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汉和三国>第五十七章 太行山上的隐患

腊月寒风,冷冽如刀。

之前被刘和带到东武城的那群村落流民,有一半便冻死在了这寒冬腊月。腊月乃是年尾,也称为腊冬,或岁尾。若是往常的这个时节,无论是豪族,或是良人平民之家,乃至皇室,无一不在准备着各种祭祀之事。

人们一般都会虔诚奉上各式祭品,感谢祖宗与家神的保佑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康宁。

只是这一年,天下崩乱,一场浩大的黄巾之乱让整个大汉国陷入战乱之中。而且即便那黄巾看似被覆灭,可这战乱却从南到北似乎毫无停歇之势。

刘和领兵跟随刘虞返回了甘陵县,一路上跟戏志才和徐荣探讨之前追击那贼匪的失败之处。徐荣只说若是当时不顾那些村民,死死咬住敌人,估计他们也难逃掉。戏志才倒是对那贼首的做法颇为青睐,夸赞那贼首胆子不小,原本可以直接逃跑,却是硬等了一天刘和的大军,而后还想法伏击。虽然失败了,但还是顺利逃走。

刘和颇为尴尬的说道:“这贼首甚是狡诈,这次出兵追击,我也自负托大了。”

戏志才笑着打趣道:“之前你不是还说兔子急了都会咬人吗?校尉这是被逼急了的贼匪差点咬了一口。”

刘和说道:“他们还算被逼急了?这些贼匪主动来图谋东武城,我可没逼他们。”

戏志才摇摇头,说道:“这些贼匪估计是被无粮所食而逼急了,才想到行此险招。我估计这次不止东武城一处会受贼匪攻城劫掠。”

刘和点点头说道:“似乎听家父那边说起,有四五座之前还未被黄巾军攻占的县城,这几日都被贼匪攻击,但也就一座被攻破城门,那贼匪也不占城,抢掠了些粮食便逃了。”

戏志才略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些日子以来,据我所知,似乎还有十余万人奔逃至太行山一代。除了一些败逃的黄巾兵卒外,大部分都是信奉太平道的百姓,也有不少战乱裹挟的流民。而且入冬之后,似乎还有不少流民涌入。如此庞大的人数聚集在太行山上,这个冬天他们如何度过?粮食何来?估计这才是逼迫他们铤而走险,攻掠县城的原因。”

听罢戏志才的分析后,刘和颇为认同的附和道:“也正是如此,他们才会选择之前未被攻破的县城,因为这里才有足够的粮食让他们劫掠。”

两人一路上边谈边走,一个多时辰左右也进了甘陵城内,大军也入城驻扎。路上戏志才的分析让刘和想起了很多事,这太行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峰,而是整条山脉,西邻并州,东接冀州,北靠幽州。山谷旷大,道路深幽。

而此时的太行山上,一名身材健硕,攀爬奔跑之间显得格外轻盈的壮汉疾步登上山崖,看到不远处一名年纪约四十多岁的人,然后放缓了步伐,逐步走近。

待靠近时,那人也未转身,只是轻声问道:“飞燕?”

那壮汉看起来也不过二十余岁,姓褚名燕,因为原本家中是猎户出身,自小便在太行山脉随老人狩猎,练就了一身穿山越岭的本事,故而人们都称其为飞燕。

褚燕低下头,略显愧疚的走到那男人身边。“大帅……”

这名被称为大帅的男人名叫张牛角,是当前太行山中的大首领。看起来似乎有几分之已故太平道大贤良师张角的风韵,消瘦的面庞,深陷的眼眶,连模样也颇为接近。

此时看着身边年轻的褚燕,轻声苦笑。“派几千人去山下劫掠,本就没抱有多大希望,东武城那边世家豪族不少,事情确实难成,不过至少在真定夺了些粮草回来。”

褚燕惭愧的低下了头,说道:“九头鸟确实厉害,我……不如他……”

张牛角转过身,拍了拍张燕的肩膀,面色慈祥的说道:“杨凤自小就心眼儿多,这点你确实不如他。不过若论真正的领袖之才,他其实不如你,小聪明毕竟不能成大事。”

褚燕低头不语,张牛角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跟随大贤良师将近二十年,刚开始大贤良师还未创立太平道,我随其他几人跟在大贤良师身边学医。我本资质愚钝,多年来也没什么长进。一路走下来,身边的聪明之人见了不少。但是只有我理解明白大贤良师心中的抱负志向。所以大贤良师才在弥留之际,让我上太行山,让我留下太平道的传承。现在太行山上百余万口,即便你们这次下去的几批人都劫掠成功了,实际上也解决不了问题,最多只不过是少饿死几个人罢了。”

褚燕无奈的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迷茫。“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张牛角转身眺望远方,冷哼一声。“我们的出路不在这苍天之下,只有重立黄天,方有吾等太平盛世。”

褚燕并未出声附和,眼中的迷茫也未散去。

甘陵城,府衙内。

刘和跪坐一侧,看着面色疲惫的父亲,还是出口说道:“叛乱初定,人心未稳,冀州之地各处匪寇之流数不胜数。倘若单单只是千余人的普通贼匪也就罢了,现在听闻太行山上聚集了数十万,可能甚至百万人……”

刘虞轻抚额头,颔首说道:“你担心来年冀州再乱?”

刘和点头而又摇头,沉声说道:“冀州必然再乱,儿担忧的不只是乱而已。数十万,上百万的人如何生存下去?”

刘虞疲惫的眼眸骤然睁大,说道:“冀州会再现黄巾之乱?”

这次刘和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应当若此。


状态提示:第五十七章 太行山上的隐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