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不负大明不负卿>第1466章 山东三王一公

山东兖州是鲁王的封地。

第六代鲁王朱颐坦很有孝行,乐善好施,赈济贫民,愿资助贫困宗族,曾多次被皇帝赐玺书嘉劳。

当他接到需要捐赠的旨意时,毫不犹豫拿出五万两银资助辽东军演,还问当地衙门五万两少不少?

以他的意思还可以多捐一点。

但传信儿的官员告诉他不必了,毕竟皇上才捐赠十万两,辽东总兵官李成梁是五万,再多就不好了。

反正朱颐坦很痛快,让他捐赠多少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倒不是说他比山东另外几位藩王更有钱,性格使然。

……

德王的藩地在山东济南,起初是在德州,因德州地方贫瘠,后改济南,建德王府于济南城内。

第四代德王朱翊錧接到需要捐赠以资助辽东军演的旨意时,起初如同衍圣公孔尚贤一样,捐呗。

至于捐赠多少必须由他说了算。

当时给他传信儿的是济南知府,旁敲侧击一顿提醒,告诉他需要捐赠五万两,这样才合皇上的心意。

朱翊錧当即不干了,凭什么?比衍圣公的反应还要强烈。

反正不想捐赠那么多时,怎么着都能找到一大堆的理由。

济南知府好说歹说,将各种厉害关系以及各种好处都摆了出来。

最后朱翊錧心疼地掏了三万两,他觉得这已经是他的极限。

再想让他多掏一点不可能了。

济南知府没辙,三万就三万呗,人家不掏怎么办?

不过朱翊錧总算掏了三万,不像衍圣公死活只肯掏一千两。

余下两万,由济南知府组织衙门里的官员以个人名义捐赠。

倒是没有误事。

……

衡王的封地在山东青州,同样是被朱翊镠点名的藩王。

第四代衡王朱载封接到旨意时,竟然玩起了消失,人跑了。

青州知府也不知衡王是咋想的,好在衡王嫡长子朱翊镬会来事儿,听说父王被皇上点名,那还能跑?一咬牙,代父亲做主,捐了五万两。

青州知府完成任务倒是高兴,可朱翊镬就惨了,他父亲回来后将他一顿臭骂,险些赶出了德王府。

但无论过程如何,衡王府也算是捐出五万两银子资助军演。

这样,被朱翊镠点名的四个人,即山东三王一公,除了鲁王朱颐坦心甘情愿地捐了五万两银子之外,其他几位都打了折扣,以衍圣公为最。

消息很快传到朱翊镠这里了。

兖州、济南、青州三位知府,包括曲阜县县令,都实事求作了汇报。

朱翊镠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再下达任何指示,只是记在心里。

反正军演的资金已经到位了。

……

既然被皇帝点名捐赠,山东的三王一公自然要打听比较一番。

虽然皇帝并没有明确指出,非得让他们几大家捐赠多少。

但实际上通过当地父母官儿给了他们提醒,标准就是五万两。

只是舍不舍得、愿不愿意的问题。

毕竟这是捐赠出去,没有回报,而且还是让他们怨恨的皇帝所倡导。

所以除了鲁王朱颐坦慷慨之外,其他都表示抗议,能逃避则逃避。

衍圣公府的大管家自送一千两银去衙门之后,就一直关心这个问题。

皇帝点名山东三王一公,他们孔府只捐赠一千,其他几家捐赠多少?

这不打听还好,一打听完了,心里直叫不妙,另外三位藩王。

鲁王实打实五万两。

衡王虽然一两银子都不想给,但有一个懂事的儿子,偷偷给了五万。

最不济的德王也掏了三万两,剩下两万由济南知府领头凑齐了。

这样,被皇帝点名的三王一公,合计只有孔家出钱出得最少。

而且只有区区一千两,人家最少也是三万,都不好意思往外说。

衍圣公却浑不在意似的,仿佛这件事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可把大管家急死了,将打听来的情况如实汇报给衍圣公。

“那三家都是藩王,皇室宗亲,咱不跟他们比。”衍圣公听完说道。

“老爷,可皇上特意点名四家,不就是将老爷放在与藩王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吗?这可是皇上看得起咱们。”

“不需要,衍圣公世世代代都是衍圣公,历朝历代,无论谁做皇帝都一样尊敬我们,我要他看得起作甚?”

“老爷,话也不能这么说吧?”大管家弱弱地辩道,“虽然衍圣公这一爵位代代相袭,但也得需要皇上册封才行,而且皇上有权废除。”

“是,皇帝是有权废除,可废除总得有废除的理由吧?难道因为不肯捐赠而废除爵位?再说也不是没有捐赠,只是没捐赠那么多,捐赠以自愿为原则,逼捐算怎么回事儿?”

“老爷,就怕皇上不追究此事,而在其他事情上做文章啊!”

“你的意思是,皇上记仇报复?”

“不知道,反正感觉不安,被皇上点名,放在与其他三家同等的位置上,可最后捐赠的数目却相差甚远。”

“那又能怎么滴?”衍圣公依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不以为然地道,“让世人评评,到底我做错了什么?”

“错倒谈不上有错,但这样外人会觉得老爷小气,不识趣,不关心朝局,甚至会以为老爷故意与皇上作对,这样老爷的名声恐怕……”

“衍圣公还怕没有名声吗?”

“老爷,说句不中听的,有好名声的只是`衍圣公`这个称号,而不是承袭衍圣公的每


状态提示:第1466章 山东三王一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