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皇明天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帝在战争中的作用

终于还是动身了。

朱由检拿过了军报,看了很久,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他当然不是畏惧打仗,作为大明末代皇帝,打仗是避无可避之事。

朱由检只是想着能够再晚个一年半载,只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在陕西被卢象升逐渐平复,孙传庭训练的新军逐渐形成战力。

卢象升的天雄军、孙传庭的秦军成为善战之师之后,朱由检才有信心和建奴掰掰手腕。

可是这一切都来的太早了一些。

朱由检可以选择不理会关外事,和历史上一样,关闭所有的贡市,对顺义王爵和归化城不闻不问,甚至可以痴迷于内斗,连朝鲜的绫阳君的求助,他都可以不在乎。

这样,战争会来的晚一些,晚到崇祯二年,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就真的是大势已去,做太多,也只是无用功罢了。

这在历史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朱由检收拾了下心情,继续处理着大明的朝的政务,一切的准备都做好了,不管是耿如杞所在的归化城,还是毛文龙所在的义州,朱由检都做了充足的准备,若是再输掉了,那朱由检也只能说时也,命也。

会输吗?

朱由检忽然站了起来,说道:“走,去功臣庙一趟。”

武庙,大明并没有武成王庙。

朱元璋在洪武二年,废除了姜太公的武庙祭祀,因为元朝的时候,各种祭祀蔚然成风,只要到了祭祀的时候,就成了蒙元百姓们受苦的日子,朱元璋废掉武庙文庙的举措,在当时是一种减负的措施。

而后来就一直没有设立文庙、武庙了。

不过在洪武二年废除武庙、文庙的同时,山东德州的士大夫们,倒是悄悄的建了一座文庙偷偷祭祀,弄的当时的局面十分的紧张。

官方不设,不代表民间不设。

事实上,在大明文庙武庙众多,毕竟连魏忠贤都有生祠,在文举和武举开始前,到各文庙武庙去烧香的不在少数。

大明一段时间内,设有功臣庙,以徐达为主祭,常遇春为次祭,一直到了永乐迁都,功臣庙也跟着迁到了北京。

朱由检为什么要去功臣庙烧香?

当然是为了大明旗开得胜!

他也就是求个心安罢了。

正殿当然是大明的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宁河武顺王邓愈、东瓯襄武王汤和、黔宁昭靖王沐英,这里面的沐英,就是沐王府的开府王。

而在侧殿,则摆放着宋朝武庙的那一套的设定。

大明祖训不让设武庙,只祭祀本朝良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中局势的不断变化,这正殿依旧没有违背祖制,但是侧殿,已经悄悄的摆上了武庙的设立。

正如大明无处不在的武庙文庙一样。

朱由检先是在正殿祭祀之后,想了想,反正也来了,也就走进了侧殿,同样挨个点了一炷香,才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离开了功臣庙。

这么做有意义吗?

没有,他当然知道这一点。

朱由检就是图个吉利,否则一直心猿意马,也处理不了政务。

倒是在侧殿,朱由检看到了诸葛亮,这是历史上唯二可以同时进武庙和文庙的人物,而另外一位,可以同时入武庙和文庙的则是杜预。

杜预是谁?

朱由检第一时间有些迷茫,他印象里压根没有这个人的印象。

但是在王承恩说起杜预同时位列武庙和文庙,甚至在诸葛亮入文庙之前,杜预已经入了文庙。

也就是说在南宋末年,诸葛亮加盟文庙,为文庙增光之前,杜预是唯一一个同时位列武庙和文庙之人。

朱由检表面淡定,挨个烧了个香,但是已经对这个人产生了绝大的好奇。

到底是谁,还能比诸葛亮先一步,同时并列武庙文庙?

杜预是西晋人,确切的说,此人是才是结束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三国鼎立的关键先生。

钟会攻打汉中的时候,杜预是钟会东路军的军师。

钟会后来联合蜀国旧将姜维谋反的时候,杜预又提前得知。

姜维、钟会联合谋反之案,提前败露,功亏一篑,钟会、姜维、张翼皆被乱兵所杀。

钟会的诸多幕僚遇害,但是杜预却幸免于难,并且赠封一千户,虽然并无历史记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想来杜预能够独善其身并且得到封赏,肯定是立了不小的功勋。

而杜预最大的功绩,就是促使了西晋朝内意见达成统一,咸宁四年,西晋发动灭吴之战,统一战争正式展开。

而这一次,杜预不再是谁的幕僚,而成为了三国乱世统一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三陈灭吴的主帅。

杜预,是结束三国纷争的人物,西晋灭吴之战的主帅,而此人却是个地道的文臣,本身不通任何武艺,以一羸弱书生,统领二十万大军,消灭了吴国,完成了三国归晋的历史使命。

此人结束了东汉末年三国并立分裂割据的局面,使中国重归统一。

不仅如此,西晋灭吴之战,也是西晋最辉煌的时刻,因为那是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唯一一次成功的统一战争。

为何朱由检不清楚杜预的功劳?

其实因为西晋实在是拉跨,朱由检对西晋知之甚少。

直到今天在武庙看到了杜预,由王承恩提醒,他才知道,原来世上有这样一个文庙武庙并入,并且发动统一战争并且成功之人。

自古统一战争的成就者,无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帝在战争中的作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