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作仁看着卫满国的前军不断被压着向后退却,留下一地尸体,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才是冷兵器时代打仗的套路,步兵军阵先拿长矛互捅一波,谁先扛不住了被捅出缺口,才是大量使用其他肉搏武器的兵种涌入的契机。
这就是马其顿方阵能辉煌一段时日的原因。
后来马其顿方阵虽然没落了,但超长枪士卒却一直被保留着,马其顿方阵的没落不是超长枪战术不合理,而是马其顿方阵对侧翼的保护太脆弱,弥补这个弱点,长枪仍然是步兵方阵最常见的武器。
赵作仁上辈子历史上的亚历山大大帝并不是没看到马其顿方阵的弱点,亚历山大大帝的辅助军团和伙伴骑士就是专门护卫马其顿方阵两翼的,保证了马其顿方阵充分发挥正面突进的能力。
后来马其顿方阵被罗马方阵击败,是因为那时候的马其顿王国已经没有了强大的侧翼护卫军团和伙伴骑士,当然会被罗马人轻松侧击和爆巨。
现在敌我双方都在使用长矛阵对捅,两翼都有大群骑兵掩护,根本不需要被侧击的风险。
只是,正面对敌的步兵就很苦逼了,他们不光要面对敌人的长矛,还要面对天空落下的箭矢。
前军大几千人的惩戒营自然不可能全都奋战在第一线,前面一波捅人捅累后,就会跟后面的大队互相交换位置。
这保证了前排作战的士卒始终保持着充足的体力。
这就是步兵方阵需要足够纵深的原因,要是单薄的线列战术,用不了多久作战的士卒就会因为脱力而崩溃。
线列战术的根本是建立在燧发枪大规模列装的基础上,毕竟扣动扳机和装填弹药远比砍人轻松!
在前军鏖战捅人的时候,其他惩戒营部队也没有闲着。
燕军的进攻序列主要分成三部分。
进攻的时候惩戒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作为前军率先接敌,另一部分则作为预备队组成第二道阵列。
这两个部分的侧翼都有惩戒营的骑兵护卫,在步兵主力没有分出胜负或打出优势前,骑兵是不会动弹的,除非敌军有部队迂回过来袭击侧翼。
即便是在全面战争游戏里,直接拿骑兵率先冲击敌军严整的步兵方阵,也是不划算的买卖。
当惩戒营第一道阵列的所有队伍都轮替了一遍上战场搏杀,且损失不小后,第一道阵列就会跟第二道阵列互换。
在此之前,第二道阵列的惩戒营就是第一道阵列惩戒营的督战队。
再往后,则是负责压阵的虎贲营,要是惩戒营没有遭遇大的损失和出现崩溃的迹象,虎贲营则不用发起进攻,只需要负责斩杀逃兵即可。
当战局获得巨大优势需要扩大战果的时候,虎贲营则会被派出去追击敌人。
至于赵作仁的勇士亲卫队,则会作为总预备队使用,说是为了力挽狂澜,其实是赵作仁用来保命的底牌。
这些忠心耿耿的系统亲卫队随时随地可以牺牲自己,给赵作仁跑路做掩护。
战斗期间,赵作仁全程都站在最后一辆殷商战车上面,这辆殷商战车还做了一定的改造,上面固定了一个木椅,用来给赵作仁歇息,头顶则多了一个遮阳棚。
卫右渠眼瞅着地方豪族私兵组成的前军不断被压缩后退,阵列渐渐出现混乱,零星的地方已经被挤压得凹陷下去,目光瞄向身边的两位地方豪族联军的领头人:路人和韩阴。
无奈之下,路人和韩阴只能在卫右渠的军令下带着剩下的豪族私兵联军和自己家族的私兵踏上战场。
进攻的燕军人数比地方豪族私兵组成的前军多不了多少,却被打成劣势,地方豪族私兵当然要弥补这个‘错误’!
卫满国的地方豪族每年截留那么多税赋,要是练出来的都是一堆饭桶,还有必要保留私兵权利么?
所以,路人和韩阴为了他们身后的利益集团,必须把局势扳回来,不然的话卫右渠就会有充分的理由收回地方豪族的财政大权乃至军权。
赵作仁看到卫满国本部冲出来上万军队后,立刻让惩戒营剩下的兵力都压了上去。
很快,正在鏖战的卫满国前军和冲出来的生力军完成了‘对接’,这面惩戒营也由生力军换下了战斗良久,筋疲力尽的前线战兵。
一轮新的惨烈厮杀再次爆发,双方无论是训练度还是武器装备都旗鼓相当,还都是战术差不多的步兵方阵,厮杀完全凭借的是硬实力,一时半会还真的很难分出胜负。
无论是卫满国还是燕军,几千名骑兵都停留在两翼纹丝不动,谁也不敢先出动骑兵给对方可趁之机。
一轮轮调动下,恢复了体力的战兵再次踏上战场,赵作仁毫不怜惜的将惩戒营战兵来回拉上战场消耗。
这些步兵不禁由衷的羡慕那些骑马的同僚,他们自始至终都在那里‘站岗’,根本不用上前拼命。
然而,厮杀大半天后,随着双方的伤亡大幅度增加,无论是卫满国的豪族私兵还是惩戒营都有点撑不住了。
惩戒营最开始建立的优势也由于大量的伤亡丧尽,当然,对面的卫满国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倒在赵作仁的‘游戏战术’下损失更大!
路人和韩阴带领的所有地方豪族私军都被打残了,甚至有不少带队的豪族子弟都死在战场上,当年跟三韩激战的时候,也就这般惨烈罢了!
这时候,再也没人敢把燕人视为野蛮人,燕军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彻底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