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子笑笑回答道:
“我都是趁着月色做出来的,做完以后,有时候太累了,就去那棵老槐树底下和我爹爹说说话,马上就有了努力的力量!”
“我答应了恩人要把这块地方照顾好,我就一定要做到!”
小狗子最后总结的说道:
“况且我还答应了掌柜您,要分您一半收成的,您给我的马粪、猪粪真是帮了大忙了呢!您放心,我绝对不会让您吃亏的!”
掌柜的看着小狗子那小小的肩头,突然对这个孩子有了一些敬佩的神情。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就三月有余,小狗子的土地越发整理的有模有样,且还栽种了一些辛辣食材,虽然那两小畦嫩嫩的小苗看起来尚有些柔弱,但是每次小狗子小心凑近的时候,早已经被那辛香味道刺激的想要多吃几个高粱饽饽才好。
可是小狗子却舍不得,最多在那些小苗略略成材的时候,小心的用指甲掐掉了最底下的几个有些显老的尖尖微黄的叶片,他小心翼翼的放入嘴巴里,闭上眼睛心满意足的咀嚼可很久,这才张大口咬了那黑黄的高粱饽饽半个进去。
小狗子每天下着死命的力气,再加上他那勤快又和善却又不卑不亢的个性,很快的,镇甸上的人们都知道了,那个以往天天跟着老叫花子“二爷”的小叫花子,已经长大了,并且还有了自己的一块小天地,老木匠有心想直接收了小狗子做关门弟子,也正在对着小狗子更加用心的指导着。
在那个时候,辛辣的食材还不是饭桌上的常客,人们吃盐都要算计的一清二楚,何况这种可以增加饽饽的食用量的辛辣食材,更是被人们戏称为“偷饭贼”!
因为这个“偷饭贼”,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每每小狗子带着精心剪切好的蔬菜出来贩卖的时候,就有牙齿都掉了好几颗的大娘在他身边转来转去的,想要看看,小狗子是否会掉下几片顾客不要的辛辣蔬菜的叶子。
而往往这个时候,大娘们也不大好意思都围在小狗子的身后无所事事,只好给小狗子一遍一遍的讲那个“偷饭贼”的故事:
话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辛辣食材从西域传到了中原,人们惊喜的发现,这种食材的口感可以让人有了很大的吃饭的**与胃口,即使是难吃的高粱饽饽,在有了几片那辛辣食材的样子,吃起来,都凭空香了很多。
于是一时间,这种食材风靡天下,可是,毕竟不是人人都会吃的起,即使偶尔买一次,也是为了农忙,要撑下去,所以买来一颗两棵的用来增加进食的量,好在做工的时候,可以多出力气,多干些时候。
这天,镇甸上的老王头听见门外有小贩在叫卖:
“卖辣菜了!卖辣菜了!”
“我家的辣菜保证你吃一口上瘾,吃两口有劲,吃三口爽快,吃一整棵,干活都要强过牛了哈!”
“卖辣菜了!卖辣菜了!都出来买哈!”
……
老王头心里听着,想着那辛辣的味道,口中不觉就有了一些涎水,然后他看了看手里的那块黑色的高粱饽饽,再看看几个大儿子还有最小的姑娘都一副食不下咽的模样,也难怪了,粮食还没有收,这个时候,只能吃一些老旧的存粮,那些大米、白面、小米等细粮是不用想了,交了交租子,上了上赋税,老百姓的家里本就没剩下几个,那舍得自己家人大口吃,除了留了两顿在过年和大约十五吃的,其他的全都卖掉,换成了耐饿又便宜的玉蜀黍和高粱了,再加上些野菜,总能撑过一个整年,熬到下一个粮食下来的时候。
可是毕竟这高粱饽饽,既拉嗓子,又不好下咽,所以大家伙都吃不下去,也是有情可原,当所有人都听见了那小贩贩卖辛辣蔬菜的时候,所有人都悄悄的看了老王头一眼,可是老王头心里也暗暗的叹了一口气,默默的想着:
“如果还有几个铜子,也不至于在这就要下力气干活的时候,还让大家全都吃着高粱饽饽,再不济也会弄几个玉蜀黍面的黄面馍馍来的,可是这不是手里真没有钱了嘛!”
老王头受不了众人看自己的那种眼巴巴的模样,转身拿着那个黑黄的高粱饽饽,出了院门,他刚一出院门,就被眼前那一簇绿油油的东西吸引了眼睛!
“难道是街上的野草被人薅了仍在了自己家的门口?!可是看着也不像啊!”
老王头再往前看看。
“我的天哪!我的天哪!这个小贩竟然不小心丢失了这么大的一捆葱!”
老王头不觉间倒抽了一口凉气,竟然是“一大捆”辛辣的大葱!
老王头连忙四下查看一番,见并无一人,一把将那捆约莫有至少也得有七八颗的大葱,抱紧怀里,转身就重新进入了小院,并且紧紧的关闭了大门!
他兴高采烈的将大那捆大葱,一下子仍在了都在愁眉苦脸的对着那高粱饽饽用力的孩子们,顿时引来了一阵惊叫声。
就连一贯瞧不上他的那个老婆娘,都改了模样,亲自去灶间给老王头烧了一碗开水过来,让他吃完高粱饽饽以后,就着喝,不要像孩子们一样,直接喝冰凉的井水。
老王头得意洋洋的先拿起来一颗,不舍得吃葱白,先从那长长得绿叶子开始吃起,嘁哩喀喳,转眼间,几个带小伙子,在机上三女儿、小女儿和老婆娘,就将那七八颗大葱吃了个一干二净,水也喝了小半桶,众人摸摸肚皮,都觉得甚为满足,过瘾。
老王头看见大家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