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何为“演义”?
网上说,是小说体裁之一。
“演义”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周党传》,“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
据《辞海》解释,“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
可见,“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
近代认为“演义”与“演绎”意义相近,是作者根据史实由一定逻辑性假设出来的事件。后来成为一种体裁,现在说成是“章回小说”,专有这么一本杂志,就叫《章回小说》。
…………
洒家觉得,生活在元末明初、很了解三国的罗贯中才知晓“演义”为何物。
他是通过三国的故事,“演”的君子之“义”。因为,三国中不“义”之人太多了,几近蔚成风气。
臣不忠君,子不孝父,奴不惜主,属下叛变长官,朋友之间相互背弃,比比皆是。
罗贯中就是想通过对“义”君子的高扬,鞭挞“不义”的小人。因此,开篇第一章,他就写“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接下去,他写了许多义薄云天的人物。
这些人里,就包括赵云,赵子龙。
…………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之一。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za
)的队伍。
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
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ye)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
赵云死后,刘禅又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时为常山王国,建安张山版赵云,十一年改为郡治)百姓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
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
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就是以赵云为奇,和赵云深入交往。
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
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
赵云向刘备辞别说,“请君放心,我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
…………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
刘禅下诏说:“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
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赵广官至牙门将,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沙场。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至业(邺ye)城求见刘备,二人深谈至夜,同床眠卧(刘备好这样,他和关羽、张飞也这样过。一“同床眠卧”,就好到不行了)。
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余部,袁绍并不知道此事。
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随他至荆州。
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曹操派夏侯惇(du
)、于禁等领军进攻刘备,双方战于博望。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赵云于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于是向刘备求情,免夏侯兰一死。
而夏侯兰又明于法律,刘备用他为军正。
赵云不将这位同乡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赵云谨慎、明智的处事态度。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
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而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
当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便禀报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
刘备闻言,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