炮弹炸点空袭较大的一部分区域进行最后一轮的射击。毒气战不比普通的炮战,他们只需要搞清楚坐标即可。哪一门炮打错一个坐标什么的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d组早在开始射击之前。就为每一门炮设定了一些死坐标,一门炮只能向这些坐标开炮。而哪里的空隙比较大,他们也都清楚。

因此在总指挥下达了命令以后,五门火炮的炮手迅速的调整着火炮的坐标,待炮弹送来之后在进行下一轮的射击。整个炮战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炮袭结束之后,有二十几名同样身着防护服的士兵,每人手上提着一个白色的铁桶,迅速的向五门火炮的位置跑去。

随后每门炮的八名士兵排成一排,双臂展开站在那里。任由之后赶过来的几名士兵将将那有些浑浊的水用喷雾喷在他们身上,做完这些之后,那几名士兵又对火炮的每一个角落都进行了消毒措施,就连火炮的底座也被他们趴在下面用喷头撒了些消毒水。

虽然这些消毒水对于沙林毒气来说并没有什么很好的消毒作用,但总好过没有,现阶段他们还没有针对这些毒气弹的解药,因此也只能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进行防治。

九十九军军部。

众军官们摆脱了刚才的那股沉闷,全身心的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现在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早的打败关东军,为死在毒气下的七千弟兄报仇雪恨。

“军座,唐旅长发来电报,已经完成了对敌军第八师团和第十二师团的覆盖轰击。请求指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通讯参谋接过从翻译员手中刚刚翻译好的最新电报,走到苏道面前汇报道。

“告诉唐平尧,继续轰炸。不要让关东军离开轰炸范围以外。”苏道冷静的下达着命令。

九十九军拥有化武部队的消息暂时还需要保密,即便是对于九十九军内部的人来说也是需要保密的。化学武器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是禁止使用的,日本人虽然很喜爱使用化学武器。即便是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喜爱化学武器的事实,日本人不也照样没承认他们使用过化武?

况且华夏已经积弱多年,若是忽然一下子被爆出拥有化学部队,短短的半个小时以内便消灭了关东军两个师团,近四万人的部队,结果是会是什么用脚趾头也能想的出来。德国人对犹太人怎样?够残忍?在二战后期德国的兵力已经明显的跟不上战场的需求,而他们的每一位士兵也背着防毒面具打了几年的仗,化武部队更是天天背着毒气弹走遍了整个战场。

特别是后期沙林毒气弹出世以后,德军所配备的沙林毒气弹数量绝不在少数,但他们在战场上却从来都没有使用过一次沙林毒气弹,战争后期,一些不甘心失败的纳粹将军建议希特勒使用化武,但在那些还保持着理智的将军们极力的阻止下才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

而现在苏道要继续对d组保密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没有足够保护d组的实力,d组一旦出现在世人眼中,那么在国际上华夏的地位将会大大的提升,最终导致的结果只会让人觉得完全没必要支援华夏的战争,因为他们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消灭日本人的几个师团,乃至更多。但实际上呢?没有化武支撑的华夏军队,别说打败他们了,上去一个师的部队,能活着下来一半人就算不错的了。

换句更难听点的话来说,日本人生产毒气弹的速度要比苏道快很多,虽然苏道是兑换的,但毕竟军队数量有限,苏道也不可能把全军都改为化武部队,走到哪毒气就释放到哪,这是华夏的国土,可不是日本本土。

“给武汉方面发电,向他们汇报我们这边的情况,就说我们在锦西遭到了日军六个师团的围攻,经过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击毙关东军两万余人,恼羞成怒的关东军于今天下午一点二十分左右,向我部发射了上百枚毒气弹,我部炮兵遂展开对关东军的还击,于今日下午两点钟左右不幸击中关东军毒气弹存放点,造成大范围的毒气泄漏,预计关东军第八师团、第十二师团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章:震惊世界的战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