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少年杯酒意气长>第二六九章 前奏

察觉到了岸边投石方略的改变,扶苏皱眉问向负责城防机械的苏梦泽,“岸边指挥的,是谁”

苏梦泽也发现了这一点,闻听公子问询,赶忙回答道:“回公子的话,此人名为宇文啟,原本我看他颇受其他刑徒尊重,便抬举其做了刑徒首领。如今正是他在指挥。”

宇文啟

这个名字似乎在哪儿听过。

只是印象中,“宇文”这个姓氏似乎是魏晋时期,鲜卑人宇文部落汉化之后才有的姓氏,不知为何如今便出现了。

现今鲜卑的前身东胡还好端端地以一个完整的政权形式时刻威胁着匈奴的东方,而将东胡打得分裂成鲜卑、乌桓两部的冒顿,据说还是个小孩子而已。

此战之后若有闲暇,倒是可以问问这个宇文啟的身份来历。

这时余光看到苏梦泽的紧张表情,扶苏知道对方是误会了,于是换上了轻松表情安慰道:“此人颇通战法,梦泽好眼光。”

苏梦泽这才明白公子问询是赞赏之意,并非是在怪责,这才松了口气。

当日樗里偲说这些刑徒不远千里来为扶苏助阵,本就只为报扶苏的大恩,如今更应将其视为肱骨。

若不能完全信重,恐怕恩义便会就此淡去,非但不能发挥其作用,就连人心也就失了。

本来扶苏对于任命刚刚恢复自由之身的刑徒来做指挥稍有不安,如今看来,樗里偲所言的“用人不疑”的确有道理。

若非上下不互疑,明知自己刑徒身份刚去不久的宇文啟,又岂敢临阵改变扶苏的既定策略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道理简单得小儿都会背诵。

然而再简单的道理,如果不亲身体会,理解也只会浮于表面。扶苏又再学了一课。

就在扶苏感慨的片刻功夫,又发射了两轮投石之后,宇文啟便指挥着岸边的投石部队拆解机械,装车之后通过起重机和牛车分别从城墙上和城门运回城中。

两方水军即将接战,投石机这种打起来真的难分敌我的大杀器就没了用武之地,放在城外反而很容易遭到敌军的占领。

稍稍看了一眼无论战阵指挥还是安排撤离都井井有条的投石部队,扶苏心中对宇文啟这个名字再多留了意,注意力便又放回了泗水上已经开始的两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战。

魏船是顺流而下,又保持了虽然还是稍有散乱,但比遭了数轮投石之后的楚军水师较为优势的阵型,算是占了地利。

大雨如注,能见度极低,魏军原本稍稍占优的远程力量难以发挥,但对楚军来说,他们同样无法利用自己的弓箭,因此在天时方面,两边算是平手。

至于人和,楚军是守土有责,魏人是侵略的一方,但联军师出有名,勉强也算是正义的一方,两边继续持平。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要打过才知道。

不出所料的是,在最初的碰撞中,魏军水师是稍稍占了上风的。

已经被数轮投石洗过的楚军头前几艘战船几乎是一碰就碎,被魏军战船狠狠凿开了破洞,离着很远,扶苏都能听到令人牙酸的船板撕裂声。

随着大量楚军纷纷落水,以及魏船从有利的位置将居中的楚军战船也拦腰截住之后,战局似乎飞快地朝对魏军一边倒的态势发展开了。

然而很快,扶苏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楚军得以纵横天下水道而无敌手的水师,或者说高估了被赶上船的魏人的实力。

坐船的步兵这是甘罗此时给魏军下的刻薄定义。

龙阳君面色涨红,却无法反驳。

毕竟扶苏通过投石、诱敌等策略,已经给了魏军水师极为有利的开局,但魏军非但没能将优势滚大,反而被初期的优势冲昏了头脑,选择了浪。

站在城头的众将明显看得出来,如果魏军在初期的冲撞占优之后拉开身位,选择继续对撞,那以楚军如今已经损毁了大半,剩余舰船也都摇摇欲坠的状态,胜利便已经板上钉钉。

然而不知是不是习惯于步战而非水战,还是认为己方的肉搏能力更强,魏军指挥没有选择必胜的方式,而是放弃了己身在舰船上的优势,转而迅速进入了接舷战。

事实上,单纯在肉搏上的实力,魏人的确是占优的。无论是高大的身材还是精良的盔甲,魏人在肉搏中是占了绝对优势的。

但前提是,如果是在陆地上的话。

在摇晃的舢板上要站稳身形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要在剧烈摇晃之中做出准确的刺击、格挡动作更是难上加难,而原本用作保护的盔甲在此时更成了魏军的催命符。

更多的重量代表了更大的惯性,而更大的惯性带来的东倒西歪是毁灭性的。

惯于水战的楚军士卒甚至不需要找寻魏人盔甲的薄弱处,只要带动敌军落水,沉重的盔甲就会帮楚人完成剩下的工作。

于是在一片混乱之后,以扶苏的浅薄经验,都清晰看出了战局重新到了一面倒的局势不过这一次,胜利的天平是倒向楚军一边的。

魏军指挥真是个该死的废物

扶苏恨得咬牙切齿,这么大的优势都能被浪没了,送给了扶苏生涯首败不说,更重要的是此战之后,楚军就能截断泗水。

这就意味着留城将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被切断了补给的孤城。

“传令水师撤退。”

“公子”

“传令撤退。”扶苏面色清冷,似乎只在说一件小事,完全看不出他心中已经恨急。

心中恨不得魏军指挥去死


状态提示:第二六九章 前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