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东晋小军将>第二百五十九章 高义拜服

八月底,燕镇南将军慕容尘出兵攻击驻守长平的陈留太守袁披。袁披据城而守,全是骑兵的慕容尘一时难以攻克,便把长平团团围住,同时派人向陈留调遣援兵。不料汝南太守朱斌,汇同颖川太守李福,趁虚袭取了许昌。慕容尘前后受敌,不得已于九月下旬退回了陈留郡。

南线作战失利,慕容恪坐不住了。十月初,燕国太傅慕容评、龙骧将军李洪率两万大军渡过黄河抵达陈留,与慕容尘部会和,燕国在河南的兵力达到了三万五千人。

这么多人汇集在一起,当然不会是为了驻防的。不过这次燕军没有再去招惹刘义之,而是兵分两路:慕容评和李洪亲率一万五千兵马,猛攻许昌;慕容尘率一万步骑,围攻长平。短短一个月的功夫,许昌失陷,李福战死;袁披不敌慕容尘,率残部逃往陈郡,投奔朱辅,颖川郡再次沦入燕军的手中。好在天气寒冷,燕军也无力发动大的攻势,北方战事暂时安稳了下来。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明年一开春,燕晋两国在淮北的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刘义之对燕军没有来攻击荥阳感到很意外。不过燕军没来攻击,让他多了半年的喘息之机,刘义之还是很欣慰的。毕竟打一场大仗,需要消耗的物资非常多,除了粮食,还需要各种军械。若不是这几次大战缴获颇多,刘义之的箭矢早就不够用了。趁着这个功夫,各个工坊马力全开,制造各种守城的器械,以迎接燕军来年的攻势。

与刘义之一样被遗忘的,还有驻扎在中牟的慕容忠。慕容忠自从战败之后,只在军营里呆着,没有任何作为。驻扎在颖川的慕容评和李洪对他毫不过问,彷佛他就是牵制刘义之部的一枚棋子。败军之将,无以言勇,慕容忠只是在军营里面,每日借酒浇愁而已。

燕军没有动作,刘义之也不想无故生事,只是趁机对部队进行了整编。

四千五百正规军,刘义之把他们分成了三个军。以虎威将军刘洪为第一军军主,领一千五百人,手下刘固、吴凯之和李毅三个幢主;以凌江将军丁程为第二军军主,领一千五百人,下辖宁远将军张望、柴裕和郭易三个幢主;以威远将军高义为第三军军主,领一千五百人,下辖刘统、李原和曲袭三个幢主。为公平起见,刘义之把一千五百新收兵马全部打散,安插到了各军之中,每个军的新旧兵力数量基本相同。

刘义之改变了以往将军带兵由主将临时指派兵力的传统,一律给予固定编制,不允许将领私自增兵。这种做法虽然限制了军主的权力,却是对诸将一视同仁的,这令高义非常感动。

从被吕护兼并开始,高义就从来没有感觉到公平公正。往往是苦活累活硬骨头扔给他,有了赏赐和功劳却没有他的份,所以他在吕护身边打仗的时候从来不会出全力。自从投了刘义之之后,先是手里的部曲被缩编,不过十留二三而已。即便如此,这三百余故旧老兵,也被分配到了三个不同幢主的麾下,高义对他们的影响是日渐稀少,让他心里也时常感到愤懑。不过这次刘义之能把他作为首批的军主提拔起来,高义很是很意外的。论亲近,论能力,说实在的高义自己也不认为自己能从众多的幢主之中脱颖而出。因此高义找到刘义之,说了很多感激涕零的话。刘义之却告诉他:

“高军主,在我军中,你不要整天想那些有的没的!以你的资历和军号,本来早就该做军主的,只不过咱们手里就这些兵,不能全部给了你去。我也知道你对把河内的老兵拆散到各军中心存不满,但是你也要知道,如果军中来源不同的人始终是抱团排外,那这支部队永远成不了气候!”

“现在你也看到了,所有的军主、幢主手下的兵将,都不是固定的,每逢扩编军队,总是要调整一番的。这是规矩,不是针对谁的。我们不能把手里的军队当成是自己家的部曲,否则我们这些人整日里抱残守缺,怎么建功立业?”

一番话说的高义羞愧无已,只觉得自己格局太小。他连忙下拜,对刘义之发誓:“主上放心,义从今以后决不再存这些小心思。再有三心二意,让高义死于乱箭之下!”

高义原先与刘义之只是以官职相称,这一句“主上”,方是真正的成了刘家的部曲将领。

刘义之把他扶了起来,安慰道:“莫要如此,某家是信得过将军的。要不然也不会把一千五百精锐送到将军手上。”

要知道高义手下的河内兵虽然有一千余人,却是从属于几个派系的,并非都是他的旧部。而且那些河内兵里面有不少老弱,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斗力,否则当初也不会被刘义之两千兵就吓得献城而降了。高义现在统领的这一千五百人,个个都是精壮汉子,又经历过严格的训练,那些河内兵的战斗力自是不能与之同日而语。

一样对高义被提拔为军主而感慨的,还有张望。他投到刘义之麾下的时候不过一两百兵马,裁汰之后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所以也无法单独领兵。如今他也能带一幢兵马,而且高义能得到提拔,说明刘义之对这些降将并没有芥蒂,他日他张望一样可以独领一支兵马。

张望下去领兵,刘义之身边就缺少了参军,所以他把刘固手下的一个队长庄故提拔为参军,负责招募和训练新兵。为了拉拢荥阳豪族,刘义之又从荥阳豪族中选调了两名贤者,为行参军。

忙完了正规军的事,刘义之留下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九章 高义拜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