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洪流微澜>第二百七十六章 电话带来的焦虑

随后谢绾又集体接见了道光访欧团的其他成员。

谢绾自然又免不了说些官场话,希望他们能为清德关系作出贡献。因为人太多,说的也都是些轻松话题。

谈笑间,一位年近三十的青年人突然站起来,向谢绾躬身施以大礼,

“学生徐寿,斗胆请鲁公赠送”。

清国的自然科学专家因为已经失去了世界“领头羊”地位,所以在谢绾原时空中不受待见,历史教育中也是不重视,所以普通人对他们很少有什么印象。但这些科学家却实实在在在努力追赶西方脚步,推动清国自然科学笨拙而坚定的前行。

徐寿便是这个群体中的先行者和重要成员,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他此时是邹汉勋的“拔贡党”重要青年骨干,一直在邹汉勋引导下努力学习英语和德语,已经翻译了一些科技文章。

谢绾立即说,

“好,只要贵国朝廷允许这种图书馆出现在清国境内,我就赠送几船书籍给贵国,并招募一些学者去远东传授这些学说。不过,你们需要一边学一边翻译,这可是个苦差事。”

徐寿一拱手,

“学生当仁不让。”

谢绾点点头,想想又说,

“我还可以送你们一台最先进印刷机,用于你们印制传播这些书籍。”

徐寿激动的直搓手,连连称谢。

谢绾举起手,手心向下按了按,示意徐寿坐下,然后环视所有人,说道,

“清国文人所重视者,孔孟之道。虽是圣人古训,却于今世无益。”

众人听谢绾批孔孟,脸上有点挂不住。谢绾看场面有点尴尬,只好又把话圆回来,

“治国当然还是圣人之言,只是我等夷人不尊孔孟,所学者皆是格物之道,才有今日盛况。个中情由,诸公当慎思之。”

众人脸色稍济,内心也对谢绾所说多少有点触动。

送走道光访欧团之后,一直陪同在侧的文教大臣洪堡试探的问道,

“阁下为清国也是尽了心意。”

谢绾笑道,

“如果此后清国奋起,也会是个巨人。但您可想过,到那时他们的科学体系、军事体系、工业体系甚至教育体系都与莱茵相同,又落后于莱茵,对我莱茵意味着什么吗?”

洪堡恍然大悟,自此莱茵朝堂上不再有质疑谢绾与大清交好动机的声音。

谢绾从鹿特丹回到波恩,一进办公室,就发现办公室桌上多了一样东西。虽然样子古怪,但谢绾一眼就认了出来——是电话。

谢绾惊讶的走上前,拿起听筒,然后摇了几下,听里面的声音。里面传出电磁干扰很大,但依稀还是能够分辨出是首相希尔德布兰特,谢绾下意识的问,是谁把“特律风”安在他办公室里的。

希尔德布兰特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回答道,

“您说的是‘电话’吧?阁下,这是鲁尔电学实验室的新产品,现在在政府和议会都安上了,可以少走很多路,找人更方便。您去鹿特丹之后安装的,还没来得及告诉您……您就会使用了?”

电话与电报的原理很接近,可以说是电报的直接产物。鲁尔实验室搞出的电话设备由一个换能器组成,该换能器被交替用作麦克风和远程接收器。它具有柔性金属膜,条形磁铁和环绕该磁铁的线圈。在讨论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强度的声波使膜振动。变化的磁通量在线圈中感应出电压。以这种方式转换为电信号的声波通过有线连接传递到接收电话。现在,反向过程发生在其转换器中。传入一调制电产生可变的磁场,导致膜振动,再次产生声波。

这个电话和原时空中1876年苏格兰人贝尔的电话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发明者改为鲁尔电学实验室,名字也变成了德语“远”和“谈话”的合成词“电话”,所以谢绾说“特律风”,希尔德布兰特迟疑了一下。

谢绾意识到自己言行超前了,尴尬的敷衍了两句,挂了电话。

这是1846年1月。真没想到在这个时空中,电报还没有完全普及,电话就已经诞生了。电话的及时通信效果,又十数倍于电报,不过电报可以加密,而且相对设备简单,在这个时代还是各有优势的。

或许是谢绾到来引起的蝴蝶效应,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明显加快。不仅是蒸汽战舰、步枪、制钢、火炮、电报等技术被谢绾有意识推动,就连光谱学、电粒子、气体分子运动这些基础研究也明显加快,而类似电话、电梯、留声机等民用技术更是纷纷露头。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谢绾扩大了欧洲的财富聚集。这促使包括莱茵各高校在内的欧洲各学术机构有充裕的财政支持,加快化学和物理的研究;而对财富的追逐,也让发明家们疯狂投入新技术开发。

这倒引起了谢绾的一些焦虑:

技术上的超前发展,将导致欧洲对其他地区的优势更加明显、劳动力与技术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财富分配不公与社会改革的矛盾更加突出——这就意味着,外交、政治、经济、社会冲突很可能会超过原时空。

而谢绾除了被动应对,几乎无能为力。即使是他这几年已经把更多的心思放到技术上去,他也无法突破性的推动技术进步。

如同他刚来到这个时空时的所担忧的:由于技术进步过快以及研究日趋系统化,谢绾已经没有能力在没有其他科学家的参与甚至带领下,推动任何技术。他已经失去了对先进技术的掌控。

不过值得庆幸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六章 电话带来的焦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