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那个激动呀,她高声通传完,便搀着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秦妈妈跟着浩浩荡荡的人群进了辰光院。
没错,就是海桐,两个时辰前,她还是辰光院外院的粗使三等丫鬟,连正房的门都摸不上,眼下却因为抓住了机遇,竟直接跟县主的乳母秦妈妈搭上了关系,啧啧,什么叫走运呀,走运就是像她这般结识了能帮她的贵人。
其实不止她,还有她的老娘,也因为得到她的提前通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成功在老夫人面前露了次脸,虽然这并不能直接让她老娘换个体面的差事,但好歹也在老夫人跟前的几个管事妈妈面前挂了号,只要稍加筹划,不愁日后没有好的机会。
“妈妈,您小心些。”海桐强压着心底的激动,分外殷勤的搀扶着秦妈妈,那模样,绝对比伺候自己的亲妈都尽心。
“嗯,你很好,比木槿那几个眼里没主子的贱婢强太多了,咱们县主正是需要你这样忠心的人。”
秦妈妈对海桐的巴结,倒也没有拒绝,今天她又哭又闹的折腾了好半天,这身子还真有些撑不住,之前全凭一口气提着劲儿,这会儿终于把老夫人请了来,她那股子劲儿也松了下来,这才感觉到疲累,若是没有这小丫头搀扶,她还真未必能跟上大部队呢。
“多谢妈妈夸奖,婢子许是笨拙了些,但始终记着我阿娘说的话,她说,做奴婢最要紧的不是机灵,而是要知道本分,”海桐听了秦妈妈的变相许诺,忍了又忍还是没有忍住那股狂喜,她嘴角几乎咧到了耳边,两只眼睛也笑成一条缝儿,小心回话的同时,还不忘强调自己的特长。
“哦?什么本分?”有点儿意思呀,秦妈妈细长的小眼睛里闪过一抹异彩,顺口问了一句。
“忠诚!”海桐斩钉截铁的说出答案,再一次表明她的忠心,“婢子别的大道理不懂,只认准一条,那就是既跟了主人,就要听主人的话,帮主人分忧。”
嗯,灵机有余,但还不够沉稳,不过倒是个可以培养的苗子。秦妈妈但笑不语,心里却暗暗想着。
海桐长得很普通,勉强算得上清秀,但胜在她面庞圆润,天生一副憨厚样,看着就是标准的丫鬟人选。但,长得憨厚,心思却未必憨,她一边亲昵的搀扶着秦妈妈,一边悄悄的打量秦妈妈的神态和辰光院众人的反应。
说实话,今天海桐决定站在萧南这一边,倒也不是全赌运气,而是她看到秦妈妈竟然一路哭闹的朝荣寿堂跑去。如果秦妈妈今天去的是开化坊的萧家,那就算是县主许她再好的前途,她也不敢拿一家子来冒险,跟着个没脑子的主人,就算有荣华富贵,那也未必有命去享用呢。
而秦妈妈偏偏去了荣寿堂,这不免让海桐刮目相看了——噫!县主终于知道动脑子而不是动拳头了?!
要知道,县主以前不了解老夫人在崔家的地位,还因为某些人的误导,认为老夫人根本没有资格住在荣寿堂,心里很是瞧不起老人家呢,更谈不上想着借助老夫人的力量,只当她是崔家养着的一个老废物。
而海桐不一样呀,她是崔家的家生奴,祖上三四辈子的人都是崔家的奴仆,对崔家的事哪有不知道的?
说起这位老夫人,倒还真不是家主崔守仁的母亲,而是家主的长姐崔三娘。
六十多年前,崔三娘的父母双双故去,家中只有她和两个幼弟,失去双亲庇护,手中又握有引人犯罪的财富、家产,其他的族人怎会不起贪念?
面对族人的明抢暗夺,崔三娘拿着父亲遗留的宝剑横在身前,将幼弟挡在身后,直言谁夺了她们姐弟的活路,她便让谁没有活路。还曾经亲手从库房里提了一桶做饭的荤油,直接泼到来崔家商量‘帮忙’管理产业的族老身上,一手拿着火折子,厉声逼族老发毒誓,有生之年不准再打崔家的主意。
一连串胆大狂妄的事情做下来,崔家保住了,但崔三娘的名声也毁了。
对此,崔三娘并不在意,关门闭户悉心教养两个弟弟。
不久,天下大乱,群雄纷起,崔三娘审时度势,非常精准的做了两次投资:第一次,与弘农杨氏联姻,为二弟娶了杨家女儿,跟前朝皇族关系融洽;第二次则是投资陇西李氏,曾拿出过半的家产资助平阳公主,进而与公主结为好友,大唐开国后,崔家更加繁盛,使他们这一支成为博陵崔氏中最为出色的一支。
崔三娘终生未嫁,一辈子都用在发展家业和教导幼弟的事情上。
付出就有回报,两个弟弟由长姐带大,心底更是将姐姐视为母亲。他们建功立业,官儿是越做越高,当他们终于达到为妻母请封诰命的品级时,两个人仿佛约好了一般,并没有急着给妻子请封,而是给姐姐崔三娘请了诰封:正五品县君——从四品郡君——正四品郡君……直到现在的正二品国夫人。
在崔家,崔三娘是毫无争议的绝对权威,两个弟弟自是不必说,就是弟妹和侄子们也都对她异常尊敬,下人们更是尊称她为‘老夫人’。起初,‘老夫人’这个称谓也只是下人们私底下的称呼,后来崔守仁听人叫了一回,也并未斥责,反而一副默许的模样,这样一来,崔三娘这个老夫人的称号便是坐定了。
其实这也是萧南看老夫人不顺眼的原因,哼,明明是姐姐,是同辈,怎么叫来叫去,却成了长辈,这不是乱了辈分吗?下人们没规矩,你崔三娘也没规矩,别人叫你就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