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蕾蕾和宇宝的事情,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有些心事重重。
吃过午饭,周安和一家也没在老宅久留,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周安和去松江河店里看一下,韩彩英领着周甜甜回参场。
虽然有些日子没回来了,但是家里几乎没什么变化。
屋里外头依旧很干净,菜园子里的菜生长旺盛,花盆里的花也开的极好。
后院的鸡鸭悠闲的啄食,前院阴凉处趴着的大黄狗见到韩彩英母女回来,欢喜的直摇尾巴。
可以看得出,韩家人应该是每天都过来给打扫屋子烧火,喂鸡喂狗,很用心。
韩彩英进屋去,摸了摸炕上,还微微有些温度,应该是早晨烧火了,这时候天热,烧一灶柴禾能热很久。
家里处处妥帖,也不用韩彩英母女收拾什么,这多亏娘家人用心。
韩彩英转了一圈看看没啥要动手收拾的,只把三口的被褥抱出来,搭在外头的晾衣绳上晒着。
好些天没在家了,被褥放在炕琴里肯定潮,下午一点来钟太阳正毒着呢,放外面晒一晒正好。
“走吧,去你姥那边看看。”
晾上了被子,家里再就没什么事情了,韩彩英和周甜甜拎着她们刚才特意绕路到大商店买的一些东西,出了周家直奔韩家。
“呀,妹妹和甜甜回来了?你们娘俩行啊,这考个试一去好些天。
甜甜,考的咋样?啥时候能出成绩?”
刘氏抱着韩振林家的儿子韩卓廷,坐在院子里阴凉的地方,哄孩子睡觉呢,听见大门有动静,忙抬头看。
一见是韩彩英母女来了,便笑了起来。“爸、妈,是小妹和甜甜回来了。”
原本刘氏怀里昏昏欲睡的卓廷,被奶奶这一声给惊醒了,揉了揉眼睛,往大门口方向看去。
见到来了两个人,好像不认识,便往刘氏怀里拱了拱。
“呦,大嫂,这是振林家的卓廷么?啥时候送回来的?”
韩彩英走到近前,见到刘氏怀里的小娃,惊喜的问道。
“前几天振林领着孩子回来的,正好就是甜甜考试那几天。
振林过来出任务,正好把孩子顺路捎回来,乔羽最近提干了,也忙的要命。
俩人没时间看孩子,我这头还想孩子想的不行,所以就让他们把孩子送回来,我给哄着。”
刘氏说着,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小卓廷,“卓廷啊,这是你姑奶奶,那是你小姑姑,来,叫人啊。”
韩振林跟乔羽八六年春节的时候结的婚,去年正月乔羽生了儿子卓廷。
原本乔羽的母亲帮着哄卓廷,可前阵子乔羽父亲调到首都去了,乔羽的母亲也跟着一起,就没人帮乔羽哄孩子。
家里雇了个保姆不太用心,这边刘氏还想孩子,所以就让振林把卓廷送回来,她帮忙哄着,等卓廷四五岁以后能上幼儿园了再送回去。
小卓廷一周岁半了,如今已经能说一些词,什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饭饭这一类的都行。
小家伙窝在刘氏怀里,歪头看着眼前两个笑呵呵的人,许是韩彩英还有周甜甜对了他的眼,于是咧开小嘴儿朝着二人笑笑。
“姑奶奶,姑姑。”第一次发音,略有些不准确,但是旁人听着知道什么意思,这就不错了。
“哎,好孩子,可真是招人稀罕。
来,来,姑奶奶这里有好吃的饼干、桃酥,还有点心和罐头,走,进屋吃好吃的去。”
别管东西是给谁买的,一个小娃又吃不了多少,哄孩子高兴就是了。
小孩子嘛,见了吃的哪个不高兴?小卓廷也不例外啊。
一见姑奶奶手里那么多吃的,顿时口水直流,直接从奶奶怀里钻出来,朝着周甜甜伸出小胳膊,“姑姑抱抱。”
家里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都特别喜欢周甜甜,特爱粘她。
这个小卓廷也不例外,第一回见面,就让周甜甜抱了。
小卓廷长的白白胖胖很好看,周甜甜见了很喜欢,于是弯腰双手一捞,就把小卓廷给抱了起来。
“呦,好沉啊,小家伙一看就养的挺好,这么壮实。”
这小子挺胖,估计得有二十七八斤沉,一周岁半的孩子来说,算是个小胖墩儿了。
由此可见,刘氏喂养孩子满用心,要不然这娃冷不丁被送回来,还不得闹腾着瘦了啊?
就这样,周甜甜抱着卓廷,韩彩英拎着两大兜子东西,刘氏跟在后面,众人进了韩家东屋。
东屋里,本来躺在炕上睡午觉的韩家老两口听见外面动静醒了,正穿鞋要出来呢。
“爸、妈,你们快在炕上坐着吧,别下来了,我们也不是外人。”
韩彩英进屋就笑了,把东西往炕上一放,挨着韩老太太身边坐下。
“姥、姥爷,我考完试回来了。”周甜甜也抱着小卓廷坐下,笑呵呵的跟韩家老两口说话。
韩家跟参场签的五年看参合同,在八七年秋天的时候正式终止,参场在槽子河的参园也彻底拔营。
五年时间,韩家看参挣了十几万块钱,还在山上攒下了几十丈的柴禾以及好多木材。
往山下搬家的时候,韩立伟的大汽车足足装了七八趟才都拉回来,可以说是收获极其丰厚了。
韩老爷子已经七十多岁,精神和体力大不如前。
自打下山后也就不干什么了,不过是收拾收拾菜园,侍弄点儿菜什么的,安心养老。
他是参场正式职工,有退休金的,更别提家里还攒下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