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替汉>第162章 孙翊告兄书

“吾授卿以精兵,委卿以镇守柴桑大任,督护诸将于千里之外,欲使卿如楚任昭悉恤,扬威于西境,非徒使你狭威逞私志也。”

“今吾收卿书信,言及伯言怯懦无勇,将误西面大事。

卿虽未侵陵其人,但伯言受宋谦诘难时,卿何不斥责之?

今又书信于吾,皆言伯言不是,伯言为主将,卿为副将,一军之中,主副有贰,此乃得胜之道乎?”

“卿此举,莫不是也在误吾西面大事乎?”

“卿言其无怯弱无勇,其以六千之众独抗荆州二万大军,此乃无勇之人所为乎?”

“伯言世代书香,其本以治学为本任,今受吾重任,身染刀兵不祥之器镇守柴桑,一是为忠,二是其乃外谦内勇之辈尔。”

“其人虽谦逊,有不如人意时,然其智略足称大丈夫也。

吾亲其也,非私之也。我亲爱之,卿疏憎之,卿所为乃与我违,其可久乎?”

“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

二者尚不能如,安可董督在远在远,御敌济难乎?

卿已成年,特受重任,上有吾远方瞻望之视,下有部曲朝夕从事,何可恣意擅自有怨乎?”

“人谁无过,今吾以书责之,贵兄能改之,宜追前过,深自咎责,以慰吾切切之念也。”

孙翊很快就写好了这封信。

这封信孙翊是写给孙皎的,至于陆逊那里,他却不打算回信。

孙翊对陆逊不回信,恰恰就是表现其对他的信任。

孙翊的这封信中,语气算是有些严厉了。

这并不是他因为此事而对孙皎心有嫌隙了,相反的,他对孙皎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

孙皎身为孙氏宗亲,是镇守柴桑的大将之一,在陆逊到达柴桑后成为主将后,他也成为了孙翊在柴桑的眼睛。

他天然就有着监督陆逊的权力,这是他的身份所决定的特权也是他的义务。

从这一点来说,孙皎写这封信给孙翊,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他信中的内容让孙翊察觉到了一个不好的苗头,所以孙翊才会在回信中对其斥责,打消他的这种念头。

将帅不合,是军队的大忌。

陆逊面对的是刘备这样一个棘手的对手。

孙翊希望他能够心无旁骛的对付刘备,不想内部发生龌龊,影响了他,从而导致他发挥失常。

斥责孙皎之后,孙皎因为顾忌自己,他一定会转变对陆逊的态度。

而孙皎久镇柴桑,甚得兵民之心,加上他孙氏宗亲的身份,

只要他顺从陆逊,其他将校就算心中有不满,也会老老实实听从陆逊的指挥。

至于孙翊在回信中斥责孙皎,这样会不会引起孙皎的不豫,这并不会。

反而的,孙皎还会因为这封回信而开心。

孙翊明白孙皎会写这封信,除了陆逊的那个做法令其不满之外,

还因为自己将陆逊抬为主将而将其贬为副将,这让他心中有点吃味了。

他觉得孙翊不信任他这个亲人,反而信任陆逊这个外姓人。

而孙翊在回信因为他的所为斥责于他,虽然是斥责,但语气中有关爱有严厉,

还表露出了对他的深切期望,这些都足以让孙皎体会到孙翊对他的宠爱。

孙翊一般都是一副宽和的样子,但那是对旁人。

现在他对孙皎的所为表现出了愤怒以及失望,这是对亲人的做法。

就像曹操对荀彧等臣很尊重,可是对曹洪与曹仁等宗亲骂的可不少。

但这却不会让曹洪与曹仁等宗亲感到被忽视与疏远了,他们反而还挺满足。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若曹操不看重他们,才懒得斥责他们。

事实也是如此,每逢有大事,执掌重要兵权的都是那些曹氏宗亲。

曹丕被曹操嫌弃,很多人都以为那是曹操不宠爱曹丕,但其实恰恰相反,那是曹操对曹丕的磨练和另类的宠爱。

若真的不宠爱,曹操早就把他扔一边去了,曹操有那么多儿子,能得到曹操嫌弃和斥责的有几个?

大多都是被忽视之辈而已。

在写完给孙皎的回信之后,孙翊又特地在信封中附上了一封别笺,并以特殊的方法封存起来,保证只有孙皎一个人能看到。

在做完这些之后,孙翊传来孙匡,令其充当信使,将他给孙皎的这封信给送到柴桑去。

孙匡本在吴县安居,但这次孙翊感受到江东即将有大战展开,

这样的大战可能是数年难得一见的,所以他特地将孙匡从吴县召唤来,将其带在身边好好调教。

孙匡性格不同于其三个兄长。

就是孙权虽然性格阴沉,但他也是个敢于射虎的少年,有勇武的一面。

而孙匡性格颇为怯弱,这一直让孙母不喜,只是因为他是幼子,又体弱多病,所以孙母平时也少责怪他。

孙翊觉得孙匡有怯弱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他体弱多病。

而因为体弱多病,孙匡将来也会在年纪轻轻的二十多岁的时候去世,这是孙翊不想看到的。

要想让孙匡摆脱体弱多病的状况,除了派医者好生照料之外,还要让其养成强身健体的习惯,这样才是强根固本之道。

而最适合强身健体的地方,除了军营还有何处呢?

军营又是阳刚血勇之气息最浓厚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地方呆的久了,也有助于改善孙匡那怯弱的性格。

孙匡本在床上睡觉,却突然被孙翊召唤而来。

状态提示:第162章 孙翊告兄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