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天地烈风>第一百零八章 二 意外的援军

正如拜巴斯巴恩所预料的那样,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比哈布的第一反应就是将原本准备用来进攻的兵力转入防守。当然,能让比哈布做出如此反应主要还是要归功于拜巴斯巴恩的进攻太过迅捷猛烈。

其实拜巴斯巴恩手中最精锐的部队还是他从巴丹那领带来的巴丹那军队,但是这些部队已经全部调拨给了阿兰特兰,剩下的部队中绝大多数都是在扶植珀农卡尔重新登基以后招募的新军。在这一年的时间内他对于这些部队的训练自然是十分严格,但是他们的作战经验却近乎于零。拜巴斯巴恩没能给他们制造什么积累实战经验的机会,只能在这一次大战中让他们直接完成新兵到老兵的蜕变了。这期间有许多新兵会永远失去成为老兵的机会,但是拜巴斯巴恩必须硬下心肠来。他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在剪除掉克巴尔多和松格瑞斯的同时迫使比哈布无法趁虚而入就已经足够,因为那样就可以确立珀农卡尔一世对鲁达内尔的绝对优势了,这之后取胜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在短暂的军事胜利之后拜巴斯巴恩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与比哈布的主力部队的对峙中保持不败。眼下他已经把能够动员的兵力全部带了出来,但是这六万多人依然无法面对将近三倍于己的敌军。尽管比哈布的部队大多也是新招募的军队,但是却有着相当数量的小领主的私人部队和帕斯正规军,尤其是曾经驻扎阿鲁巴尼亚边境的边防部队,那可都是身经百战的部队。如果让新兵们遭遇到这些部队的话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次小小的混乱就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这种局面即便是拜巴斯巴恩也无法逆转的。

拜巴斯巴恩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威名。根据情报显示,比哈布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他最为信任的将军希尔门,而希尔门作为在共戈会战中帕斯一方唯一存活下来的高级将领,一定会对拜巴斯巴恩心存畏惧。要知道在那一战中拜巴斯巴恩不但以少胜多,更是亲手讨伐了古格和修巴诺尔伯爵两位大将,这成了许多帕斯士兵心中抹灭不掉的阴影,就更不用提希尔门本人了。

面对坚壁不战的拜巴斯巴恩,希尔门迟迟不敢发动攻击,只是在一些次要的据点上与之争夺,这一点倒是让拜巴斯巴恩安心了不少,与这位胆怯的对手相比,他更关心的是南部战事的进展程度。

阿兰特兰的行动和拜巴斯巴恩的预料相差无几,许多早就首鼠两端的领主和将军们纷纷望风而降,搞得克巴尔多完全不知所措,节节败退。但是阿兰特兰在最终该对克巴尔多采取何种态度的尺度上出现了犹豫,他专门写信给拜巴斯巴恩请示如果克巴尔多提出投降的条件的话该如何应对。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阿兰特兰对于政治上没有什么敏感度。本来克巴尔多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实在已经没有什么资格再向拜巴斯巴恩提出什么条件了,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无条件的向珀农卡尔一世宣誓效忠以苟全性命。阿兰特兰之所以会呈情请示,显然是已经接到了克巴尔多请降的条件,一时之间无法表态而已。

对于阿兰特兰的失误拜巴斯巴恩也无意指责,毕竟自己在委任他的时候也没有给予明确指示,而且阿兰特兰缺乏这方面的敏感度也是早就存在的。或许阿兰特兰并不是不能自己下决定,只是借这个机会表达自己的忠诚而已。总之不管如何,拜巴斯巴恩现在都不想节外生枝,只要克巴尔多肯纳土归降,就算保留一部分特权和领地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比之下另一支军队的指挥官做的,和阿兰特兰可谓天差地别。此时的达达兰已经将松格瑞斯的残部全部歼灭,松格瑞斯本人也被他生擒活捉后斩首示众。此外达达兰还屠灭了两个拒不投降的城池,成功掌握了松格瑞斯的全部领地。然后达达兰一边留下部队镇守,一边将那些归降的部队集合起来,连同自己的两万精锐一起朝着自己飞奔而来。

能够得到将近七万名援军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可是这也让拜巴斯巴恩对达达兰感到迷惑:达达兰显然尊崇了自己的命令,做好了镇守松格瑞斯领地的工作,并且扼守着阿巴斯港,也没有出兵去帮助阿兰特兰,但是自己的命令中并没有规定他不可以援助自己。达达兰的举动可以说既表明了自己的忠诚,又适时的帮助了自己,还能提升自己的武勋。与阿兰特兰比较起来达达兰的主动性让人有些不知所措,达达兰的确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将才,可是他的举动中流露出来的那股强烈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该如何掌握好这枚宝贵的棋子并且将之好好运用,恐怕会是自己将来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希尔门似乎也得到了达达兰即将到来的消息,开始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但是他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时机,拜巴斯巴恩如果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的确有可能为了避免与之正面冲突而退却,可惜此一时彼一时,既然援军已经近在咫尺,那么再固守一段时间对于拜巴斯巴恩来说并非什么难事。连续二十四天的攻防战之中拜巴斯巴恩有惊无险的守住了自己阵线,而此时达达兰也击破了希尔门的阻击部队,大踏步的向拜巴斯巴恩部挺进。

随着达达兰部的到来,双方的兵力比达到了十八万对十三万,可以说是基本达到了均势。现在的局面如果阿兰特兰在接受了克巴尔多的归降以后也赶来助阵的话,双方的兵力比就会变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八章 二 意外的援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