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王十二年,就在长平血流成川、头颅成山、骸骨成丘当中渡过去了。
后世的史学家都认为,这是个被载入历史重要的一年。都认为,自此以后,天下迈向统一趋势已不可更改。
而辽地则在满满战争准备的氛围中,迎来了武成王十三年。
正月十八,襄平城君。
刚过完春节的姬康,已经渡过了他自己在辽地的第八个春节。
情报局长黄勇,此刻正向姬康禀报道:“公子,从邯郸传来的消息,苏代先生已经回到邯郸。在与其联系时,苏代先生命人告知公子,不几日他会向赵王丹请辞,前来我辽地”
“另君侯让在下注意的商人吕不韦和秦公子异人,吕不韦献给秦公子异人的那个爱姬,在前几日生了个儿子。这是情报,请公子过目。”
姬康接过黄勇递过来的情报,仔细看了一遍,对黄勇道:“做得不错,命邯郸我情报人员,继续盯着这个商人吕不韦和公子异人,不得有误。”
顿了顿,接着对黄勇道:“通知君相府,让其派人在燕赵边境接应苏代先生,苏代先生年事已高,一定要沿途安排好,确保苏代先生来辽的安全。”
黄勇抱拳躬身道:“诺。”
待黄勇走后,姬康拿起手中的这份情报,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站起,自言自语道:“秦始皇出生了么!看来这天下真的是快统一了。”
然后,缓步走到窗前,推开了窗户,一股凉气迎面扑来,让姬康头脑顿时一醒。
看着远处宫舍屋顶的厚雪,姬康喃喃自语道:“就看这大好江山,谁主沉浮吧!”
而被黄勇在情报中提到的苏代,此番正向姬康的舅舅赵王丹请辞,准备前往辽地。
赵王丹看着头发胡须花白的苏代,对其道:“苏代先生,汝出使秦国,议和而成,致使武安君白起率军回秦,此乃大功于我赵国。寡人正准予重用先生,何故请辞?”
苏代躬身对赵王道:“大王,实不相瞒,在下本为燕臣,因种种机缘而来到赵国。蒙大王不弃,恩厚微臣。微臣虽已年迈,但微臣无一日不挂念燕国。现在微臣得辽城君恩许,准微臣前往辽地。微臣归心似箭,请大王准许。”
说罢,躬身对赵王一礼,久久不起。
赵王丹见此,长叹一声,也知道这位合纵大师虽然来赵多年,但与望储君乐毅一样,都一直以燕臣自诩,两人都是人在赵国心在燕呀!
原燕上将军乐毅,是万万不能放回燕国的。但这位合纵大师苏代,刚给赵国立下大功。以此要求回燕,自己看来是留不住了,不得不准。
庆幸的是,苏代是去自己的外甥辽城君姬康那里,而不是回燕国朝堂。既然如此,苏代想走,就让他走吧!这样也好,也成全了自己和苏代两人,这多年来的君臣之义。
赵王丹想到此,点了点头,对苏代道:“苏代先生,辽城君乃本王之外甥,对我赵国也一向交好。既然是辽城君的要求,寡人也就不再勉强先生留赵了。但先生为赵国立下大功,不能不赏!”
说到这里,大喊一声:“来人,赐苏代先生百金。”
苏代见赵王答应自己请辞了,又躬身对赵王道:“多谢大王。”
从赵国王宫出来,苏代又前去面见望储君乐毅,进行辞别。
等苏代把来意向乐毅言明后,乐毅看着苏代,眼眶发红,良久才对苏代道:“苏代先生,你此番前往辽地,待老夫向公子康问好。”
说到这里,乐毅想起来自己在燕国时,与燕昭王君臣相得时的情景。想起燕昭王去世时,仍在前线带军做战的自己,居然没能归国看望自己敬爱的君王一眼。
又想起燕昭王派人捎给自己的书绢,对自己是何当的期望!但不管当时情形如何,自己毕竟是辜负了燕昭王的期待了,没有完成燕昭先王的生前之志。
想到这里,乐毅不由心中一酸,哽咽对苏代道:“就说……就说老夫愧对昭先王,也愧对……也愧对公子。老夫现在……现在不能前去为公子效力,请公子见谅。”
苏代见此,眼眶也湿润起来,对乐毅道:“老将军,不必如此。待在下前去辽地,面见公子后,必会向公子禀报。在下以为,公子必会体谅老将军之难处,不会责怪老将军的。”
乐毅摇摇头,看着门外,缓缓说道:“苏代大人,实不相瞒,老夫虽然年迈,但老夫……老夫是真想回到燕国呀!真的还是……真的还是想效力我燕国呀!”
“但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既然老夫……老夫已离开燕国……再说,赵王也不会放老夫回去的。”
说到这里,乐毅沉默下来。苏代闻此,也不知说什么好。
半响后,乐毅转头对苏代道:“苏代大人,你此番前去辽地,面见公子后,就对公子说,老夫虽不能亲自前往辽地,但老夫已嘱咐我儿乐间,让他在燕国好生为公子效力。就让我儿乐间,代替老夫给公子效力了。”
然后,把旁边的一册用白纸装订的书册拿起,递给苏代道:“公子仁义,惦念老夫,每月都让人,给老夫还送来这许多所谓的纸张。这是老夫生平总结的兵法,就麻烦苏代大人,交给公子吧!这也算老夫为公子,所做的一点绵薄之力了。”
苏代躬身,对乐毅道:“老将军高义,在下必会转告公子的。”
说罢,双手接过稿,慎重地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