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岁至三十岁的留下,其余的随李毕将军一起。”众人都要留下,李敢只好自己来挑。
不符合年龄的站到右边,但留下与他一起镇守关口的依旧不在少数,他只好再次说道:“家有妻儿的站到右边。”
两次筛选后,余下的已不足千人,毕竟在那个年代,二十五岁还没结婚的人极为罕见。
“将军,留下的人数似乎有些少。”李毕清点了一下人数说道。
“少就少点吧!兵贵精,不贵多,我守险关,人少一点也无所谓。”李敢说道。
“我再挑些人留下。”李毕怕人太少万一王歇真来攻,李敢的人手会不够。
“不必,再挑的话,等下又要一起留下,更加麻烦。”李敢拒绝了李毕的好意。
“将军……”李毕想劝说,却被李敢打断道:“快带人走,尽早找到落脚之地和吃的。”
“好吧!”李毕无奈的摇摇头,对李氏子弟兵说道:“右边的跟我走。”
李氏子弟兵与李毕一起前行,一直走了五十里,找到了有人家的村庄。
李毕掏钱,要跟村民买吃的,但他们人实在太多,此村又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吃的。
不过此村村民好客,见这些军人虽衣冠不振,但对村庄却秋毫无犯,心生好感,又带他们去附近村庄买吃的,跑了好几个村子,才凑够一顿的粮。
李毕弄了吃的,分做两份,一份自己带的人吃,另一份由他亲自带人送去卧虎口。
“将军,此处太穷,如果想在此处扎根,只怕不易。”李毕送食物来,见到正在指挥修筑防御工事的李敢说道。
“正因此处穷,谁都看不上,也许才是我们扎根之地。”李敢说道。
“如此说到也有些道理。”李毕答道。
“兄长,您尽快回去,节制好弟兄们,好好与附近村民谈谈,就说我们要借此落脚,请他们行个方便。”李敢给了李毕一个任务。
“这事我干不了,将军不如将卧虎口的防务交给我,自己亲自去谈。”李毕说道。
“也好,工事已筑的差不多,你们再加固一下就好。”李敢将卧虎**给李毕来守,找个兄弟带路,骑上雪龙去与村民谈判。
与村民的谈判还算顺利,李敢为人和善,说话得体,村民对他很有好感,没谈多久,便同意让他们住下。
自此以后,李敢与李氏子弟兵便在此住下,他们自行开荒种田,生产粮食,自给自足。
已有家室的兄弟,分批回到老家将妻儿老小接来,没有家室的与本地村民互通姻亲,从此李氏在此扎下根。
天长日久,便在此筑了一城,取名中兴。
在中兴城的日子,李敢每每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反复总结,得出结论,失败源于自己重武轻文,只知一味冲杀,不知布施善政。
虽有兼济天下之心,却无兼济天下之法,才落得兵败囿于一隅的下场。
痛定思痛之后,李敢决定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写下来,加以评述,而后再补上他擅长的阵法著成《平戎策-强兵》。
《强兵》一书著成,李敢觉得欲平天下,只懂武功谋略还不行,还必须懂政治、兴文化。
又遍访名师,遍读古籍补著《司农》、《兴教》两卷,三卷合一才是完整的《平戎策》。
著好《平戎策》李敢已五十出头,与他一起入住中兴城的李氏子弟也不再年轻,大家虽还每日练习,但都已没争战的念头。
李敢甚至忘记了找王歇复仇,在他有生之年,还有一件事没完成。
要为五件神兵创五套相应的武艺,他四处寻访,终于寻得枪、刀、箭与盾术名家。
五人聚在一起,共同研习,终于创出大剑技、枪神击、刀锋破、盾王冲、射日诀五套神技。
五套神技与五神兵一起封印于战神冢,留待后人有能力者去取。
在封印好这些稀世之宝后,李敢定下规矩,每隔十年,李氏一族派出一支千人队,助西汗作战(此时李敢已知王歇立国,国名西汗),凡有能者,带回助西汗作战的士兵,便可成李家之主,可打开战神冢取五神器与五神技。
五百年来,只有李东生能在帮西汗作战后,带回五分之二李家子弟兵,因此成为李家之主。
“长老,晚辈已听明白,您的意思是我李家与西汗王是世仇,我们族中长老知晓,西汗王族也清楚。所以每次派出的李家子弟,都会被一一害死,根本不可能回来。能率部回来者,会被认为有过人的才能,才可成为家主,复兴李家。”听完李仁讲的故事,李虎说道。
“正是!”李仁答道。
“长老,听您说五神技是大剑技、枪神击、刀锋破、盾王冲、射日诀,那我们每人身负的横扫千军、孤军深入、马踏连营、盾击、三星连珠是否出自五神技?”李龙尚武对五神技更感兴趣。
“不是,这些只是先祖李敢及其亲兵所擅长的技能,横扫千军、孤军深入都出自先祖,盾击出自赵无敌,马踏连营出自张楚,三星连珠是陈长弓所教。”李仁说道。
“不是在先祖兵败之时,他们已离开吗?怎会给我们留下三种神技?”李一飞问道。
“他们三人突围而去并未走远,而是就近隐藏,等战事平息之后,又悄悄返回战场,想替先祖收尸,却没找到先祖尸体,断定先祖还活着,便四处打听。终于在十年之后找来中兴城,与先祖促膝长谈,此时大家年事已高,无心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