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百姓,会如此排斥宝钞,前文已做过不少赘述。
一,明政府并无足够量的储备金银,作为发行纸币的基础,加上民间巨商通过私贸不停从海外运入白银,为应付如此局面,朝廷不得不加大宝钞的印制数量,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更使宝钞不为民众喜爱,若非朝廷通过增加税目,并要求民间以宝钞方式来缴纳一半税赋等方式强行保钞,宝钞早为百姓遗弃。
这是对币制缺乏认知的原因。
二,宝钞体制根本上暴露了最高统治者敛财目的,在如此情况下,宝钞的流通完全靠政府强制性的政策。是以除纸钞本身昏软不耐用之外,最大问题是朝廷只发不收,造成宝钞贱薄如纸,失败自然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是有明以来,家底不厚引发的。
不过,明皇再是执拗,近年来对于宝钞的失败,他其实心知肚明,嘴上再是不言,行动上还是妥协于现实几分。这也就是五年前“钱禁”政策开始不断松弛的原因。
如此,昌明王朝的货币秩序,从“推广单一纸钞制度、禁止金银流通、禁止铜钱流通、确立官方折价体系”四大方面,变成了“钱钞兼用,禁金银”的格局,即通行宝钞大行天下,铜钱夹补交易。
钞烂不为人爱,金银勒禁,那么铜钱,理所当然就成了民间极为珍贵的存在。
是以禁钱令一松,私铸之风大兴。
然而这并未被朝廷所过于重视。
因为中国历朝历代都缺铜,金银矿脉更缺,物以稀为贵,铜在比金银量大而便宜的情形下,虽然成了交易货币,但缺铜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所以,私铸铜钱者,并非像私铸宝钞者那样有厚利可图,造假者自然也就不多。且因铜钱熔铸者,多为以谋生为目的百姓,是以刑罚远不如私铸宝钞者一般,有“一家私铸五家坐之”等重罚。
然而短短几年,铜钱形制烂恶就又成了一大问题,对百姓朝廷深贻其害。
因而就在今年年初,明皇新颁布了私铸铜钱家人坐之等重刑。
刘阶如今道明一切,自保已无可能,只是在为家人挣扎。他尽可能道明一切,并主动提出,将近年所贪,如数归还朝廷。
据其交待,他们于黔州密林深处,设炉私铸铜钱,通过加工私挖来的铜矿,基本以一铜九铅为成色;甚至销毁官钱,掺入铅砂,以作工本。以此掺入官钱,对滇黔政府财税收入及黔地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比如“将银易钱,则官钱价贵,私钱价贱;将钱易物,则官钱私钱同一身份”。本来政府铸的铜钱按规定每一两银兑换一千钱,但在实际市场流通中劣钱良钱互相掺杂,非三千钱,不能按一两银纳税,这样,百姓深受其害。
这是尤孟頫和钱辂在云南三年,碰上的比假钞伪钞更为棘手的问题。
因为私铸铜钱之风,叫铸钞之风愈发浓烈难禁,所以尤、钱二人这便会同廉衡决定,将所有矛盾转向“宝钞”和“白银”,而将铜钱忽视掉的原因。
在他们的大局意识里,是白银主币,宝钞辅币,而同样缺乏的铜即铜钱,将被排出币制体系外。
此外,刘阶除了交待他们名下的一座铜矿,更将“大红山”最大的一座铜矿交待了出来。他说,虽不知该铜矿拥有者为谁,但其之大超乎想象。
他这一交待,令赵自培和苏学岑,纷纷缄口不动声色。
赵自培表面显出一幅等待苏大人指导的样子,苏学岑观之,也不加掩饰,直说兹事体大要回去同太子商议,看如何禀明明皇。
离开刑部后,一个奔赴东宫。
一个幽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