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唐韬略>第260章 心态崩了又好了

李义甫满脸愁容,不知自己下一步该怎么打算了,似乎感觉世界已经走到了尽头,一切希望之火全都破灭了。

李义甫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一时找不到办法,而显得有些着急,甚至焦虑。

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响。因为只有丁瑜洲、王德俭和李义甫三人,这时候三人均保持着沉默。

丁瑜洲仔细地看着王德俭和李义甫,对照着史书当中的记载,觉得接下来的事情肯定会发生如史书当中记载的那样。

只能是王德俭为李义甫出一个万全之策。

丁瑜洲就身在其中,体验着事情的发展和变化,他全程都看在眼里,事情就在他的眼前进行了直播,可是他有点着急转机还一直没有出现。

号称“智囊”的王德俭,这个时候漠然地站在那里眼睛望着外面,似乎是在想着办法为李义甫筹谋着,也或许是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只是单纯地要值班,而陪同一起在那里。

丁瑜洲猜测着王德俭的心态。

丁瑜洲发觉刚才他起草诏书的时候,明明就发现有李义甫的名字,却也不派人通知李义甫,说明二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如史书中所记载的那么亲厚。

丁瑜洲想到这里,才猛然地惊觉,此时的王德俭显然并未对李义甫支招出策,还有可能在心底深处巴不得李义甫远离朝廷中央,这样他就少了一个竞争的对手。

毕竟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有时候看似热情洋溢,而实际上却是勾心斗角,暗中陷害。

气氛显得宁静,宁静中带着着急。

李义甫的呼吸声都显得有些急促了,继续踱着步子,却始终也想不出办法,因为他们知道皇帝召见完吐蕃使者之后,还要举行招待宴会,随后就会退居后宫,不在到前朝来,这样一来他们就完全没有机会去面见皇帝了。

李义甫这样想着,心态濒临崩溃的边缘。

王德俭一直沉默,似乎有着自己更深的顾虑。

屋子里的人各怀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想法,丁瑜洲焦急,觉得不能让事情就这样陷入了僵持,应该发挥他在这里的积极作用了,要不然恐怕难以渡过这一关。

因为这一关直接影响着武媚娘未来的发展,更影响着皇帝李治的权力分配,看似是一件小事,而实际上这件事将成为影响大唐国运的一件大事。

作为喜欢历史如本人的丁瑜洲,他绝不容许历史发生任何的偏离,他必须让历史的轨迹沿着原有的既定的轨道去慢慢地延伸。

丁瑜洲意识到这些,决定到了他该出手的时候了。

于是,丁瑜洲缓缓地说道:

“李义甫,你莫着急,我们坐下来商谈才是,反正现在着急也没用,着急更是想不出法子来,坐下好好筹谋一番。”

丁瑜洲招呼着李义甫和王德俭分别坐到了他们各自的办公桌前,盘腿席地而坐,三人各自对视一眼。

丁瑜洲知道王德俭素来足智多谋,更是脑子里装着许多的计策和办法,当然他也知道李义甫最终的这个措施会如何进行,但是他觉得不到万不得已之时,这个方法而不应该由他提出来。

丁瑜洲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还是将矛头和焦点指向了王德俭,对着王德俭恭维地说道:

“王德俭大哥,你比我们都大,你素来是足智多谋,脑子灵活,办法最多,你为李义甫出个主意吧,毕竟同朝共事一场。”

丁瑜洲说完,将目光投向李义甫。

李义甫接过丁瑜洲的目光,很快明白了丁瑜洲的意思,忙向王德俭求助道:

“王德俭大哥,如果你能帮我出一个主意,在下真的感激不尽。在下倘若能够成功渡过此劫,日后定当涌泉相报。”

王德俭抬眸看了看丁瑜洲和李义甫,手指则在书案上咚咚地敲着,脖子上的瘤子晃动着,犀利的目光直盯着地上的地砖,没有在说话。

气氛就这样再度陷入了寂寞和安静之中,大约过了有一分钟的时间。

这段时间,丁瑜洲测算得极准,他知道王德俭听了他的建议,也听到了李义甫的祈求,肯定会出马相帮,所以他们都保持着沉默,让王德俭想出那个丁瑜洲其实早已经就知晓的办法。

王德俭这时缓缓地抬起了眸子,眼睛里似乎发着光,泛着兴奋的神采,对李义甫说道:

“好吧,既然皇帝陛下没空,那皇上唯一的空闲时间唯一能够接受你求见的时间,就只有在晚上就寝之前,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个时间差,在准确的时间向皇上诉说你的事,或许能有转机。”

李义甫听了,不是特别明白,忙追问道:“敢问王德俭大哥,那接下来我又该如何是好呢?我去贸然求见皇上,那我该以什么样的理由呢?”

王德俭听李义甫这样一问,顿时脸色变得暗淡下来,脸色一拉说道:

“看你这问题问的,刚才瑜洲兄弟已经向你提起这件事的关键了,你难道还不明白吗?听瑜洲兄弟的向皇上建议当前皇上最关心的那件事情呀。明白吗?”

丁瑜洲听到王德俭和李义甫的这番对话,心里喜滋滋的,历史书中的记载就这样发生了。

就这么三言两语,在他的推动下发生了,当然这事情的结果还需要静待晚间时分才能揭晓。

李义甫已然焦急透顶,完全没有了逻辑和想法,因为担心自己被贬到壁州那个蛮荒的地方去,他就没有了主意,没有了灵魂,更没有了思路,完全将丁瑜洲刚才向他


状态提示:第260章 心态崩了又好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