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妙谨浅浅一笑,问:“冯公公,这事儿你又是背着皇上做的吧?”/p
“是的。”冯保点头,倒是坦诚,“万岁爷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太仁慈。既然不想将张四维扒出来,那以什么理由拿下熊清?奴婢只好出此下策。”/p
“首先感谢冯公公信任我。但冯公公告诉我,是怕皇上怪罪,所以找我与你分担风险吧?”郑妙谨直言不讳地道。/p
“娘娘,奴婢内心不是这样想的,万岁爷要怪罪就怪罪奴婢一个人好了,岂敢让淑嫔娘娘与奴婢分担风险?奴婢来只想问问,这样做是否可行。”/p
“冯公公做都已经做了,难道还能收回来吗?”郑妙谨依然微笑着。/p
“如果淑嫔娘娘觉得很不妥,奴婢立即派人把张大寿追回来便是。”/p
“还是算了吧。”/p
“如此说来淑嫔娘娘也同意这么做?”/p
郑妙谨幽幽叹了口气:“冯公公也该清楚,我们都是后宫中人,本来是没有权利干预那些朝中事务的。”/p
“奴婢当然清楚,奴婢只想为万岁爷分忧,此情天地可鉴。”/p
“这个你不用解释我也知道。”/p
“多谢娘娘理解奴婢。”/p
“来就是为了这一件事儿,对吧?”/p
“嗯。”冯保点了点头。/p
“好,我知道了。”/p
“那奴婢不打扰娘娘休息,奴婢先行告退。”冯保就此离去。/p
朱翊镠随后出来。/p
郑妙谨摊手,无奈地笑了笑说,“看来在冯公公心目中,我比你狠多了,这种事儿就该由我出手。”/p
朱翊镠摇头叹气有点无语。/p
“算了吧,也不要怪冯公公,他是为你好,你就当没听见呗。你是皇帝,其实说心里话,有时候还真得需要像冯公公那样的人。你说呢?”/p
“哎!”朱翊镠只能叹了一口气。这终究还是一个“人情”社会啊!可谁让他怕连累张四维抱有仁慈之念?不然大可将熊清抓起来交给三法司。/p
……/p
张佳胤第一时间收到了朱翊镠的密信,不是密旨,算是私信吧,因为朱翊镠并没有下旨说要怎样,只问熊清配不配合,有没有妨碍他的工作。/p
张佳胤也没有急着回复朱翊镠,想先找熊清坐下来谈谈。/p
派人去请时,却回复说熊清去了真觉禅寺,此刻并不在廨房。/p
张佳胤也没在意,熊清不在,那就稍后再说,反正此事眼下貌似不急,不过他在揣摩朱翊镠的心思。/p
熊清私赠房产地产贿赂权门——原来他非常纠结,到底要不要揭发出来。/p
因为这背后牵涉到张四维,怎么说人家也是致仕的大学士。/p
可这件事既然查出来了,他又不敢隐瞒,所以才选择以密疏的形式。/p
他也遵守了自己的承诺,“吃空饷”的事并没有告诉朱翊镠。这件事他会以他自己的方式处理。/p
朱翊镠来这封密信,虽然是尊重他与他商量,但实际上,他感觉等于是又将问题抛回来了。/p
由此可见,这件事的确有些棘手。/p
熊清到底去还是留,他需要掂量掂量,需要看熊清的态度与表现。/p
……/p
却说熊清从顺天会馆回来,感觉心神不宁,整个人都有点恍惚了。/p
晚上睡觉也是寝不安枕。/p
第二天起床头疼似裂,像随时要炸开了似的。/p
沐浴,吃了两口点心当作早餐,强打精神,正要去衙门,见董师爷色急匆匆地跑来禀道:/p
“东翁,司礼监秉笔张大寿公公,从京城到了保定。”/p
“作甚?”/p
“说是内廷司经局翻刻了一百套《大藏经》,要赠予天下巨寺名刹,咱保定真觉禅寺有幸获得一套。”/p
“那可是好事儿啊!天下谁不知道慈圣太后娘娘笃信佛宗?”/p
“是啊,所以张大公公邀请东翁大人代表保定府前往真觉禅寺,商议接下来的仪式该如何进行。”/p
“应该的,应该的,现在就要去吗?”/p
“是的。”董师爷点头。/p
“那,咱们直接去就行了。”/p
“好的。”/p
真觉禅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因其主体建筑“大慈阁”而闻名于世,被世人美誉为“市阁凌霄”。据载,建于金朝(1227年),为元代蔡国公张柔所建。/p
熊清带着董师爷激动地去了。/p
……/p
张大寿正在大慈阁厢房里等候。/p
以他司礼监秉笔的身份,肯定不用担心熊清不来,他担心的是如何完成冯保交给他的特殊任务。/p
熊清与董师爷两人到了。/p
“张大公公好。”/p
“熊知府好,幸会幸会!”/p
“久仰久仰!”/p
简单寒暄两句,张大寿便招呼熊清坐下,董师爷则在熊清旁边站着。/p
“听说张大公公这次来保定,是要赠予《大藏经》,不知是以什么名义?是以内廷的名义赠予,还是以慈圣太后娘娘的名义颁赠呢?”/p
“哦,《大藏经》是由当今圣母慈圣太后娘娘捐资的。”/p
“那就是颁赠了?”熊清大喜,继而感慨地道,“哎,张大公公想必也知道,保定府这阵子是多事之秋,每天我都焦头烂额感觉恍恍惚惚,终于迎来一件让人欢喜的事儿。都说慈圣太后娘娘是观世音再世,果然能给人带来好运。”/p
“是啊!”张大寿笑了笑说,“给保定府是一定能够带来好运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