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言情总裁>京弈梦华>(一百七十)水犹寒(下)

包拯一拍惊堂木道:“你可认罪!”

“认罪。”

“你以何身份认罪?凤凰,还是紫冰?”

“水犹寒。”紫冰答道。

“你休得瞒本官!”包拯喝道,“不管是你紫冰,还是凤凰,都不是水犹寒!”

“伤不是验过了吗?”紫冰似是不急不躁地反问。

“你刚刚故意在公堂上比武,就是为了做出二次伤口,影响检验受伤的准确时辰。”包拯看穿了紫冰的心计,“还有,竹梢上并没有第二人的血。那消息是本官故意放出去的。”

紫冰的心头猛然一颤,抬头直视眼前这个年轻的开封府尹。包拯的目光坚定而清明,那股坚定织成了一张细密的法网,似乎将紫冰的所有的筹谋都罩在其中,疏而不漏。

紫冰干咳了一声,强撑出一幅镇定自若的模样:“不管有没有第二个人的血。国舅就是我杀的。我做的我认,听凭包大人处置。”

包拯又道:“本官要找水犹寒,并不是非要治他得罪,而是要还原事情的真相。你的事情基本已经查清楚,也是出于反击救人,先回去吧。退堂!”

身边的推官急忙问:“大人就这么让她走了?”

包拯道:“她这么极力地掩护水犹寒。让她回去,没准还能给我们引出真人来呢。”

紫冰回去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南清宫。开封府的追查一拯年纪轻轻就当了汴梁城首府衙门的府尹,绝非浪得虚名。他在另一桩大案中,捕捉道了水犹寒的踪影。

那是一宗关系着皇帝喜好的案子,这个案子也牵涉了国舅和水犹寒。

皇上信奉道教,尤其是今年来身体不好,更是沉迷修道不能自拔。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国各地大肆兴建道观。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景象。

出家入道可以免除兵役和捐税,还能靠供养为生。大量的道观,成为许多壮年劳力偷懒、寄生的温床。

佟于蓝现在已经是户部郎中,他根据每年上报的户籍登记,计算出全国大概有50万僧道,约占全国人口的140。这其中道士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道士的人数比十年前增加了近两倍。大量的壮年劳力脱离农事,致使许多田地无人耕种,白白地荒芜了。这不仅是整个王朝巨大的经济负担,对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国家税收更是双倍的损失。

根据工程拨款,佟于蓝还发现了一个知名的德广道长隔几年就会换一个地方。道观修了一个又一个,现在又接手了皇上钦点的工程玉清昭应宫的修建。德广道长的家里有良田万亩,还娶了六房妻妾。修建工程中的承包和转包,敛财已经是不言而喻的默契。

佟于蓝大年初二陪茱萸回南清宫的时候,跟八王说过,希望皇上能够正视存在的隐患。其实早在三国和议时,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就下诏禁止本国的百姓为躲避徭役赋税而私自剃度出家。

当时云龙就跟八王提过:“这样既为国家保住了财政收入和劳动力,也避免了寺庙经济膨胀带来的诸多弊端。我们何尝不该学学呢?”

八王在假期中已经写好了奏折,本要连同佟于蓝的奏章一同递上。谁知,还没等到正月二十上朝,佟于蓝举报的德广道长就出事了。出手的人正是水犹寒。

因为去年的旱灾,庄稼收成不好。辽和高丽开战,大宋为了以备不时之需,也征集了大量的军粮。农民的生活愈发过得紧巴了。

城外修建玉清昭应宫的德广道长又打着皇上的旗号过年敛财。周边村子里的百姓不堪其苦,集结成群地去玉清昭应宫反抗,遇到德广道长豢养的打手吃了亏。不少百姓被关在建筑工地,不能回家过年。更有甚者,德广道这个姑娘送来就不放人。

大过年的,一村人哭天抢地。好在水犹寒听说了消息,在一天夜里,不但制服了打手、威胁了德广,放出了所有人,还打开库房分发了德广囤积的粮食和财物。这事虽然闹得不小,汴梁城内却没有掀起波澜。德广道长不敢声张,只能吃个哑巴亏。

直到年后开封府查水犹寒的行踪,德广想借刀杀人出一口恶气,就半含半露地透露出一点水犹寒的踪迹。包拯哪里是任人摆布的提线木偶,很快查到了玉清昭应宫背后的事。

包拯也很快理出来,这两件跟水犹寒有关的事都跟宫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拯不敢怠慢,具表上奏。不偏不倚地说明了所有查清的情况。

皇上大为震惊,没想到在自己生命期间,京城周边竟然发生过这么骇人听闻的事。两件事的元凶很明显,一个是国舅,一个是德广。

皇上心里明白:调动各州县的手令绝对不是一个区区国舅能够做到的,这背后最有可能的是皇后。但他没有真凭实据,重要的他也不愿意相信是皇后。既然国舅已死,就让这件事到此为止吧。

玉清昭应宫的事,有开封府的调查,又有佟于蓝的奏折,更加一目了然。皇上怎么能容忍自己钦定的工程被一个败类玷污了庄严和神圣。德广杀无赦,财产充公,着三司审查核对,按照规定拨给受害百姓相关的补偿。对于主管玉清昭应宫建设的丁谓,因管理不善被连降sān_jí。

对于涉案的凤凰和水犹寒,他们虽然有失法度,但事出紧急,权衡天理国法人情,皇上法外施恩,不予追究。

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谁成想辽国又传来国书。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在国书中说:三国和议时,辽国的大将是被一个传说叫水犹寒的人杀死


状态提示:(一百七十)水犹寒(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