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孤才不要做太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的试探

抱怨归抱怨,该坚持还是要坚持。

路过一处名叫青龙山的时候,皇帝终于下令全军停歇,可以修整一天。

采办的官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补给,修整的这一天,所有人不仅能休息,还能久违的开一顿荤。毕竟连番赶路,一直吃干粮喝白开水,也太磨砺人的意志了。

中国古代开始就有四圣兽的说法,青龙主东方,代表生机之木。青龙山自然是适合休憩的地方,不过,就李承乾看来,这个所谓的青龙山,估计是大唐境内万千青龙山中的一个罢了,不会如何出彩。

可是,再不出彩,皇帝既然起了雅兴,他也只能作陪。

休息的大好日子,被拽着爬山,谁都不会开心,所以李承乾把笑得幸灾乐祸的李泰李恪也给叫上了,本来的幸灾乐祸顿时变成了沮丧。

“啧,这山脉蜿蜒起伏,确实不愧青龙之名啊!”

站在山顶上,皇帝背着手享受山风的吹拂,志得意满。虽然付出银行的收益换取了泰山封禅的机会,但是在他看来是分外值得的。

汉朝班固《白虎通义》曰:“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五经通义》曰:“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出于政权的目的,泰山封禅的行动,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同时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皇帝号称天子,寻常的祭天礼节只不过影响的是长安,但泰山封禅,却影响的是全天下。

出于私人目的,李世民也渴望着能够封禅。封禅不仅是他虚荣心的表现,同时也是为他正名的最佳方式。玄武门血淋淋的事实无法更改,李家血脉的问题,都是横亘在大唐上方的一根朽木,随时都有崩塌的风险。如今他励精图治,内治外功,都足以彪炳史册,百姓对李氏王朝的拥戴,五姓等世家的没落,这些,都需要一个转折点。

泰山封禅,正巧是最好的机会。通过这个机会,皇家威信将会一举提升到难以估量的地步。

心情美丽之下,自然看什么都顺眼,哪怕看到李泰仰躺在草地上极度不雅的样子,也没有生气。

“青雀,别看你的肥肉少了不少,可是体力还是没法跟你两个哥哥比啊。这样可不行,不如,你别去岭南了,跟朕一起回长安如何?”

听到这句话,李泰一骨碌爬了起来:“别啊父皇,儿臣早就跟皇兄说好了要一起去岭南的,李恪也去,缺了我怎么行?”

见李泰全无刚才筋疲力竭的样子,父子三人都笑了起来。

体力方面,李泰不是没有,就是懒而已。

眼下四下无外人,李承乾才终于逮到机会朝皇帝发问:“父皇,明明您宣扬的是快速赶到泰山,但是,儿臣怎么觉得咱们一直在绕远路?您可别说您没派人探查这一路的路线,封禅这样的大事,您怎么可能一直在走错路?再者说,您也只是训斥领路的斥候和官员,事关封禅大事,您怎么可能这么好脾气?”

这个疑问,李承乾早就想问了,不过在大军之中,特别是朝臣都围在周围,他实在是开不了口。如今在山头,周边全是皇帝的亲卫,不问问他实在是忍不了。

天知道皇帝老爹又在盘算什么?

听到李承乾的问题,李世民忽然笑了:“看出来了?呵呵,看出来的不止你一个,可是,就你一个人问出来了。房玄龄等人,都很清楚朕在干什么,所以他们没有一点掺和的意思。以你的聪明,竟然没有想明白,真是少见。

也罢,朕就告诉你吧。咱们在登州启程以前,朕就派人在大唐四处宣扬泰山封禅的事情。泰山封禅一旦完成,咱们李家对大唐的统治,就将几乎无懈可击。面对这个,恐怕会有很多人忍不住吧。自罗艺、长孙敬业等人以后,谋反之事虽有,却大多是小打小闹。朕很想看看,到底还有多少有野心的人潜伏在大唐这片土地之上。

另外,朕刻意放缓行程,也是给山东的几个豪绅一个机会,如果他们识相的,就应该尽早过来投诚,如果没有,朕就要下重手祛除了。不同于五姓,齐鲁之地,孔氏虽然名望依旧,但是自从五代后梁时期,经历过“孔末乱孔”的劫难,正宗族人几乎被屠杀殆尽,已经不负当初的繁荣了。如今取代孔氏控制齐鲁之地的,是地方的一些豪绅。

当初朕平定中原以后,因为五姓的存在,所以不敢对河北之地多加动作,连带着齐鲁这里,也无暇顾及。所以啊,哪怕到了如今,朝廷对这里都不是彻底掌控着的。朕想着,既然没有兵祸之忧,等等也好,但是从武德年等到了如今的贞观十年,这些土财主依旧没有表示,嘿嘿,你觉得朕应该如何做?”

虽然皇帝笑得很灿烂,但是李承乾却从他的话语里感受到了浓重的血腥味。

还能如何?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土地上,有人敢跟自己叫板。五姓叫板是因为他们有那个实力,齐鲁之地的这些家伙,可就是自找苦吃了。他们原本的屏障—五姓自顾都不暇,哪还有精力庇护他们?

如果说之前皇帝还有点担忧的话,自从打败高丽回归以后,就没了一点忧虑。携大胜之余威,他完全可以以雷霆之势,重手处置任何反对的声音。

泰山封禅啊,看起来就是皇帝的一次虚荣演出,谁知道竟然还有这么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的试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