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山林的开垦只有这一次,但薛家往后要种植的田地足有十几万亩,而且也不只种一年,而是每年都种。
这所需的人工有多大便可想而知了。
十几万亩田地,对整个镇而言,都不是个小数目。
要知道,他们新温镇共六万多人。
这十几万亩若是分一分,人均两亩多呢。
作为亭长,他最是清楚,这几十年来,百姓们手中的田地都在逐渐流向富贵人家。
除去那些富贵人家,如今下层的百姓人均不过也就三四亩而已。
一人不到五亩地,除去税赋,田地上每年产出的粮食根本达不到温饱。
可想而知,这十几万亩地对村民们而言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且若真如江芊月等人所说,他们种植的那番薯,只要人手足够就能利用上换季的时间差,省去一部分育苗的时间,直接就着上一季留下的藤苗种下一季番薯,一年就可以连着种三季,所需的人工便更大了。
他唯一担心的便是如此频繁地种植,这土地的肥力会不会不够,从而导致产量不足,让薛家停止种植呢?
对于他这一忧虑,江芊月便承诺薛家自有办法解决。
得到她的承诺,亭长便也安心了许多,总之这事对百姓而言绝对是大好事。
再之后,待江芊月形容了一番薛家将来的蓝图,又强调自家能给村民们带来的好处时,亭长就知道这次是要大出血了。
薛家能给他们这么多好处,众位里正自然要极力说服亭长将山地以最低的价钱卖给薛家。
经过众位里正的轮番上阵,剩下九万两千余亩的山地,再加上山下的一片荒地,亭长总共凑出十万亩地,以五万六千两银子卖给薛家。
相当于一亩山地只要五百六十文钱,可以说是相当便宜的。
在山地的价钱确定之后,亭长便又‘不计前嫌’地为里正们向薛家讨要更多的好处。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江芊月便与各位里正商定薛家承包给每个村开垦的山地数量,以及每个村租种给薛家的田地亩数。
前者当然便是依照各村的人口数量分配。
至于后者,自然要分配给离那片山地最近的几个村子,其他离得远的村子便只有干看着羡慕嫉妒的份了。
最后一项便是分配种植番薯时的劳力。
等扦插时日到来,每个村都要为薛家提供一定量的劳力。
到此,这买地之事以及田地与劳力的分配便确定下来了。
但还有一个必定会面临的难题亟需解决。
那便是薛家要招收的人数实在太多,几乎遍布整个镇。
这些村民们,离山林稍近些的人还好说,通常便是早晨吃过早饭出门,晚上做工结束后回家再吃晚饭。
若是不赶进度,还可以回家过午饭再来。
而若是勤劳些,午饭可以派人回家去做好再带过来,如此便能为他们省下不少时间,就可以多开垦几亩,或是早日结束任务,早早拿到工钱。
但离山林较远的人家该如何?
最远的村子,就算给他们分配离自家最近的山地,来一趟至少得走两个多时辰的路,这要是也与其他人一样回去吃午饭,每日的时间怕是都要花在走路上了。
哪怕午饭吃自带的干粮,早晚一个来回也得要四个多时辰。
本来一日能做工的时间,有六七个时辰就顶天了,他们大半日的时间都得花在走路上,两日的效率都顶不上人家一日的,这要如何解决?
最后众人便商定,薛家扣除一部分工钱,包村民们一日三餐,这三餐虽然不能说保证人人都能吃到十成饱,但**分饱是有的。
而那些离山林较远之人,可以在做工期间带上铺盖衣裳等物暂住在山林这边。
薛家便要为这些人安排好住处。
到此,所有事项便都商定好了,双方在亭长的见证下签订了最初版的契约。
至于一应细节,自然便要往后再补充。
郑林楚给薛家的在山地方面的预算便是六万两银子,去掉这五万六千两,只剩下四千两。
而四千两银子用来开垦以及围建这十万亩地,再加上后期还得雇人种植,显然不够用。
便只能从另外两万两银子中抽出一部分。
好在山林最终买到十万亩地,原本打算租种的便能少上一万亩。
如此,那给的两万两银子便又宽裕了。
这么算算,八万两银子要种出这十几万亩地似乎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甚至还可以抽出一部分银子用来购置工具。
不过薛家短时间内若还想要存些银子基本便不可能了。
如今已经种下的四千亩山将来所收获的那批番薯,就算全都制成成品卖给郑家,加上人工费用,大概也只能抵上两万两银子。
而到时还得雇佣大量的村民来加工,这费用还得薛家自己先掏钱银子。
与众人定好契约之后,田地与招工之事便暂时都不用自家操心,江芊月两人终于可以在家歇几日。
那十万亩山林还得等县太爷那边下批示,之后才能去付银子,等亭长派丈量人员过来划定土地。
这便需要一段时日。
在这期间,招工以及租种田地之事,便由各位里正自己在村中召集人手以及统计。
薛家给的地租绝对不算少,再加上对愿意租地的村民更是优先招工。
地租与工钱加起来,他们能得到的银钱绝对比自家种粮食要多上许多。
如此自然便是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