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新唐朝王爷>第80章 对面女孩看过来

在杜家庄对岸的庄子里。

“小姐小姐。”丫鬟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

“你这个小尼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做事总是这么火急火燎的,天塌啦?”小姐正在对着铜镜打扮着自己,被丫鬟这么一惊一乍,吓得手里的铜镜差点掉地上。

“小姐,河对岸终于有消息了。”丫鬟一脸无辜的样子,心里在想:小姐你不是每天吩咐我到河边去打探消息说对岸一有消息就过来跟你说的吗,现在又说奴婢了,看小姐你一天都问奴婢几回,只怕小姐你心里比奴婢还着急呢。

“今天是第几天了?”小姐放下铜镜转头问道。

“十二天了今天。”丫鬟回答。

“走,看看去,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直接把树皮放在河里一连十二天就不管了。”主人带着护卫向河的对岸走去。

而对岸的杜家庄,杜言正在指挥着家仆把河里去了皮的树皮捞上来。

“嗯……差不多了,都捞上来。”杜言捏了捏刚刚打捞上来的一捆捆的树皮说道。

“是,公子。”大家手忙脚乱地把一捆捆树皮捞上了岸。

“快点,都放到这个池子里面,然后把石灰粉都洒进去。”杜言吩咐着下人把一袋袋的石灰粉洒到用青砖砌起来芝两米长三米的池子里面。

由于是试验阶段,也不知道水跟石灰粉的配比,只能乱放。

“再放两袋。”杜言感觉还是不够。

“你们,穿上皮裤下去踩着,两刻钟然后上来换他们。”

浸泡过后的树皮要放到池子里用石灰粉一起进行踩踏,让石灰粉与树皮充分地溶合,然后放到锅里进行蒸煮。

树皮在火力跟石灰的共同作用下,有机物缓慢溶解,植物纤维显现出来。植物纤维的多少与长度直接影响后面造纸的质量。一次蒸煮大约6-8天左右。过程要不断地搅拌。

这个过程叫蒸煮。

这是造纸继去皮后的第二道工序。

这是杜言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去贵州旅游的时候在一个偏僻的山寨里亲眼目睹过古法造纸的整个过程。

七天后,经过蒸煮的树皮再一次捞出再一次放到河里,在七天左右的浸泡过程中,使树皮漂洗发酵。

“公子,这么多天了,今天应该出纸了吧?”林叔在一边看着大家把一捆捆煮成淡白色的树皮问道。

“这才哪到哪,差远呢。”杜言接着说道:“这个只是第三道工序而已,后面还有三道工序呢。”

“这蒸煮时间越长,浸泡漂洗的次数越多,出来的纸张质量越好,在反复的蒸煮、漂洗后,树皮的颜色开始慢慢变成了白色。”

杜言要的是又白又柔软的餐巾纸,所有蒸煮的次数比之前在蹾山寨里师傅说的多了两次。

“那要多蒸煮见次,反正这里有的是木柴,这些小子们也是闲着无聊。”林叔说完,指着自家儿子怒道:“石头,你小子给我快点,别偷懒!”

在树皮放在河里浸泡整整八天后,再一次进行蒸煮,反复来回了六七次。

直到树皮的颜色让杜言满意。

“嗯,现在这个的颜色差不多了。”杜言又让大家把已经变成白色的树皮拿到旁边用水车做成的自动冲压机上进行捶打。

浸泡好的树皮要经过反复捶打使其变成纸浆。在几千上万次的捶打后,树皮中的纤维被挤压、拉伸、撕裂,然后重新组合才能形成合格的纸浆。

这个过程叫捶打,是造纸的第四道工序。

而现在的杜家庄的河边上也竖起了六七座水车,水车正源源不断地把河里的水经过用竹子做成的水管输送到田里。

每天庄子里的小孩都来到河的岸边看着这些庞然大物正在叽叽呀呀地转着,然后寻着水管跑了起来,来到田里看着水从竹筒里面流了出来。

有时还看到一些小鱼从里面跳了出来。

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工坊里面壮年们“嘿哟嘿哟”的号子声汇成一片。

时不时地从临时架起来的工棚里面传来一些新鲜的歌声。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儿转哪

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

……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正把桩来踩

心里呀跟着那个东风转哪


状态提示:第80章 对面女孩看过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