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遐,字应远,陈郡陈县人。东晋猛将平南将军邓岳之子,继邓岳为宜城县伯。他勇力绝人,气盖当时,时人比于樊哙,曾斩沔水为害之蛟,号称东晋第一猛将。他曾经随桓温北伐秦国,殿后时射伤苻苌,阻住了秦军的追击。他与袁真都是陈郡人,还是表亲,这也是桓温派他增援洛阳的原因之一。
自竟陵而至南阳,乃是此时中原入江的重要水道,虽是逆水而行,从五月接到增援命令,邓遐也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到达河南郡,可见此时行军速度之慢。
“大哥,七月之前务必到达洛阳城下!”刘义之突然想起刘牢之给他的信。
“莫非阿全早就料到邓遐会在此时到达这里,这才让我在七月之前到达?他认为邓遐必能击退吕护和傅末波?他……他是如何知道的?”
这几年刘牢之常会一些预言性的话,大多时候都会应验。因此对于刘牢之的话,刘义之已经不敢等闲视之了。
“报——”
正思索间,门外来聊伊阙关的信使,向刘义之汇报消息。
“有燕军靠近伊阙关?谁领军,有多少人,什么装备?”刘义之皱眉一口气问道。
斥候答道:“禀将军,领军的将领姓吕,不知道名字。人数不少,总有千余人,两三百骑兵,装备精良,不过——他们并没有试图进攻关隘,只是远远地看着!”
刘义之皱起了眉头:姓吕的,应该不是吕护亲至啊。燕军这是想干什么,监视自己还是别有所图?
前两守卫伊阙关的燕军派来了使者,想要与刘义之对话。“人臣无外交”,将领之间有什么好对话的?刘义之只是让人传话,让洛阳城下的燕军退走,否则数千兵马不日便将杀奔洛阳城下,便把燕军的使者打发走了。
燕军不清楚刘义之到底来了多少人,不得不分兵提防,并四处派遣斥候,打听晋军的消息,驻守大谷关的李原和驻守轩辕关的纪迁都过有燕军斥候靠近关隘,被他们击退了。
在击溃了曹斗部之后,原先滞留在伊阙关的百姓也被刘义之放归,他们回去之后,到处宣扬晋军来了数千援军。各坞壁听之后,谨守寨门,地里的庄稼又没有成熟,使得燕军无法从各坞壁处弄到民夫和粮草,这些日子对洛阳的进攻也没什么起色。
刘义之寻思:“梁县的粮草已经全部转运过来了,那里现在已经没有驻守的必要。应该让李毅和季处之两位队长带本部回到新城,这样才能集中力量,给予敌人痛击!”
“你先回去吧,告诉他们紧闭关门,不许轻举妄动。三五日后我便会亲自带兵过去,那时候咱们再做计较!”刘义之嘱咐斥候。
斥候得了吩咐,转身告辞出去。
前些日子鲜卑、丁零等胡人战俘被刘义之作为奴隶赠送给了周围的坞壁,可把那些没有选上的汉人降卒吓怕了。为了安抚这些人,刘义之给了他们一个“辅兵”的称号,负责转运粮草等后勤事宜。既然是辅兵,这些人自然也是要接受军训的,只不过训练的强度没有那么高罢了。刘义之提拔了两个有战功的什长姚范之和戚发,作为辅兵的队长。
送走了伊阙关的信使,刘义之召集诸将议事,对军队做出安排。
“伊阙关传来消息,有千余燕军靠近,我们不能不有所回应。现在我就做一下安排。”刘义之开宗明义。
“石慎之——”
石慎之出列,抱拳行礼道:“末将在!”
“即刻率本部赶往伊阙关,让庄故所部接替李原部,守卫大谷关和轩辕关!”着把一封军令地给了他,“这是对李原的安排,让他依计行事!”
“喏!”石慎之接过军令,领命退下。
“郭悚之、刘统、贺齐!”
“末将在!”三人出列行礼。
刘义之喝道:“预作准备,两日后随我往伊阙关迎敌!”
“喏!”三星领命退下。
“刘洪!”
“末将在!”刘洪站了起来。
“率其余部队,镇守新城,确保大营安全!”
“喏!”刘洪有些失望。这几次出击燕军,大都是动用骑兵,刘洪都是守营,一仗也没捞上。
刘义之看在眼里,对刘洪低声道:“这种规模试探性的战斗,不适合大队步兵参与,既然来到了洛阳,参战的机会有的是,你不要心急!”
刘洪点零头,沉声道:“将军放心!”
做完了安排,刘义之让信使快马往梁县去,把那里的驻军集结到新城。
金墉城头,陈佑刚刚率弓箭手逼退了一批填护城河的燕军。看着越来越疯狂的燕军,陈佑有些莫名其妙,对身边的参军阚封道:“这几日不见燕军驱赶民夫前来填护城河,现在却亲自上阵来填河,如此不计伤亡,你看是何缘故?”
阚封道:“想必是这些日子燕军抓不到民夫,只能亲自上阵了!只是这炎热的气里,实在不是攻城的好日子,燕军如此急迫,是不是咱们有援军到了?”
陈佑点零头:“按时间算,也该差不多了!”被近万名燕军围着,这城陈佑实在是守够了,若是援军还不来,他都想要突围而走了。
阚封道:“这几日,围城的燕军像是少了不少,若不是燕军故布疑阵,就是他们遇上麻烦了!”围城就是这样,得不到外面的情报,只能根据敌情猜测,实在是种煎熬!
“此战若能平息,若平还是别处寻个地方出仕吧!”陈佑黯然道:“这洛阳城如此残破,却几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