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唐韬略>第376章 大书法家的终结

面对这种情形,背地里许敬宗也是无可奈何的,被逼无奈而不得不答应与丁瑜洲合作,从旁协助他实施这一计划。

原来丁瑜洲在给李治和武媚娘的回信中是这样说的:

臣等为陛下筹谋时局,只是当前危局,恐一人之力难以应对,必须联合众人力量才能打压肃清元老大臣,臣等和许敬宗大人一同商量,可以从前几日韩瑗和来济为褚遂良求情一事着手,开启新一轮的清算运动。

此时的李治对丁瑜洲那是深信不疑,对于丁瑜洲的能力更是有目共睹,加之武媚娘从旁协助,煽风点火,所以李治很快就答应了丁瑜洲的这个提议,暗中授意让他着手准备这件事情。

虽然许敬宗不同意丁瑜洲这一冒险的举动,但是丁瑜洲已然将大事小情和其中利害关系对他讲明,更要命的是皇帝李治欣然允诺,对此还格外重视,所以许敬宗就算心中十万分不愿意,那也没法子了。

丁瑜洲要疯狂,许敬宗也必须跟着一块去疯狂了。

李治以皇帝的命令再度下达了命令,让许敬宗等人从从旁协助丁瑜洲共谋大事。

王命不可违,军令不可逆。

皇帝的诏书让许敬宗深感害怕和恐惧,但又无可奈何,加上女儿和女婿的性命安危,他又不得不顾,心中有苦说不出,便也只好答应下来,心不甘情不愿地从旁协助丁瑜洲,冷着脸与他一起共同谋划着如何清算元老大臣的整个过程和计划。

有了许敬宗等人的协助,丁瑜洲的计划进展格外顺利,他们首先从韩瑗和来济二人的所作所为开端,富有戏剧性地将褚遂良的被贬之地桂州进行了歪曲解释,以桂州之地是军事要地,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霸占桂州便可意图全国。

此言论一出,整个朝野顿时哗然。

皇帝李治最为忌讳谋反一事,最担心的便是臣子对他的不忠诚,所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无,加上李治本身就格外反感褚遂良,所以褚遂良面临再度被贬的恐怖事实。

不光褚遂良,李治将这满腔怒火也撒到了韩瑗和来济的身上,他二人因为给褚遂良情被贬到遥远的南方蛮荒之地。

那遥远的地方或许将是他们一生的归宿和终点,那遥远的地方是他们原来想都不愿意想,提都不愿意提及的地方,却不料竟然此生还会与自己挂上钩,产生了联系,这是被贬的褚遂良等人之前从未想过的。

除了上述几个人,已经淡出众人视野许久的柳奭也受到牵连,同样再度被贬,此人就是之前提过的王皇后的舅舅。

反正能被贬官的都被贬了,得罪过皇帝和皇后的大臣都被贬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

为首的这几个大臣在历史上被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下来,其他那些虾兵蟹同样遭受惩处,只是没有被记录罢了,受此事件影响的大臣有很多很多。

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李治最为担心世家大族们会牵连其中,以至于引起他们犯上作乱,当李治提及此事时,丁瑜洲早就已经为他筹谋好了对策和意见,李治只需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听从丁瑜洲意见一一实施所需环节和步骤即可。

为了确保世家大族们的势力不参与其中,丁瑜洲巧妙地想到了一招,制止住了世家大族前来派兵助阵。

丁瑜洲的这一招确实妙,就连许敬宗等人也对他连连竖起大拇指夸赞他,富有谋略。

丁瑜洲这法子其实说来也简单,但又是能够一招毙命,能够揽住人心,更能够稳定住局面。

李治按照丁瑜洲建议对全国发布了一道诏书,并态度诚恳地指出:

朕幼年登基,一些托孤大臣认为朕的年纪羸弱,不堪重负,年岁一久,心生不敬之意,想着从中渔利,筹谋自己荣华,而今朕已亲理朝政,所有一切皆该恢复正规,朕处理了一些大臣。但是名门望族是大唐的贵族,历来与皇室有着剪不断的亲戚关系,断断不能受此影响而破坏了以往良好和善之关系,故而还望众位贤臣良将与朕一心,拨乱反正。

李治所颁发的这道诏书,其实意思非常明显,就是向全国的名门望族们发出消息和声明,如果他们对皇帝的行动表示支持,那么他们这个家族就是稳稳当当太太平平的,如果他们参与其中,家势必要破人亡。

如此一道声明,立竿见影,效果明显,世家大族传承百年。其实骁勇善战的战斗力早就消耗殆尽,看似关系盘根错节,却实力已不似当年初建之时,就犹如《红楼梦》里所记载的四大家族一般,彼此虽然关系密切,联系众多,但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此时此刻已经是一副空架子罢了。

对这道诏书,世家大族们全都认怂了,不愿意见到战争兵器,更不愿意见到自己的家族受到牵连,反而乐得见到皇帝颁下这道诏书,凭此能够保障他们一时的安全,便是他们的追求,其他人其他事都可以舍弃。

有时候,直言直语明说是一件好事,对于大家推心置腹那更是一件事情,可以让彼此都明白彼此的心思,进而可以化解许多的不理解。

丁瑜洲这招确实很有效果,李治也深感满意,他们继续着他们的打压和清算计划,在这条道路上少了世家大族的威胁。

如此一来,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极为顺顺当当,一帆风顺,顺风顺水,并没有受到其他阻碍。

丁瑜洲如此再度获得了李治的青睐和武媚娘的赏识,他们看到了得丁瑜洲这个得利干将,是多么忠


状态提示:第376章 大书法家的终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