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统计大明>第249章以退为进

朱慈烺敲着椅子,虽然觉得赛伯温说的有道理,但是并没有觉得自己已经危险到那个地步。

在朱慈烺看来外敌未除,这些人应该不至于自毁长城吧,而且崇祯还是对自己个太子比较中意的,短时间不至于反目成仇吧。

对于赛伯温的话朱慈烺权当是听个新思路,朱慈烺抬眼说道:“说点具体的!”

赛伯温躬身答应:“是,此战过后,殿下何不以退为进,远离是非之地,以太子之尊分封一省之地,好好经营,以待天时!”

这还真是一个新思路,朱慈烺光想着进退,还真没有想过去地方上混:“大明好像没有这样的规矩吧?”

赛伯温摸着胡须说道:“大明也没有这么贤明的太子,现在不也有了,而且大明并不是没有先例,太祖当年分封诸王,岂不就是先例。”

朱元璋分封了藩王不假,他们这一支不就是朱棣靖难之役才混到的皇位,所以从朱棣开始,大明就严格限制了藩王的权力,朱慈烺感觉自己开这个口子恐怕并不容易。

赛伯温确并不这么认为:“殿下,您想常言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您要是一直在京城,皇上的压力自然就很大,但是您要是出了京城,皇上是不是就不会觉得威胁要小得多?”

说的好像有道理,但是崇祯会放任自己在地方发展势力最后威胁到他的皇位么?朱慈烺觉得不可能。

赛伯温继续说道:“殿下既然不准备现在争什么,在地方上只要不碰军队,那无论你做什么陛下都会支持。

以殿下现在的实力,只要有两万新军压阵,您的锦衣卫南镇府司就可以横扫一切反对者。

这样做的好处是远离了纷争,巩固了父子关系,强大了自身,就像内阁成员都要有地方上的资历。

您要是有地方治理的治理,将来再回朝堂,即使有人跟您争夺,那您也能依靠资历立于不败之地。”

老实说赛伯温这一忽悠朱慈烺还真就有兴趣了,在京城做事多方掣肘,怕这怕那的,但是到了地方上,那可不就是他说的算了。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朱慈烺自认为自己肯定能将一省之地治理好的,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做成样板,做到最好。

也是给自己以后的改革搞一个实验区,而且一省之地真的不小了,人口和面积绝对超过欧罗巴任何一个大国。

军事上被人超越的事情朱慈烺倒是不担心,大明的军事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想要突破只有等待工业的飞跃性发展。

想要工业发展又必要要农业的持续稳定,只有不缺吃喝了,才能抽调更多的劳动力从事耕种以外的事情。

所以与其着急的革新机器发明什么蒸汽机,还不如想想怎么种出更多的粮食让更多人脱离耕地成为工人。

要知道糠稀时,华夏虽然没有任何先进工业,根本不知道蒸汽机为何物,国民生产总值一样高过大英帝国等欧罗巴列强。

无他!人口基数大尔!现在的大明虽然还没有迎来人口爆发,但是朱慈烺不照样用手工方式完成了年产十万支火铳的规模!

看着挺吓人的数字,但是对于大明来说,也就是勉强够用,假设大明装备六十万火器部队,那么就意味着要六年才凑够部队装备。

这六年的时间,部队训练、打仗、日常磨损,一支火铳也就到了使用寿命,也就是说想要保持战斗力,年产十万支只是基础而已。

但是仅仅这个基础,朱慈烺就搞得北直隶铁匠不足,农具价格飙升,也就是说不管谁掌控军事,大明的军工产能都到了极限。

相反,朱慈烺知道,以后是后装枪的天下,就算不搞后装枪,前装枪也是有膛线之后威力可以暴增。

再说了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打的是工业生产能力,只要朱慈烺集中发展一省,就是有两三个跳梁小丑,朱慈烺也有信心随手捏死。

再说经济,生意做大之后,朱慈烺就不再局限于某地了,在京城能掌控生意,那去到地方,这些产业依旧能够掌控。

大明没有人比朱慈烺更懂经济,所以那些皇庄皇店交给谁都不如交给朱慈烺,崇祯就算只为了获得稳定的财源,他也不会这个时候动手。

而且把经济集中在一省之地,比起全国范围的普遍撒网更容易获得成功,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就像滚雪球,只有越到后边收益才越大。

想要打牢一个省的基础可比整个大明简单多了,有了龙头以后其他地方发展也就简单了。

这一年朱慈烺一直在规划的就是京城、天津加上永平的唐山,以三地的优势发展经济实力,完成初期的工业布局。

这里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就是大明京城人文汇聚之地,基础雄厚,无论是市场还是技工数量都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缺点也是一样多,发展的时间太久了,利益盘根错节,想要改革必然触动谁的利益,就是想找一块地办厂都是困难重重。

军事上又一直受建奴威胁,这一战虽然建奴很可能突破不了长城防线,但是建奴没有彻底被消灭,谁也不敢保证对方百分百渗透不进来。

要是换一个环境,地方势力薄弱,朱慈烺完全可以尽情施展,那些小利益团体也威胁不了王权,也不用担心建奴入寇,那岂不是美哉。

朱慈烺权衡了一番觉得这确实可以做为一个思路,看了眼赛伯温:“哦?那你觉得哪些地方适合呢?”

赛伯温自信的说道:“


状态提示:第249章以退为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