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要交给教授的论文,杨再新早就有构思,用一天时间便做出来。这种不需要发表的论文,自然要求上也不会太高。
他才从秘书岗位走出来,对于文字这一块,运用起来还是熟悉。
王仁怀和郑淑芬见杨再新先两天都不懂,然后噼里啪啦一天就做好了论文。郑淑芬抢着去看,看完一遍,立即说,“杨再新,我的论文也归你做了。”
“师姐,我这论文是在网上下载的,可别说出去。要吗,我给你下一篇。”杨再新笑嘻嘻地说。
“又骗人,这论文完全基于你们长坪县的情况写出来的,还骗我啊。做不做,一句话?”郑淑芬装着怒气冲天的样子,也明白,要另写一个与她情况对得上的论文,就必须熟悉她的情况才行。
虽然只有说,郑淑芬也不会真的要杨再新代她写,这事传出去,可不好听的。这一点,郑淑芬明白,不过,写好初稿,让杨再新帮忙润色,倒是没问题的。
“师弟,你帮我们俩润色润色,没问题吧。”王仁怀笑着说。
“没问题。”这种事,杨再新做过不少,之前在横折县,帮不少在学校的同事润色过论文。
那天刘泽海带来的茶叶,质量不错。估计也是其他人送给他,然后流落到杨再新手中。杨再新自己平时少有时间去品茶,便将两包茶,转手交给魏教授。
顺便也将自己的论文,让魏教授过一过目,修改一番。
不是要上杂志的论文,要求不会有多严格。只要是原创,有自己的特色和论点,而这些东西,优势基于地方上的工作,就是不错的论文。
对于长坪县、怀仁镇或两会上的经济建设思考,这段时间来,杨再新一直都在琢磨。而怀仁镇的产业环链理论,也将在长坪县等乡镇进行操作,这时候,作为论文写出来,杨再新也是有底气的。
魏教授之前听杨再新阐述过这个东西,也听章童俊谈论过这东西,现在出现在论文里,魏教授先初略地浏览之后,便对杨再新说,要他先将论文放在他这里,不急着要定下来。
来魏教授家主要是过来看看,之后回县里才好同老板提到魏教授,送茶叶和看论文都是其次。
没多聊,杨再新也不肯在魏家留饭。魏强今天不在家,杨再新在魏教授面前多少有些拘束。
回到宿舍,见郑淑芬果然将她的论文拿出来,要杨再新帮润色。杨再新也不推辞,郑淑芬虽说是负责县里的文教卫这一块工作,杨再新不算陌生。
之前跟在章童俊身边做秘书,县长的秘书自然对全县的工作心里有数才行。如此,对于县级的内地观众,心里倒是有很足够的基础。
同样对于王仁怀的经开区方面的工作,杨再新也不陌生,对论文进行润色,也勉强可做到。
对论文进行润色并不简单,甚至比写一篇新的还要难一些,关键是原稿的情况好坏。不过,郑淑芬和王仁怀的论文基本框架不需要做什么调整,杨再新花一个晚上的时间,基本搞定。
交给两人,郑淑芬和王仁怀看过后,都表示满意。虽说改动不大,但逻辑和凸显论点却比较明显了。
前几天刘泽海过来拜会,表示了意思,杨再新也在找机会回访。只是刘泽海本身就忙,也不容易找到机会,太刻意去回访,效果就大打折扣。
另外就是时间问题,回访的时间太急,显然不是诚心而是完成程序了。但拖久了也不行,杨再新得知上午十点学员要集中,便提前到刘泽海的宿舍去回访。
这也是一个程序问题,到宿舍时,刘泽海果然在。杨再新给刘泽海带的礼品,是新畦食品的新产品,是刺梨果的果饼。
这个作为特色产品,带着手边也很适合。刘泽海见杨再新带着东西来,说,“杨哥你还带动下,是不是太见外了。”
“班长,这些产品目前暂时无法上市销售,还处在研发阶段。主要还是用于宣传和广告,我带点过来,是请班长帮忙宣传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