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好心办坏事吗,其实也并不算,只能说命运使然一切都太过于巧合了。
这里面或许也有刘备没有嘱咐清楚的原因,再加上魏延立功心切,或许还有点杨帛此人太菜的缘故吧。
种种原因结合在一起,才会有现在这样让刘备有些头疼的局面……
张鲁一心南下要打益州,无非便是曹操攻略凉州给了他巨大的压力。
如果不趁着曹操凉州未定而扩大自己的势力,那将来等曹军继续紧逼汉中之时,张鲁拿什么去和人家抗衡,所以益州也是张鲁眼中必须要得到的根基之地,只不过这块肥肉已经被人先给盯上了。
数年之前,张鲁还一门心思想要在汉中称王称霸的时候,诸葛亮就为刘备谋划好了三分天下,益州已经是两人计划中的一部分。
所以说这事怎么算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张鲁想要夺取益州,那还得问问刘备同意不同意……
只不过现在对于刘备而言时机未知,他于川蜀之中根基未稳名望未定,贸贸然的夺取益州只会被拖进旋涡当中无法自拔。
所以正是需要客军作战的这个绝佳借口,张鲁在刘备这场戏里面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配角,这要是因为魏延一战大胜给张鲁打怂了不敢再攻略益州,那他们所谓客军还有什么意义,刘璋就算再蠢也不会继续让荆州军留在自己地盘上。
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刘备就算是想留下也的考虑考虑益州本地人的意见,妥妥的欲哭无泪啊……
眼下尽人事听天命,杨帛的头颅被刘备装入锦盒当中托人送给了张鲁,另一方面则压下此番大胜的消息。
不是不报,而是要稍作修改,不能说什么将杨帛部全灭还收拢了数千的俘虏,这说出去太夸张了。
给刘璋报喜那是必然的,后面的粮草军械可还都要靠着这份战报呢。
但要斟酌仔细的修改,既能表现出荆州军作战勇猛克敌制胜,又要点出张鲁军不好对付导致本方损兵折将,眼下正在僵持焦灼当中。
明面上的话就说到这里,引申含义便是告诉刘璋赶紧增员物资补贴钱粮,损失得赶紧止血才行,不然以后还怎么打胜仗了……
看着两边的使者离去,刘备负手站在城头上。
冬日的川蜀凉风习习,但此时刘备感觉到的寒冷并不是来自身体外界的,而是他内心那种没底不着边际的茫然……
从葭萌关到张鲁地界上,可是要比到成都近的太多了。
所以装着杨帛脑袋那个锦盒先一步送到了张鲁的案己上。
杨帛部大败的消息其实早就传了回去,魏延说是全歼敌军,但终归还是有些漏网之鱼,所有这消息对于张鲁军而言自然是没有什么隐藏的。
当屯住在白水关前的张卫知道消息时,第一反应便是立即率兵后撤十里扎营。
杨帛生死不明,八千将士死伤殆尽剩下杂鱼几只,你说张卫怎么可能不害怕。
没有临阵脱逃就已经是他极力镇定的结果,因为张卫自己也很清楚,平日里兄长依仗培养他,那是看在宗族情面上。
但若在此时弃大军于不顾置上命于无形,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战场抗命,是要杀头的啊……
所以张卫只是飞速将这个消息传了回去,自己则战战兢兢的继续驻扎在白水关前,却是打算死守而不再出营挑衅了。
他可不怕自己走上杨帛的老路,到现在那家伙都不知行踪,天知道杨帛到底是生是死啊。
张卫传回去的消息跟刘备的使者前后脚到达,所以当张鲁看到匣中杨帛人头的时候,着实是被吓了一大跳。
前面还说生死不明,现在人脑袋就被送了过来,这是什么效率……
要是心疼吧,其实张鲁对于杨帛的死没什么感觉,他真正心疼的只会是自己损失的两千老卒跟五千新兵,这些有生战力才是张鲁最宝贝的。
至于杨帛,无非便是个副将偏将一流,张鲁只需要在手底下随随便摆提拔上几个就能顶事,自是好不在意。
所以刘备这个花枪算是白耍了,根本就找错了方向……
只是方向虽然错了,但效果却还是有的。
忠心耿耿的杨帛白白死掉,没有让其主公张鲁感到一丝丝的悲伤,但却也为张鲁鼓舞激励手下士卒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不知道杨帛九泉之下若有知,是感到欣慰呢,还是感叹自己曾经有多么的眼瞎……
张鲁命人拿着杨帛脑袋传遍各营,刺激煽动麾下将士们复仇的情绪,化悲愤为力量,进而拿出勇气和拼劲,继续攻打益州白水,务求要有所收效。
至于葭萌关方向,张鲁既然已经知道刘备到了,那自然要另做防范。
正好张卫不敢继续呆在白水关前,那就退下来负责部署防御葭萌关的战线。
不用出战只需要做好防御工作,张卫还是十分乐意去干的。
至于白水关前的攻势,张鲁则交给亲信大将杨柏,至于为什么一笔写不出的两个杨字,前后待遇差距就这么大,实是杨柏有个好兄长杨松啊,而杨帛不过是同姓而非同宗的路人而已……
如果说杨帛的人头吓了张鲁一跳,那这份当这份消息送回到成都之时,刘璋的感觉就是大大的惊喜了。
本来请刘备过来的用处便是抵挡张鲁军,却没想到收效居然如此快便看见了。
之前刘璋还有些不满,因为白水关兵权的问题,刘备和高沛之间的争执。
别看当初刘璋满口答应着要将白水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