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科幻未来>乱世栋梁>第七十九章 教训

午后,邺城,皇宫,李笠拿着刚收到的战报,向儿子讲解战报中一笔带过的战斗细节。

“幽州刺史独孤永业,在博野附近兵败投降,结果是这么个结果,但想要获得如此结果,王总督可是费了一番心思。”

李笠和儿子蹲在地上,他用树枝为笔,在泥地里画起战术示意图。

“简而言之,王总督用的是疑兵之计,明显针对独孤永业这种谨慎带兵风格的对手...”

李时闻言好奇:“王总督是如何确定对手的用兵风格?莫非有知情人随军?”

“不,更多的是根据其履历来判断。”李笠细细分析起来。

独孤永业,之前镇守洛阳,长期和周军周旋,这样的履历说明,独孤永业的用兵风格偏向于“稳”,十分谨慎,不怎么冒进。

毕竟齐国当年在洛阳地区的战略就是“守”,求的是稳。

现在,独孤永业率军南下,因为河北局势对齐军十分不利,他麾下幽州骑兵作为最有战斗力的野战主力,轻易不能冒险。

一旦幽州骑兵被歼灭,意味着齐国在河北地区就没有多少像样的野战主力,无法掣肘楚军。

李笠分析,行军总督王琳就是根据对方的处境,以及平日里用兵的风格,判断独孤永业不会轻易决战,而且警惕性很高。

警惕性高,容易想太多,容易因为风吹草动而多疑。

于是,王琳便用疑兵之计耍得对方团团转。

凌晨时分,以大量骑兵从博野附近经过,以便让齐军斥候发现,误导独孤永业以为这是诱使齐军去追。

独孤永业慎重,极大概率反其道行之,南下去信都,事实上也是如此。

幽州骑兵到了滹沱水后,发现上游有临时修筑的蓄水堰坝,独孤永业必然怀疑南岸有伏兵。

不想决战,于是掉头回博野。

然而,王琳是用“空坝计”来对付独孤永业,滹沱水南岸,并无伏兵。

另一个行军总督梁淼,麾下大军就在冀州地区,其兵马虽然配合王琳作战,但并不在滹沱水南岸设伏,而是远远候着。

回师博野的幽州军,发现博野已经被楚军攻下,便打算避战、绕路。

王琳算准对方必然停在一条小河附近休息,喂马、饮马,以便接下来进行长途转移,于是在小河上游投毒。

将一种特制的药剂倾倒入河中,使得幽州军的马匹全都拉肚子。

这种药剂,来自某种草药,曾经被人用来暗算赛马,以操纵比赛结果,案子破了以后,此药配方,被有司记录下来。

大批量制作,用于特殊用途,作战时有奇效。

“奇效”导致幽州军没了马,骑兵变步兵,又被王琳、梁淼的兵马南北夹击,逃不了,只能投降。

于是,河北境内最强的一支野战军团,就这么被楚军轻易“吃下”。

接下来,河北地区的仗,就好打许多,尤其幽州,大部分兵力损失之后,面对兵临城下的楚军,能撑多久?

李时和李旸又有疑问:“王总督怎么认定,独孤永业回师的兵马,会在那条小河附近饮马?”

李笠回答:“这是概率问题,不可能有十足把握,但对方回师途中,在那附近逗留是件很大概率的事情。”

“如果算计不成,那就只能再想办法,打仗时双方相互算计,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笠的解释,让李时和李旸对如何“动脑子打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打仗要动脑子,可对方也会动脑子,相互算计仔细下,自己如何战胜对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父子三人在研究战役,有侍卫过来,向皇帝禀报一件事:“陛下,遗骸找到了。”

李笠闻言站起来:“找到了?走,去看看。”

父子三人转到皇宫一隅,那里有一个水池,池边地上有个一坑,不少兵卒拿着锄头、铲子围在旁边。

人群中地面上有一块白布,上面摆着一具遗骸。

李时和李旸过去一看,却见这遗骸不大,看上去是个小孩子的遗骸。

遗骸身着绯袍金带,头上总角发髻之一散了,右脚穿着靴,左脚光着。

李时和李旸见过很多死人,所以不怕,仔细打量着遗骸。

李笠讲解起来:“大概五六年前,天有异兆,于是,当时的齐主高湛,怀疑是侄子、乐陵王高百年有问题,于是...”

“把侄子招进宫,找了个理由,将其虐杀,然后...”他看向旁边的水池,“然后,扔进这水池,据说高百年的血,把池子都染红了。”

“后来,高百年的遗体就埋在池边。”

李时和李旸看着这遗骸,觉得唏嘘。

高百年是齐主高演的太子,但高演之前是夺了侄子高殷的皇位才成为一国之君,于是临去世时,把皇位让给弟弟高湛。

以此换得弟弟放过高百年。

高湛虽然当时答应了,但最后还是没有放过高百年。

一如当初,高演违背誓言,没有放过侄子高殷那样。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李笠做了总结,“凡事一旦开了先例,就必然变成惯例,这世道,破例后下不为例的可能性,太低了。”

楚军攻下邺城,李笠没有急着入宫居住,而是要进行“大扫除”。

大扫除中的一个“项目”,就是把宫里偷偷埋着的死人挖出来,安葬别处。

这些偷偷埋着的人,有被虐杀的宗室,譬如高百年,有被偷偷弄死的宫女、宦者,死后埋在宫中某处。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 教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