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无早在从商和镇回长川府的时候, 就曾说过苒苒眼瞳中有细碎的暗金色小点。

当时,苏苒之还以为这是按照某种特殊的阵法来排,询问过秦无能否看出其中玄妙。

但因为天道限制, 秦无并不能记下其布局。

苏苒之也没强求, 因为她自己对着镜子的时候, 同样看不出来金点的位置。

哪想到……

金线的作用,居然是做笔头的。

夜色下,苏苒之坐在一处距离此处人家较远的地方, 下意识的闭目、悬腕,用标准的执笔姿势拿住笔杆。

长寿村并没下雨,月光如瀑一般泼下, 把这座远离喧嚣的山打造的像一片仙境。

不同于钝剑的包容、温和。

苏苒之捏起笔杆时,笔杆甚至激动的颤抖,给苏苒之传达一种喜悦、兴奋的物归原主的感觉。

其实, 从秦无的角度看去,笔杆一动都没动,其欣喜只传达给了苏苒之一人。

冥冥中的一切混乱、波折, 好像都从此时, 开始缓缓拨正。

一股磅礴的清气, 随着苏苒之正式捏起笔杆的动作,向周围扩散开来。

蝉鸣声都消停不少, 仿佛担心打扰到河边那位盘膝、闭目而坐的女子。

长寿村的百姓们则因为这清气, 睡得更香了。

良久, 苏苒之才重新睁开眼睛。

银色的月光下, 眼瞳中的九个暗金色小点很是明显。

秦无在她重新抬眸那一刻, 不禁想到大殿中那些垂眼看人间的神明。

但苏苒之眉眼间很快染上笑意, 这抹笑瞬间将她拉扯回人间, 周身多了红尘的烟火气。

苏苒之从石头上跳下,月光给石块镀了层银箔,同时也好像给苒苒的动作带了长长尾拖。

给秦无一种身处仙境的错觉。

苏苒之没注意这些,她几步走过去,坐在一直守着她的秦无身边。

将笔杆放在秦无手里,给他介绍自己的‘老朋友’。

“这个跟钝剑不一样,能一眼就看出来正反。不过,她又跟普通的笔筒不一样,没有挂绳,不过笔顶、笔管、笔斗还都是有的。”

秦无捏着这枚笔杆,感知不出其材质,不过入手手感非常不错。

后半夜,苏苒之将笔杆装进腰间的竹筒里,那里还有一张勾勒了一小半的山河图。

随后,她和秦无没有打扰此处村民,利用土遁术打算回客栈。

在此之前,苏苒之指尖凝聚功德,在长寿村周围绕了一圈。

将清气笼在此村之内,同时也隔绝外人的窥伺和觊觎。

虽然说有朝一日清气终究会烟消云散。长寿村的百姓在没了清气之后,会跟其他地方百姓一样体虚了就生病。

但那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到时长寿村还在不在也未曾可知。

-

一回生二回熟,这回土遁回客栈,秦无分出土行灵力速度都比之前要快了许多。

长寿村距离江安府有三五日的路程,没有土遁术的话,苏苒之和秦无骤然离开,定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绝对达不到现在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步。

洗澡后躺在床上,苏苒之完全没有睡意。

秦无顺手设置了一个隔音结界,同时有一下没一下帮她理着发丝,说:“苒苒当初钻研土遁术,可是为了赶路。”

苏苒之笑着说:“是啊,没想到居然在这里发挥了大作用。”

顿了顿,她翻了个身面对秦无,道:“还是多亏龟仙告诉我们江安府盛行的请‘替’,‘借’运事情。”

不然,她和秦无可能真的顺着河流,都到哪儿算哪儿。

就算是运气好来到了江安府,也不一定会久留,更是察觉不到这里天道规则的约束力薄弱了。

秦无颔首,心道,也多亏苒苒在淮明府凝成九根金线,悟出三昧真火。

不然恐怕察觉到秽气,也没办法完全烧除,并刺激天道规则不断完善。

他轻轻拍着苒苒的背,想,是苒苒先帮助两位对弈老者救下被程姑娘用来‘替命’的庄浦和,才有了被城隍爷郑重的介绍给河伯一事;

也正是因此,河伯才会相信苒苒的‘提点’,在开渔节这天‘显灵’,让百姓们去河伯庙里面放花灯祭拜。

后来河伯化龙,苒苒金线数量达到极数‘九’,三昧真火凝成。

缺一环都不可。

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天下正气大盛、国泰民安之时,不管是对百姓,还是对修行者,都是极好的。

-

与此同时,春南书院的所有高阶修士,一个都没睡着。

他们几乎眼睁睁看着书院的生机在渐渐向外扩散。

德高望重的教谕们都围坐在山长身边,满脸凝重,不知发生了何事。

山长作为接近半仙的修士,一直在闭目掐算。

但他算出来的只有一片空白,未来是空白的,过去也同样。

他缓缓睁开眼睛,整个人像是老了十岁。

“我……算不出。”

山长已经活了很久,他和此处大部分教谕的年岁比大安国还要长。

可以说,在没有江安府的时候,春南书院就屹立于此了。

不过,那时候还不叫书院,叫/春南门。

“我初到之时,战火纷飞,城内饿殍遍地,只有春南山四季常青,散发着浓郁生机。”

山长说,“那会儿我就带你们定居在此,不沾染世间因果。”

毕竟战乱时,他们都看不出谁才是最后赢家。

若是贸然帮助某一方,最后这一方却没


状态提示:第 132 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