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1255再铸鼎>第573章 大哉乾元 下 (2/4)
口气。

“停了?为什么?不过总算是——”他看到对面阵中旗帜大动,一下子意识到了有状况,“等等,不好!”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敌阵中突然又传来了一声炮响,然后以此炮为讯号,其余大炮也再次轰鸣起来。不过这次打出的就不是实心弹了,而是成片成片的霰弹!无数铅子从炮口中喷涌而出,袭向对此一无所知的海都骑兵们!

伤亡瞬间在人马群中大量产生,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几乎就在炮声结束的同时,对面忽必烈军的中军指挥营中即刻响起了进军鼓声。早已待命多时的骑兵们瞬间从阵后冲了出来,士气高昂地冲向了已经肝胆俱裂的海都骑兵们!

这些来自东方的骑兵既有传统的蒙古铁骑,也有新兴的汉家骑兵。到了这个时候,一方养精蓄锐多时,阵型齐整、配合有度,另一方则指挥混乱、阵容不整、士气低落,有什么结果还用说吗?忽必烈军的重骑兵们蛮横地冲破了海都军的阵线,随后轻骑兵跟上,对零散的海都军展开了追杀。

一个照面,胜负已分,更多的海都军开始了溃散。

海都脸色唰一下白了下来,这可怎么办?他又忍不住转口看向了身后的大营,这可是他好不容易一路从西边的河中地区赶过来的,里面牛羊成群、物资无数,还有些好驱使的民夫,难道要就这么沦陷在这里了?

“留得母羊在,不怕没羊羔!”他的亲卫们一下子围到了他身边,劝说起来。

海都最后看了一眼东方的别失八里城,恨恨地说道:“这么一退,还不知道哪年才能回来……算了,先走吧!”

于是,退军的号声响起,海都率领自己的亲军,头也不回地逃离了刚搭起来还没多久的大营。

在他身后,轻松赢下了这一战的汉军步兵们高声欢呼起来,这种欢呼进一步摧垮了战斗中的海都参军的意志,不少人逃亡不迭,就这么投降了。

在更后方,在别失八里城头观战的阿里不哥差点颓唐地跌了下来。被手下扶住之后,他面无血色地说道:“罢了,罢了,我这就向忽必烈请降吧。我自己的命就这样了,希望他能看在血脉相连的份上,饶了他的侄子们吧。”

……

1269年,9月11日,明历史上的地位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自秦以来,此地是多个伟大文明的首都,可谓帝国心脏,人文荟萃。但也正是因此,使得这片地域汇聚了远超承载力的人口,生态环境被破坏,青山不再,绿水变浊,农业产出逐年下降,最终再也无法承担一国之都的职责,文明的重心向东向南转移。

金元之交,关中地区是金朝抵抗蒙古入侵的最后防线之一,双方在这里进行了多场大战,杀得血流成河,最后伴随着金朝的灭亡,这里也彻底残破不堪了。

但讽刺的是,正是因为战争带来的毁灭,使得关中人口骤减,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后,环境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山野间再度出现了绿意,农业条件也改善了不少。这也算是涅槃了吧。

而从两年前开始,这片已经涅槃重生的古老土地再次热闹了起来,到了今天,更是达到了又一个高峰。

“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

……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底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事从因革,道协天人。於戏!称义而名,固匪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负于投艰。嘉与敷天,共隆大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长安宫城太极殿中,忽必烈志得意满地看着殿下匍匐在地山呼万岁的蒙汉群臣们,一股豪情壮志油然而生。

别失八里大捷之后,阿里不哥自缚归降,终于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兄弟大战画上了句号,同时也使得忽必烈的威望再次达到了鼎盛。在这风头正盛之时,以刘秉忠、姚枢、史天泽、张柔为首的文武汉臣再次上表劝进,劝说忽必烈正式改纳汉法、建立王朝。

而忽必烈本人也正有此意,于是在三辞三让之后,大元王朝就这么正式成立了!

元朝的正式成立,不但比历史提前了两年,格局也大有不同。

由于面临海上的威胁,所以龙盘虎踞的燕京并未被选为新的大都,原先负责营建大都的刘秉忠被转派,新的首都也设置在了长安。

为了彰显大元朝的气魄,忽必烈共设置了中都长安、上都开平、北都和林、西都金满(别失八里的唐时旧名)、南都南阳(将申州和周边州县合并而成)五个都城,疆域广大,在现在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了。燕京并未设置成都城,但仍派了亲王驻守,作为重镇来经营。

不过,这个至元六年版元朝和历史上的至元八年版元朝的权力架构大不相同,不再是一个严格的中央集权式的王朝,而是一堆大小蒙汉领主的聚合体。平坦而广阔的华北平原上,居然大部分土地都被世侯们占据管理,朝廷直属的地方少得可怜。这是因为忽必烈能当这个皇帝,主要是靠下面的支持而不是自家的实力,倒有些像东晋或晚唐的局面。

对于这个局面,忽必烈自然是不满的,之前在对付阿里不哥腾不出手来,现在就可以好好谋划一下集权的事宜了。不过,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之前他没法用税赋募兵,为了让世侯们出兵出粮支持他西征,不得不把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


状态提示:第573章 大哉乾元 下 (2/4)--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