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电竞的主流新闻挺多的,比如b站和拳头游戏共同宣布达成英雄联盟全球赛事战略合作,正式获得大陆地区连续三年的全球赛事独家直播版权。
也在这个点上,《穿越火线》播出,就颇有点天时地利的意思。在豆瓣上不难看到观众对它的夸奖,仅有不到8的人给出了三星以下的评价,甚至有人将它称为有史以来最好的电竞剧。
仅有不到8的人给出了三星以下的评价?
但相比好口碑,《穿越火线》却似乎有点叫好不叫座,上线半个月的它仅在连续剧霸屏榜上排名第七,市占率为1.7,还不如比它更晚上线的《漂亮书生》。
口碑和数据究竟哪儿没对上?
其实对电竞剧稍有了解,就能明白其中存在一个典型错位:电竞行业和剧集行业的主流用户分别是男女两极,并不大重合。一部足够还原和精彩的电竞剧,却未必是主流女性观众喜爱的。
这不是刻板印象,电竞用户仍然由男性占据主导,女性占比仅为三成。剧集行业的主要受众则反之。基于此市面上大部分电竞剧都是偏向女频,即主打言情线,叠加青春热血的标签,希望借此出圈。
但《穿越火线》似乎卯足劲往男频做,感情不是主线,真人打斗还颇多,结果就是容易造成观看有一定门槛。
根据用户的观剧行为走向,他们重新调整了第一集的剪辑,使得用户留存有了相对显著的提升。而第一集前后两个版本的变化主要在于减少了打斗的场面,把主要的故事线提前。
就像电子竞技不需要爱情,有些女性观众似乎也在用脚投票说:剧集不需要电竞。
虽然目前的电竞报告里经常提到女性消费在崛起,但她们的强大主要集中在电竞消费和周边的购买意愿上,从基本盘来说依然是男性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唯一硬核点的出圈电竞剧是《全职高手》,它也没有太多感情戏,也有不少打斗画面,但是女粉依然不少。
在其播出期间在《全职高手》人群画像里,男性受众虽然比女性比例高,但性别差距并不悬殊。但这部剧有其特殊性,丰富的同人让它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女粉,很难判定它的女观众到底是被同人还是电竞元素吸引。
除此之外电竞剧需要思考的的另一个可能错位是:主流电竞用户可能对观剧需求并不大。
一来电竞用户更倾向于看直播,《2020全球电竞市场报告》就把直播视作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据其预测,直播将在2020年带来1820万美元的收入。
二来从电竞导到剧集本身链条太长,加之电竞的主流男性用户是集中型消费,对剧的要求更高,在这个过程当中流失率也更高。
在这个交叉领域他们早就发现了游戏和影视是有壁的,因此并不计划在两者之间简单导流。很多年前我们对市场和用户的分析就已经做得很明确了,这种东西没有交集,因为它本身互相之间就是竞争。
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刚需的时间扣除外,你有效的时间就那么点,你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这是一个物理存在。
因此电竞剧能否形成自己的圈层也比较悲观,因为错位始终存在,很难形成一个真正的品类。
目前市场上的做法还是提炼言情加热血线,比如去年的《陪你到世界之巅》,比如《亲爱的热爱的》,说穿了都是披着电竞外壳的言情剧,游戏含量并不高。
这是市场的自然选择,对男性观众来说,改编电竞剧的回报率并不那么高。
基于上述种种,就能明白《穿越火线》的吃力之处:在一个主流观众为女性的市场,它选了一个男性用户更多的游戏ip,并且在剧作上好像不打算迁就女性观众。
主角选的鹿晗和吴磊,看似是希望吸女粉的,但事实上这部剧是体嫌口正直,充满彻头彻尾的直男气息:比如肖枫的名字与),剧中还致敬co主播茄子吃完饭拿窗帘擦嘴的经典细节。
但男频难出圈几乎是剧集市场默认的共识:男性观众不像女性是分散型审美,服化道剧情有一项加分就能看下去,他们对于剧的要求更高,但在社交网络上的发声更少。
虽然现在观众已经有探索彩蛋的习惯,但《穿越火线》这种需要一定的电竞知识才能发现的彩蛋,对普通观众来说可能就并非享受了。
能吸引这种专业观众固然很好,但某种程度上,这些专业反而可能因为过于直给而造成赶客:一位普通女性观众打开《穿越火线》,可能看的只是基本剧情,这些信息对她来说可能更像是一种干扰。
不相信这一点的可以回头去看看《亲爱的热爱的》,这部在女性圈层大爆的电竞剧连是个什么游戏都没讲明白,很多人只看李现。
现在的观众耐心是非常有限的,一看你上来一顿花俏的打斗,很多女性观众看不懂,直接关掉走人。平台一直说的生死七分钟,不止针对制作,也针对性别体验。
事实上腾讯是有更好的适合全性别改编的游戏ip的,比如《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这两个游戏的性别分布都更均衡,也更时髦。
不过客观地说,虽然言情含量不高,《穿越火线》作为电竞剧仍然做出了非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时不时出现的喜剧元素,比如贯穿始终的两位男主的自我成长。
打游戏的少年没有钱,女朋友也离开了他,只有一腔热血,运气不好还会被家人送去网瘾戒断