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如实说出自己心里想法,他对那个人人争夺的皇位真的不感兴趣,在他眼里那个位置不好做,做什么都束手束脚,还不如做个自由自在的闲云野鹤,那样的日子才是真的逍遥人生。
在地球上他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早已厌倦的日子很想出去走走,天地那么宽阔不走出去看看对不起自己,人生苦短不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等到老了就后悔莫及。
李宽天真无邪的眼神,说到皇位那满脸的嫌弃,李渊看得真切也心知肚明这是他心里真实想法。李宽同样清楚,这个世界的李渊绝非历史上记载的那样无能,如若不然又如何推翻隋朝统治,建立大唐帝国。
至于历史上的记载,李宽对此嗤之以鼻,李世民即位丰功伟业没错,可他要不能做到的话就会被世人唾弃,“弑兄杀弟,逼父退位”的污点将永远洗不净,只得做的比李渊这个开国皇帝还要好才能让百姓记住自己这个皇帝,历史上自然得多是褒奖。
三日后,即武德九年六月初七,李渊下诏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统领全政大事,任何事宜皆有太子李世民决断,然后再上奏于自己。实际上李渊已经心生退意,文武百官心知肚明,谁都没有出言劝阻。
自此以后,李世民成为太子正式接管大唐军政要务大事,至于上报于李渊的事情早就抛诸脑后。另外,李渊也答应绝不干涉朝堂政务,这是他与李世民之间的约定,谁都不会打破。
经过李淳风的推算,李世民登基称帝的黄道吉日为八月初九,李渊正式退位成为太上皇。由于李世民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夺得帝位,朝堂上对他颇有成见的人不少,为了稳住局势,李渊不得不继续居住于太极殿,而李世民则在两仪殿处理朝堂政务。
次年,李世民改元贞观!
李渊一直居于太极殿,李宽终日陪其左右,李世民登基称帝果然信守承诺,下诏召见妙应真人孙思邈入京师长安。年近古稀的孙思邈应召入宫,李世民见其七十岁犹如少年一般,叹道:“有道之人真是值得尊敬呀!”
“草民见过陛下!”孙思邈躬身高呼,李世民微微颔首:“朕下诏让你入长安,乃是有一事相求。”
“敢问陛下何事?”孙思邈不卑不亢的追问,“草民乃是平民,平日里也多是行医,并无鸿鹄之志也无此能力,陛下为何召见草民入宫面圣?”
李世民焉能听不出孙思邈的疑惑,微微一笑道:“你随他前往太极殿便知缘由!”
孙思邈仍然疑惑不解,李世民下诏让其入京师长安面圣,又让身旁的太监将其带至太极殿,也没说是什么事,这让他有些忐忑不安。直到他随着公公来到太极殿看见一老一小在园内,看其穿着便知是太上皇李渊,不过那少年脸色苍白无血色,眉头一紧,立即明白怎么回事。
“太上皇,妙应真人来了!”
自从李渊成为太上皇以后,从未露出今日的大喜脸色,顾不得引领太监的禀报,目光直接转向孙思邈,大步上前,激动地问道:“您老便是妙应真人,孙思邈?”
孙思邈诚惶诚恐的点点头,他没想到李渊居然如此平易近人,李宽的目光也随之看了过来,孙思邈正准备行礼却被李渊直接拒绝,李宽也随之走了过来,孙思邈定睛一看肯定自己心中猜测。
引领太监见状躬身退了出去,不过他并未走远,仍然在殿外等候,孙思邈在民间行医多年,下意识的来到李宽面前,仔细地观察他的神色,又摸了摸他的脉象,李渊脸上露出焦急之色却未打扰,沉思片刻:“时常感觉体力不支,稍有动作就会引起剧烈咳嗽,甚至有时会晕厥?”
李宽震惊的点点头,李渊急忙追问道:“孙老,我孙儿之病可能治?”
“敢问太上皇,这病是何时落下的?”孙思邈此时才知李宽身份,不过却不知其爵位也不敢冒昧说出口,只得询问李渊具体情况,李渊便将李宽的病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孙思邈见李渊有些焦急,安慰道:“太上皇不必担心,此等病状草民必保无恙。”
“若您能治好楚王之疾,任何封赏朕皆可赏之!”李渊大喜过望,目光看向李宽慢慢的慈祥,他最在乎的便是这个孙子,这个病让他很是担心,生怕李宽重蹈覆辙,再次因此病而离开人世。
“楚王不会有事的!”孙思邈自信满满的回答,让李渊更加确信他有能力治好李宽的顽疾。
接着,孙思邈便取出随身携带的药箱,又取出包裹严实的金针,用火消毒后,金针迅速的插入李宽的期门、巨阙穴。此法乃是依据《伤寒论》记载所述:“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隔,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这便是治疗李宽时常晕厥的方法,不过这次施针也不过是稳住病情,中医讲究的阴阳循环之道,人体分阴阳,脉也分阴阳。李宽的病情便是少阴脉受损,必须让其体内经络畅通才进行下一步治疗。
施针结束后,孙思邈说道:“禀太上皇,草民已为楚王施针,暂缓病情,待草民再开一副药方,内服外治再行下一步治疗。”
李渊禅让帝位后无所事事,又因李宽顽疾在身,不得不让其耗费心思在医学上。虽说不懂治病救人,也懂得一些药理常识,看见孙思邈药方上写道:“五味子十株、前胡、紫菀、甘草、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