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天地烈风>第一百四十八章 六 沙钵口之战(三)

彻尓列的反应拯救了他的部队,也拯救了他自己,如果不是他依然舍弃了五千人,那么他很有可能直接坠入败亡的深渊里,因为就在他全力突进的同时,高定边已经率领突契骑兵从后方掩杀过来,而卢明宪的八千骑兵已经直接插到了他的右翼。

没用多少时间,彻尓列变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实——卢明宪的军队数量虽然少,但是他们的行动方针却很明确,那就是瓦解彻尓列军队的指挥系统,哪怕只是一支小部队也好。

彻尓列明白了自己与合撒之间的差距,那就是他的军队之中只有他这么一个领导人,一切的指令都是由他下达的,他的部队如果失去了明确的指挥,那么就会变成一支散兵,而合撒却有三个与自己近似级别的指挥官,所以他才能把部队分成了四股,无须事先商量就能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协同配合,完成对敌方的打击。

在卢明宪的连续攻击下,彻尓列军右翼被打得支离破碎。其实并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被卢明宪击溃,但是卢明宪却成功的切断了大部分右翼部队与中央部队的联系。失去联络的彻尓列军右翼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指挥,开始出现混乱和无序的现象。不过卢明宪并没有去打击这些开始混乱的部队,而是近乎疯狂地朝着彻尓列军中央部队发起了进攻。

这非常冒险,因为一旦彻尓列的右翼部队从被突袭的混乱中恢复过来,那么他们完全有能力把卢明宪包围起来歼灭掉。可是卢明宪依然继续进攻,他相信高定边的部队一定就在附近,他绝对不会坐视敌军右翼的混乱而白白错过战机的,因此只要他继续扩大彻尓列军的混乱,那么就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面对敌军的疯狂进攻,彻尓列不得不加以干预——如果让卢明宪这么胡搅蛮缠下去,那么自己的部队会彻底乱掉。

说起来可笑,彻尓列的阻截行动是沙钵口之战开始以后双方第一次的正面对决,之前双方的行动都如同达成了某种默契一般,彻尓列及时逃走,合撒围追堵截,却始终没有针尖对麦芒的合战发生。

直到正面与卢明宪部对决时,彻尓列才真正理解了自己的右翼为何会被打成了这副模样——卢明宪手下的八千骑兵全部都是突契军,他们完全继承了突契骑兵一贯的剽悍凶猛,同时在卢明宪的指挥下他们也具备了绢之国骑兵队所擅长的集团作战的优点,加上卢明宪对于突破突防有着某种方面的天赋,使得其战斗能力强悍无比,如果不是彻尓列亲自指挥的话,还真未必能抵挡得住。

卢明宪连续发动了四次猛攻,都没能突破彻尓列的柔软防守,自己却折损了许多士兵,因此他决定放弃正面对决,开始向西北面撤退。

卢明宪暂时解除了进攻态势,不过他的行动却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由于他成功的瓦解了彻尓列的右翼,并且迫使彻尓列亲自阻截,因此他成功地迟滞了彻尓列军的行动速度。由此高定边的骑兵部队已经掩杀上来,没费什么力就把本已散乱的彻尓列右翼部队击溃,并且咬到了彻尓列中央部队的尾巴。

双方的追击战一直持续到了入夜时分,在这段时间内彻尓列军的损失并不算很大,只有后卫部队遭到了惨烈的伤亡。入夜以后,借着夜色的掩护,彻尓列摆脱了高定边的追击。此时的他知道自己之前的计划都已经失败,想要借机去袭击合撒的部落来寻求摆脱敌军纠缠的计划也已经不可能实现(紧追不舍的敌军已经不会再给他这个时间了)。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撤出敌军的控制范围重新整备作战计划,同时收集被敌军击溃的残部,以待来日再战。

彻尓列在黑夜之中将大军折向了北方,当天夜里他再次与卢明宪部遭遇,好在在黑夜之中双方对对方的意图都产生了误判,结果在短暂交锋后双方各自脱离了战场。

等到第二天的清晨,太阳再次露头的时候,彻尔利已经带着自己的部队疾走了近四百里路,除非是高定边部的追击完全正确,否则再想追上自己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可是彻尓列的心并没有完全放下,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帖蒙可不是一个这么容易就善罢甘休的主,虽然自己已经蒙受了相当惨痛的损失,却依然填不满帖蒙的胃口,他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才行。

经过一夜的奔波,部队的建制已经有些散乱,彻尓列一边继续向北撤退,一边派出大量传令兵,开始调整自己部队的态势。

结果反馈来的消息让他大吃一惊——位于左翼的秘其尔、度隆、瓦哈喇等七部的士兵已经不见踪迹!

彻尓列的心头不由得一紧:他知道这七部族的首领都是首鼠两端的人,为了保证他们不会临阵倒戈,他把这些部族所有的男人都拉到自己军中听命,并且把他们配置在了自己的部队中严加看管以防有变。在之前的作战行动中,这七部人马倒还算卖力,主要是因为有大量的战利品可以掠夺,可如今自己没头没脑的中了敌军的埋伏,为了逃出包围圈,他绞尽脑汁,费尽了力气,却没有注意到自己对军队的控制力已经下降了,尤其是这些部族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不用说,这七部人马一定是趁着黑夜悄悄脱离的自己的部队转投合撒去了!

立即收缩部队重新编组,彻尓列当即如此下令,虽然这七个部族的全部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一千多人,可他不能再让别的部族效仿这种做法,否则他的作战部队将被瓦解,想要再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八章 六 沙钵口之战(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