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担当前锋的李放所率领的赵军精锐一头扎进楚军的埋伏之中,趁机坐视赵楚两败俱伤,看似是对昭国有利。
然而实际上,扶苏从未想过要利用此次战役削弱赵魏的军力。
拒绝将赵军士卒当作炮灰,此举并非是出于扶苏高风亮节,而是得不偿失。
此来参加会盟的赵军的确是赵国的部分精锐,毕竟是身为盟主的昭王亲令,又由大昭储君长公子扶苏亲自率领,赵王成不好用老弱病残来糊弄人。
但即便真的将这些赵军葬送了,对赵国而言确实有损失,却也并不是深可见骨的创伤。
纸包不住火,在赵军遭受打击之后,不但赵国必然会背盟,魏国想必也会因兔死狐悲之故同样会选择脱离昭国的掌控。
而因此造成始皇创建战国新秩序的战略流产,则意味着扶苏会引起始皇的不满。
两害相权,扶苏终于还是放弃了将李牧之子送上绝路的诱人念头。
于是在东行数日,离彭城大约只有五六日路程之时,前锋李放接到了命其立刻转向北上的严令。
军令中并未提及此时突然要求转向的原因,故而显得让人有些疑惑。
然而就像扶苏在整军出发前一个多月中反复灌输给士卒的那样,服从命令乃是军人天职,李放久在军旅,自然知道战前违令者是个什么下场。
因此尽管对直接来自于主将扶苏的转向命令有所疑虑,李放仍是下达了全军北转的命令。
而在全军北转之后,出乎意料的是,来自楚国方面的压力骤增。
原本一日两袭的阻击虽然频繁,但好歹还能有喘口气的时间,等到北向转之后,逐渐偏离了彭城路线的先锋部队却意外地遭受了几乎是毫无间歇的接连攻击,就仿佛是楚军在逼迫联军继续往彭城前进一般。
楚军的奇怪动向自然引起了李放的警惕,也让他似乎明白了扶苏并未在军令中提到的北转原因。
无论楚军在谋划什么,既然他们一定要让联军继续东进,那么李放肯定不不能让他们如愿。
与此同时,李放一边严令军队做好顶着楚军的奋力阻挠也要急速前行,一边立刻将情况告知了后方扶苏所在的中军。
一方面自然是要求支援,昭人的弓弩十分好用,可惜配备给李放军中的太少,这次怎么也要多要来一些。
另一方面的用意自然是将此间情形告知中军,以拿出一个对付楚军不断骚扰的办法来。
不但是李放,赵魏的将军都没有得知突然转向的用意所在,扶苏给幕府的理由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
赵括就第一个不信。
今日的幕府例行会议结束之后,在会上并未提出异议的赵括便私下请来了乐乘等将领,秘密议事。
只是议了良久,到底因为情报的不足,众人仍是没能明白扶苏放着近在咫尺的彭城不占却要在此时坚决偏离方向的原因。
扶苏给出的确保粮道的理由自然并不能使人信服。
以情报中的彭城守军数量,及其不可能得到支援的情形来看,围攻彭城这等虽然城池巨大但实际上的防御力并不如何出众的城市,时间放得宽松点也最多只会耗费一个月的时日罢了,并不需要再在原本的粮道之外再设一个。
但要说是扶苏设下的圈套,却也没人能够相信。
扶苏的好名声当然并非是众人考量的重点,那种偏偏平民百姓还行的名望在上位者眼中不能说不值一文,但用处也有限得很。
更多的是因为在李放的求援来到之后,诸将明白了,转向的命令并非是瞒着前锋的。
要知道,那数万的前锋中,大部分都是赵国的精锐,若是要设下圈套,没有比李放的军队更容易得手的了。
而且观察魏军将领的神色,他们恐怕也是与自己这边一样,都没有被告知。
昭军战力是强,可也没有强到仅凭一己之力就能拿下十倍于几的赵魏两国的精锐,扶苏真要对赵军不利,显然是必须要得到魏军协助的。
但是看样子,在收缴兵符中与扶苏合谋的魏人同样也没有得到扶苏真正的信任。
不知为何,想到这里时,赵括竟然觉得心理有些平衡了。
商讨了一个时辰都没有得到结果,再谈下去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在确定不会有结果之后,赵括还是选择了散会。
另一边,得知赵魏两国高层都分别开起了闭门会议后,扶苏并未有所反应,只是由他们去了。
在抵达留城并成功驻防之前,扶苏是不会告诉他们真相,至少是所有真相的。
樗里偲对赵魏两军士卒的心理攻势进展良好,但这需要时间,并且这种心理攻势对于掌握了实际权力的中上层而言,并没有太大用处,因此只能作为辅助。
如果在获得安稳的补给路线以及驻守城池之前,两国高层得知了楚军来袭的情报,不但联军前途未卜,两国背后的当权者恐怕心中也会有了别的算计。
而且同样会让楚军得知自身的动向已经暴露给了昭国,便会给了楚军进行战略转向的时间,这与扶苏心中想要以联军来作为诱饵的战略不符。
于是扶苏就做了一个中和的决定:并不告知两国实情,同时也不会做出放弃两军的事情来。
他只想要在合理的限度内,半逼迫赵魏两军的军队为他的战略服务。
等到楚军将领得知扶苏已经知晓了他的埋伏之后将留城围住了,赵魏两军的将领即便再有不满,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