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1255再铸鼎>第615章 共克时坚 四 自卫反击
式中型野战长管榴弹炮,一门应用了全套最新科技的后装线膛炮!

去年,四野凭借后膛化的真·陨星枪在辽东大胜后,东海军的有识军官中迅速分化出了“火炮无用”和“火炮革新”两派。

前者认为后装线膛枪具有巨大的优势,足可替代火炮的作用,因此应该在野战部队中剥离火炮以获得更好的机动性,凭借步兵火力取胜,而火炮只需要在攻坚时才抬出来。

后者则认为火炮的劣势只是前装滑膛炮的劣势,在这种时候,应该发展更先进的火炮,而新火炮也必然会像新火枪一样,带来战略战术的革新。

前者有着四野的战例作为例证,而后者自然也得拿出例子来说话才成。于是趁着这次“自卫反击战”的机会,炮兵系统便把仍然处于试验阶段的15式拖了出来试用,如果能打出一个辉煌战果来,革新派就扬眉吐气了。

炮兵系统出身的陆秀夫自然支持后者。实际上他现在升到了中校,已经不是落日营的营长,而是三野的教务长了,今天出现在炮兵阵地,就是特意为了观察新型火炮的实战效果。

在此之前,炮手们早已对着元军那边的同行反复观瞄,调整好了射击诸元。在炮击命令下达之后,炮手们摩拳擦掌,呼啦一下拉响了拉火索——试15式并非用旧式的拉火索点火,而是用击针击打药筒上的底火击发,拉绳实际上只是用绳子去拉动扳机,这是为了安全——然后炮身猛地一下子后坐了好长一段距离,将,20倍径,长度与龙吟炮相当,炮管算上闭锁机构重400kg,再加上炮车、工具和两发近战自卫霰弹,全重正好一吨整——实际上不是“正好”,而是军方特意要求的结果。经过多年的实战和演习检验,他们认为这个重量作为主战火炮的规格是比较合适的。马种改良后,四马或六马联驾在野外地形中可以比较顺畅地拖动这级别重量的炮车,同时,人力也可以在短距离内推动以调整射界,超出这个标准机动起来就比较困难了。但也没有必要进一步减重,因为就算减个二三百公斤,该过不去的地方还是过不去,人力能多拖动几米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把这块重量补回去用于提升射程呢。

在这个一吨全重的限制下,设计师们选择了88这个看上去很正义又很吉利的口径。这个口径对应的长条形炮弹在使用黑火药的前提下能提供足够的威力,但却不过分沉重,弹头加上发射药装在黄铜药筒里总重不会超过10kg,经过锻炼的装填手可以轻松地抬起来进行搬运并等待装填,既不浪费臂力也不容易疲劳,可以取得最佳的火力投射效率,算是最,口径越大威力越大制造也就越难,但特定场合下也未必如此。线膛炮发射的是长条形弹头而非圆球弹,弹重与口径并不严格相关,同样7kg的弹头,你可以做得更加细长,也可以做得短粗一些。而后者对应的火炮口径和横截面积更大,只需要较低的膛压就可以产生同样的推动力,相应的可以减少壁厚,对闭锁机构的要求也更低,制造起来相比较小口径的炮反而更容易。只是较大的横截面积会增大风阻、减少射程,但如果只是几公里射程的话影响也不大,权衡之下还是更合适些。

现今这型先进火炮首次投入实战,在闭锁机构内部的击针击打了药筒底火之后,筒内的大颗粒黑火药爆燃起来,产生巨量的气体快速膨胀,推动弹头向前运动,弹头上的铜弹带嵌入了炮管内的膛线之中,使得弹头在前进的同时旋转起来。而当这枚弹头获得了400的初速度,从炮膛中脱壳而出的时候,便一边旋转,一边稳定地向15公里外的元军炮阵飞去。

虽然是初次射击,但是由于之前反复确认了射击参数,再加上线膛炮本身的高准确度,使得这六枚炮弹整齐地划着曲线飞跃战场,然后在元军炮阵头顶上接二连三爆炸了开来!

每枚榴霰弹内含200枚小型铅弹,这六枚就是1200枚,当这么多子弹在炮阵上空散布的时候,不但近十门火炮当场哑火,就连后面的步兵也被波及了不少。他们对这种从天而降的打击毫无预料,要不是更后面还有蒙古大兵在督战,估计当场就溃散了。

“好!”陆秀夫用望远镜观察到了战果,立刻叫好起来,“这样准而猛的打击,龙吟炮可打不出来!现在,是后膛炮的时代了!”

呃,不过当他放下望远镜,看向刚发过威的一连炮阵的时候,他又不禁皱起了眉头——太慢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后膛装填的试15式的射速居然比前膛的龙吟炮还要慢!

倒不是因为装填慢,而是因为它复位慢。开炮之后,六门试15式足足后坐了三四米的距离,炮手们需要费力地将它退回去,并且重新测量调整水平和射角,饶是他们训练有素,也差不多折腾了半分钟。相比之下,装填本身实在是方便得很,后膛是横楔式闭锁的,只要扳开闭锁块,往外一拉,药筒就拉了出来,然后再把下一发整装弹塞进去闭锁就行了,几人合作也就不到几秒钟的功夫。但是,简单的装填省下的时间都被复位过程所吞噬了,使得整体射速比龙吟炮还低,不得不说实在是遗憾。

陆秀夫摇了摇头:“太慢了,这个不解决不行啊。算了,让二三连也开火吧。”

片刻之后,两侧就响起了炮声,十二枚更粗却也更短更轻的100榴霰弹向西南飞去。有了之前88炮弹的准狠稳作对比,这12枚炮弹看上去就随意


状态提示:第615章 共克时坚 四 自卫反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