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第四子,叫孙霸,生母是孙权最宠的王夫人,生完了孙和,歇了几个月,就又怀上了。转年,孩子降生,说还是个男孩,乐得孙权颠儿颠儿跑到王夫人房间,看着孩子,孩子也睁着大眼睛看着他。
孙权以掌扶额说,“不怪我昨晚做了那个梦——这孩子就叫一个‘霸’吧。”
王夫人说,“‘ba’?哪个‘ba’?”
孙权说,“就是霸王的‘霸’。”
王夫人说,“这个名字好吗?是不是太凌厉了——你做的什么梦?”
这个时候,襁褓里的孩子突然笑了。
孙权说,“你看,给他起的这个名字,他很高兴,都笑了!”
刚生下来的孩子,就大突突睁开眼睛已属罕见,这回又笑了,这基本是闻所未闻。
但他确实笑了。孙霸笑了。有他爸他妈和附近的几个丫鬟为证。
孙权和王夫人都笑了。
王夫人再不问孙权做的什么梦了,她心里想,这一般是和项羽有关,项羽不是叫霸王吗?可是,叫项羽的那个“霸”字,好还是不好呢?
…………
不管怎样,孙权还是很喜欢这个孩子,每天下班回家,都是到小四儿王夫人的屋里,看看孙霸,逗一逗他。
说来也怪,见到别人,襁褓中的孙霸都是绷着脸,可是一见到他爹,他就嘤嘤地笑。尤其是看到他哥孙和,更是咴咴的,像个小马驹子,够着他哥,冲他哥笑。
有一次,被孙权看到了,他很惊异,他说,“两个孩子都这么小,还这么好,真是少见!我给老三取名为‘和’,就是让他平平和和的,看来不行,当一朝天子,就得有点儿霸气,不能一团和气。”
他这话说了不止一次,到孙霸都很大了,懂得人事常理了,他还说过这类的话,不然,孙霸不能动了夺太子之位的心思,他甚至认为,太子,本来就是自己的,是孙和比自己大了两岁,才夺去了太子之位。
…………
孙霸长大了,被孙权封为鲁王,给他娶了一个媳妇,这个媳妇,姓刘,是大司农刘基的女儿。娶过来的时候,刘基已经去世,别人看来,是一个安慰赛,实际上,这是孙权的一贯的思维逻辑:老子是好人,儿女错不了。
…………
刘基(184年-232年),字敬舆。东莱牟平(山东牟平)人。汉室宗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后,汉末军阀扬州牧刘繇(yao)长子,三国时吴国重臣。
建安元年(196年),刘基的父亲刘繇与东渡而来的孙策军对抗,但是不敌孙策的大军而败,于是逆流而上到豫章一带投靠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刘繇去世、当时刘基十四岁,为刘繇服丧一切合乎礼节,刘繇生前属下官员所赠馈的礼物,他一概不收。
孙策讨伐江夏时,回军时经过豫章,为刘繇治丧。并且带回刘基兄弟,善加礼遇。
刘基隐居在乡里,曾遭遇很多艰难和困苦,体会事理,并不感到悲伤忧愁。与弟弟们一起居住,常常晚睡早起,妻妾们很少能见到他的面,几个弟弟都敬畏他,视其为父亲。不随便乱交朋友。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
刘基容姿美好,深得孙权喜爱,和东吴另一美男滕胤亦有姻亲关系。
历骠骑将军东曹掾、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孙权为吴王,迁升为大司农,后迁任郎中令。孙权称王,改郎中令为光禄勋,使刘基分平尚书事。嘉禾元年(232年)卒。
…………
孙权做了吴王以后的一次庆功宴席快结束的时候,他亲身起来劝酒,虞翻趴在地上装醉,不端酒杯。而且,抱着孙权的腿,不撒开。
众人上来,分开了虞翻。
孙权摆脱了虞翻,往自己的座位上走,偶一回头,看到虞翻又从地上起来,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孙权恼了,心里说,你在忽悠我,假装醉?!你妈了眼儿的!跟我来这一套!于是,拔出佩剑要杀他,在座的都很惊惶。
怎么办?
大司农刘基起身抱住孙权劝告说,“大王饮酒之后杀掉有名的读书人,就算虞翻有罪,天下人谁相信?何况大王向来能包容贤人、使众人归附,因而天下人都来投奔,今朝一下子功败垂成,犯得上吗?”
孙权说,“曹操尚且可以杀了孔融,我杀个虞翻有什么!”
刘基说,“曹操是个滥杀士人的人,遭到天下非议。大王推行德义,要和尧、舜相比,(假使杀了虞翻)怎么再和尧舜相比呢?”
听到刘基这么说,孙权才把拔出的剑,又收回去,没有杀虞翻。
坐回座位,孙权想了想,对他身边的人说,“从今往后,我喝酒的时候命令你们杀人,都不要杀。”
“喝酒说话不算数”,就是孙权留下来的。
…………
孙权做对很多事,其中就包括给孙霸选这个媳妇。
孙霸与太子孙和之间产生皇嗣之争(不服孙和夺去其地位),孙霸纠集党羽陷害太子及其支持者,导致大批人才受到迫害,造成朝野动乱。史称“二宫之争”。
孙霸一党里,有全琮次子全寄、吴景之孙吴安、孙辅之孙孙奇、诸葛恪之子诸葛绰、才子杨竺等年轻人的争相依附。鲁王和太子随从互相憎恨诋毁,最终蔓延到朝堂之上。重臣步骘(zhi)、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也都支持他。
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孙霸的党羽里,没有姓刘的人,也就是,没有刘王妃的娘家人——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