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真是大昏君>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小小地坑皇太极
曾命亲至塞外寻找叶赫子孙。查得金台吉之子德尔格勒有二女嫁至蒙古,各赐白金二千。

明朝大臣还奏请为金台石、布扬古立庙,又以哈达余脉王世忠为金台吉妻侄,授游击之职。

所以,朱由校编造叶赫部后人,也是有些根据的。就算没根据又怎样,不过是瓦解分化女真人,给真夷投降找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骆思恭是知道一些情况,是朱由校跟他提及的。他很是不理解,为何万岁如此重视老奴的这个儿子。

从表现和实力上,除了是个读书识字的蛮夷外,哪里也看不出特别之处啊!

可万岁就瞅着皇太极眼眶子发青,已经搞了好几个手段,坑起来没完,这得恨成啥样儿啊?

骆思恭躬身领旨,又请示道:“微臣将人送至东江后,便四处散播消息,令东虏内乱。”

朱由校微笑颌首,说道:“散播消息是肯定的,但要建奴内乱却还不容易。人心思变,非到势穷力蹙之时。这些都是小手段,要剿灭建奴,还是要在战场上见真章。”

“万岁英明。”骆思恭一记马屁送上,却也不全是恭维,至少皇帝的认知正确,没有想靠这些小伎俩来平辽。

朱由校坦然笑纳,缓缓说道:“虽然现下要平辽,非短时之功,但镇抚司的人员资源也要适当倾斜,主要是南洋诸国诸部的情况。这方面,朕会告诉海商总会,给镇抚司提供方便。”

虽然不理解皇帝为何要分散精力,对海外诸国诸地开始刺探,但骆思恭还是躬身领命。

“山西那边差不多都布置妥当了吧?”朱由校开口问道:“如果可以,就让骆养性回来,朕另有差使交他去办。”

骆思恭赶忙说道:“山西那边自有镇抚司的精兵强将,骆养性可即刻回京,听候万岁差遣。”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的军事情报收集机构,先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为“亲军都尉府”,负责保护皇上的一个特务机构。

由于其特殊性,到了明中后期,锦衣卫开始实行世袭制。

每一代锦衣卫卸任后,则由他的儿子继承接替,如果儿子年龄太小的话,可等到成年后再上任,也可以让年龄够的兄弟接任。

要是实在没有人选,就从民间招募选拔。当然,筛选和考核是相当复杂严格,才能当上锦衣卫。

朱由校对厂卫是信任的,对于锦衣卫世袭也不打算做根本性的改变。对于不想继承接替的,他也指示镇抚司放松了管制。

也正因为锦衣卫可以世袭,骆思恭才有心栽培儿子,希望他能接任指挥使之职。就算不是指挥使,指挥同知也是可以满意的。

朱由校知道骆思恭年岁已大,干不了几年,也一直在观察谁能接替这个重要的职位。

按照资历,指挥同知刘侨排在第一,但他对于阴谋诡计不擅长。因为持身甚正的关系,朱由校把他定在镇抚司的内部纪律管理的岗位上。

其他的人呢,杨杰不错,骆养性也挺卖力,还有负责打探蒙古诸部情报的杜怀敏,干得也有些成绩。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新一任的指挥使将在这三人当中产生。

朱由校未作决定之前,还想再考察一下。召骆养性回京差遣,也是告诉骆思恭,小骆是他心目中的人选。要是干得好,抬举小骆也是大有希望。

骆思恭心中暗喜,脸上却不敢表露,又听皇帝吩咐了些事情,才躬身告退。

锦衣卫主外,东厂主内,这是大的原则。有时候也有交叉,也属正常。

好在骆思恭的年纪大、资格老,朱由校又特意表示过恩宠,魏大爷才没敢去欺负镇抚司。

可要换成小骆的话,魏大爷能和气地跟他商议,能甘心跟小骆平起平坐?

朱由校有些顾虑,但现在还不是要紧,他拿过魏大爷的密奏开始阅看。

朝鲜所派的韩平君李庆全、同知中枢府事尹暄、书状官李民宬等奏请使,已经来到京师,正在大肆活动。

当时,按照明朝的礼仪规定和办事程序,藩属国使臣到达京师后,第二天可前往礼部主客清吏司呈送所进文书(奏文或咨文)。

文书需经礼部议覆后,转送内阁票拟,再呈送皇帝御览,经皇帝朱批,发送到相关部门处理。

所以,所进文书何时议覆,是否议覆,议覆后何时转内阁,礼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礼部官员看似清闲,可腐败贪渎并不比其他部门少见。

而朱由校已经整顿了兵、户、吏三部,都察院也在铁面毕自肃的管理下,日渐让皇帝认可。

礼部暂时没有大的变动,一来是不太重要,二来是皇帝得一个一个地来,还没腾出空儿呢!

借着这次朝鲜使臣入京奉请,朱由校故意装作不知道,让他们走正常程序。同时,他又命魏大爷的东厂派人密切监视。

在魏大爷的密奏中,朱由校可是看清了这帮官员的嘴脸。嗯,完全是不要脸,更是丢了天朝上国的脸。

“……刻求银、参,一则曰容钱,二则曰喜钱。容者,先容图事之云也;喜者,报喜竣事之云也……”

“……每天往会同馆索要‘求图事容钱’,并以‘今明科官当抄送奏本,而但容钱甚些小,势难率易为之’相要挟,需索之物,罔有纪极。”

为了钱财,索贿竟到了如此厚颜无耻的地步,朱由校都觉得脸上发烧,心中怒火升腾。

朱由校也要从朝鲜捞取利益,借奉请册封之事,要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小小地坑皇太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